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康複治療 7(2)(3 / 3)

(3)保持身體清潔,每天至少用熱水擦身一次,再用50%乙醇在患兒腰背部及受壓部位按摩3~5min,防止壓瘡發生。壓瘡初發期往往會出現皮膚變紅,必須馬上開始按摩,但按摩時不要在該處加重壓,可用拇指拇腹以環狀動作由近壓瘡處向外按摩。

(4)在骨頭隆突處可墊以氣圈、棉圈、海綿墊、水褥子等。注意氣圈氣不能充得太足,以2/3左右為好,氣門向下,放於兩腿之間。

(5)注意比較均衡地攝取各種營養,以增強抵抗力和組織修補能力。

(6)不可使用破損的便盆。使用便盆時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時在便盆邊緣上墊以軟紙或布,以免擦傷皮膚。壓瘡初期,開始出血腫、麻木或有觸痛,是瘀血紅潤期,如能防止感染部再受壓、受潮、摩擦,並進行環狀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是可以阻止發展而痊愈的。

677.如何預防和控製腦癱患兒的醫院感染?

兒科病房由於患者年齡小,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不成熟、抵抗力差等原因,決定了兒科病房的患兒均為易感人群。

腦癱患兒多伴有咀嚼、吞咽功能障礙,影響營養素的消化、吸收,且當維生素A、D等維生素及鋅、鈣等微量元素缺乏時,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完整性易遭到破壞,易受致病微生物侵襲而發病且腦癱患兒運動障礙致活動減少,繼而使呼吸、消化等各係統功能降低,易反複患感染性疾病。因此,在康複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適當補充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並加以促進胃腸蠕動的按摩手法,將有助於提高患兒抗病能力。

腦癱患兒一般住院時間較長且腦癱康複主要集中在康複訓練室進行,若醫務人員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不強,某個患兒發生醫院感染後未及時隔離最易導致其他患兒發生醫院感染的。住院時間超過10d是醫院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在腦癱的康複治療中進一步優化康複治療方案,保證重要康複治療項目完成的同時適當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有可能是控製發生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有助於保證康複的療效。

提高腦癱患兒的體質對預防其發生醫院感染有重要作用。腦癱患兒需反複強化訓練來促進腦的功能重組,並行營養支持以適當提高其免疫力或藥物治療及其他手段來防治佝僂病,使腦癱患兒有充沛的體力適應大運動量的康複訓練,也可提高腦癱的康複療效。

此外建立健全管理組織。建立健全監測製度。積極控製傳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護易感人群都是十分必要的。

678.癲兒童的心理障礙包括什麼?

癲對兒童可產生不良影響,按影響程度順序:社會能力受限,認知能力差,對發作擔憂,對藥物不良反應顧慮,生活質量差。癲兒童心理行為異常主要表現在:情緒障礙,認知損害,學習困難,社交能力受限。

679.影響癲兒童行為因素有哪些?

對於精神運動性癲患兒,患兒自身可能對發作和服藥存在顧慮,家庭、社會及學校也可能對疾病存有消極認識及偏見,患兒在學習及交往中常常受到排斥和嘲笑,自尊心受到傷害,影響心理的正常發育,長期這種環境可造成自卑、被動、孤僻及退縮等心理、行為特征,降低了社會交往的數量和質量,他們心情抑鬱、喜歡獨處,對生活及周圍事物缺乏興趣,產生社會退縮。

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受生物、心理及社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家庭氣氛可影響兒童的行為,不良的家庭氣氛、家庭矛盾程度大和暴力家庭的兒童行為問題發生率較高,精神運動性癲患兒行為與家庭成員親密度、家庭成員的情感表達顯著相關,且在家庭成員的情感表達方麵兩組間有顯著差異,提示家庭氣氛和諧,家庭成員間能夠互相尊重、互相關心、自由的表達情感,可對患兒的行為產生良好影響。多因素分析顯示,情感表達、獨立自主、娛樂活動及道德宗教均為患兒發生行為問題的危險因素。提示,盲目遵循傳統、保守的道德觀念、不能很好的順從社會,對患兒的過分約束、循規蹈矩,患兒過分的脫離兒童群體、缺乏一定的娛樂活動均可對患兒的行為產生不良影響,而否認正常的道德規範、一味追求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會導致患兒行為問題的發生。

680.癲兒童認知障礙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1)不同癲發作類型對認知行為功能影響。

過去認為特發性全麵性癲及某些兒童良性特發性癲綜合征幾乎不影響認知功能,如有異常認知表現,常歸因於社會及環境因素。但近年有報道稱全麵性特發性癲患兒即使智力正常且發作控製良好,但認知仍然受到影響。

