參 考 文 獻

[1] 王叔和.脈經.清道光十三年(1833)蜀中怡山館刻本

[2]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明嘉靖聚奎堂刻本

[3] 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通引堂刊本

[4] 孫思邈.千金翼方.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王肯堂刻本

[5] 王燾.外台秘要.明崇禎十三年(1640)新安程衍道經餘居刻本影印本

[6] 王懷隱,等.太平聖惠方.日本抄本

[7] 許國禎.禦藥院方.日本寬政十年(1798)精恩堂木活字本

[8] 忽思慧.飲膳正要.明經廠刻本

[9] 戴思恭.證治要訣.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王肯堂重校陳歧刻本複刻本

[10] 龔廷賢.萬病回春.明萬曆十五年(1587)刻本

[11] 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古吳陳長卿刻本

[12] 劉裕鐸,吳謙.醫宗金鑒.清乾隆七年(1742)武英殿刻本

[13] 黃元禦.四聖懸書.清鹹豐十一年(1861)長沙辛酉徐樹銘福建刻本

[14] 薛寶田.北行日記.清光緒六年(1880)刻本

[15] 馬文植.紀恩錄.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

[16] 力鈞.皇上病案.清稿本1908

[17] 力鈞.崇陵病案.民國初年抄本1912

[18] 任錫庚(修如). 太醫院誌.1916年石印本

[19] 杜鍾駿.德宗請脈錄.1920年京華印書局鉛印本

[20] 王燾.外台秘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據明崇禎十三年新安程衍道經餘居刻本影印本

[21]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北京: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日本江戶醫學影宋本)

[22] 史仲文,胡曉林. 中國全史(百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5

[23] 中國曆史博物館.中國曆史博物館藏青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

[24] 楊文儒,季寶華. 中國曆代名醫評介. 西安: 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25] 陳先賦,林森榮. 四川醫林人物.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6]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27] 孫溥泉,複霖.中國古代醫學家及其故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28] 陳雪樓.中國曆代名醫畫傳.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29] 趙紹琴整理.趙文魁醫案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30] 陝西衛生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藥王孫思邈.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31] 李經緯.中國古代醫學圖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

[32] 劉北汜,徐啓憲.故宮珍藏人物照片薈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

[33] 郭建新,鄢良.輝煌古中華·頤壽.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

[34] 錢信中.中國本草彩色圖鑒·下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35] 欒保群.中國曆代帝王名臣像真跡.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

[36] 河北省博物館.中山靖王與滿城漢墓.北京:地質出版社,1998

[37] 李經緯,林昭庚.中國醫學通史·古代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38] 傅維康,李經緯,林昭庚.中國醫學通史·文物圖譜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39] 和中浚,吳鴻洲.中華醫學文物圖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40] 黃龍祥.中國針灸史圖鑒·上下卷.青島:青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