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東的恐怖事業(1 / 2)

□尚可

1、我先想想我被什麼嚇到過沒有。十四五歲的時候看《福爾摩斯探案集》,晚上摸黑上樓相當害怕,總覺得背後有人拿爐鉤子要刨我,要不就是牆上突然伸出個爪子把我拽進去。但現在想一想很難說我那會兒是怕什麼,可能就是怕黑。再往後我就沒有驚嚇的記憶了,我是那種膽子比較大的人,經常問自己現在能不能準備去死,這種問題挺磨練膽量的。

也就是說,實際上我很久沒準備讓什麼嚇一跳了,直到有人跟我說,周德東在寫恐怖小說——我是嚇著了,我從沒想過東郭先生會把狼給吃了。

2、周德東這人我大概是1994年認識的,起初我沒準備跟他交朋友,因為我覺得他膽小——我愛惹禍,所以總願意和那些貌似雄偉的粗人混。還有就是,我也不喜歡他那會兒寫的散文,風花雪月的,據說小姑娘都崇拜他,我聽著有氣,也可能是妒忌他。

但是他後來主編的《文友》我覺得挺是那麼回事兒,我認為他是個鬼聰明而且有創意的文人,他的卷首語和一些評論寫得比他的散文好看得多。我想這人畢竟有優點和打人的家夥。再後來又聽說一件事兒,周德東在本雜誌上“鼓吹”早戀,至少是有鼓吹的嫌疑吧,我就一下把他看成同道了,我覺得這家夥有種兒,所有讓假道學們坐立不安的人應該都有種兒。

3、前麵說了,我是先被周德東寫恐怖小說這件事兒給嚇著了。那天在地壇附近吃飯,他說他原是準備到北京再做一本雜誌的,後來事兒泡了湯,而他在西安的家早就給他賣了,索性就找個地方改行當小說家了。對我而言,這是個恐怖故事,我沒膽量像他這麼幹。所以我就發現一個道理,東郭先生要是背水一戰,就能把狼吃了。

周德東選擇寫恐怖小說——而不是愛情小說,以我的理解有如下兩個道理:一是膽小的人恐怖的靈感一定比膽大的人多;二是周德東知道中國的恐怖小說是個空白,而人們對黑暗中的東西懷有永恒的敬畏和好奇,因此弄好了必定名利雙收。

無論如何,他現在填補了這個空白,並且看上去效果不錯。

4、一翻開周德東的恐怖小說就是他的,透著一股機靈古怪的天真鬼氣,創意也挺邪門兒的。周德東的特點我覺得是他把小說給雜誌化了,故事都很短,語言有效率,看著不累,同時做親切平易狀,有普及他自己和他的膽怯的意思,想來你若被牽進去,那就該恐怖了。

我看過他的一些恐怖小說中,《天空中的影像》記憶最深,美而淳樸,是隨筆,沒有那些刻意的設計。它裏麵的三個故事相當精湛:第一個寫源源不斷爬出(生產)小老鼠的洞;第二個寫一隻狼和一個人前生今世的輪回報應;第三個寫一個旅人於古今交彙處的震驚和遐想。三個故事其實全都是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