(2)抗癲治療對認知行為功能的影響

抗癲藥物通過對離子通道、神經傳遞、第二信使和其他過程進行調節,在抗驚厥同時也在某方麵影響了正常的腦功能發育,包括學習、記憶、情感行為等,增加了藥物的不良反應。

(3)社會因素:社會心理因素能影響患兒認知功能,妨礙學習潛能的發揮,使其學習能力下降。社會、學校特別是老師、家庭,尤其是父母,他們對患病兒童的支持和關懷可以有效避免或減少患兒的心理行為障礙,降低患兒神經心理的損害。最近研究結果更強調父母家庭對癲患兒認知行為社會能力的重要作用。

681.癲兒童的生活質量怎樣?

經研究表明癲患兒生活質量明顯低於正常兒童,主要表現在癲特有的對發作恐懼及長期服用藥物的擔心,其認知功能障礙及社會交往困難也較為突出。疾病本身或長期服藥可能使患兒的思維能力、記憶力、注意力有所下降,造成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由於一般不能預測癲發作,同時患兒親屬的過分保護,限製了他們的社會活動,進而造成社會交往困難,使患兒心理障礙加重。因在兒童時期上不涉及就業、家庭及婚姻問題,生活一般都有保障,故在生活滿意程度、精力狀態等方麵與正常兒童無明顯差異,這些與成人有所不同,也可能是癲兒童生活質量的特點。

682.如何對癲兒童心理障礙進行幹預?

(1)心理谘詢:通過心理谘詢對患兒心理障礙進行幹預。

(2)行為治療:行為治療就是指用實驗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改變患者症狀和行為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癲患者的行為治療包括一般支持、識別先兆及觸發因素、學會處理日常壓力的方法、學習自我控製發作和放鬆訓練及促進社會能力的提高。

(3)社會支持:社會上對癲基本知識的無知及由此引起的恐懼、誤解及歧視,有時使癲患者因負性社會態度而受到的心理損害遠比發作本身更為嚴重。社會支持對患者的社會心理及軀體的應激具有間接的緩衝作用並有益於增進健康。掌握癲兒童的心理特點並正確引導,對其存在的心理障礙進行幹預是除藥物治療外的另一重要內容。隻有進行全麵的綜合治療,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才能提高癲兒童的生活質量。

683.如何觀察抗癲藥物的不良反應?

抗癲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多,發生機製比較複雜,涉及多個係統,部分可停藥而痊愈,有些卻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在臨床診治過程中應做好防治工作:用藥前問清患者及家庭患病史和藥物變態反應史;用藥劑量正規化、合理化;用藥期間定期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後情況監測患者各項生理指標,條件具備時應定期對患者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由於該類藥物之間或與其他治療藥物之間相互作用較多,應盡量減少合並用藥;出現不良反應,應采取相應措施給予治療。

(1)皮膚損害:皮疹為抗癲藥物引起的常見的不良反應,多數為良性皮疹,少數為嚴重皮膚損害。

(2)血液係統損害。

(3)中樞神經係統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頭暈、頭痛、乏力、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但症狀不明顯,對正常生活、學習無明顯影響,多為一過性,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或減量後症狀緩解。

(4)心血管係統的不良反應:卡馬西平、苯妥英鈉、拉莫三嗪、苯巴比妥等引起的心血管係統的不良反應的表現有心律失常,如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頻發室性前期收縮、阿斯綜合征等。卡馬西平致阿斯綜合征,患者出現嚴重竇性心動過緩。由於嚴重的心動過緩致心排血量明顯減少從而使腦供血量不足。所以卡馬西平對於原有心血管係統嚴重疾患者應慎用。

(5)消化係統的不良反應:抗癲藥物引起消化係統的不良反應為嚴重肝功異常、慢性胰腺炎、胃出血、食管氣管瘺等。

(6)內分泌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男性乳房發育、閉經、溢乳等。其機製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誘導肝微粒體酶加速激素的代謝;下丘腦和或腺垂體葉功能受幹擾;抗癲藥物對內分泌腺的直接影響。

(7)淋巴係統的不良反應:主要的不良反應為淋巴結腫大、假性淋巴瘤綜合征、淋巴瘤等。

(8)全身性損害:主要表現為多係統損害、發熱、死亡等。

(9)其他:抗癲藥物還可引起癲惡化、胎兒死亡、低鈉血症、胎兒畸形等不良反應。幾乎所有抗癲藥物都有潛在致畸作用,聯合用藥危險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