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美美地睡了一覺後,我又急匆匆地趕去學校填誌願。現在的我,對自己的未來抱著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完全置身事外、冷眼相對。
我爸對我上哪個大學、讀什麼專業沒有一點看法,他說這個得看我自己的喜好。我媽卻要我學會計,不管是在哪個學校、哪個城市,隻要是會計就行,她說學這個專業以後好幫我找工作。而我自己,卻更多的是想要複讀或者是讀一個自己所喜歡的專科。
女孩子嘛,就應該拿個本科學曆,然後找份穩定的工作,再嫁個對自己好的男人,有個圓滿的家庭,那這一生也就圓滿了。這是我媽眼中我應該做的也是必須做的,她認為這對我來說將是最好的選擇,而我的未來也隻有這樣才算是幸福。
那我的夢想和追求又該何去何從呢?這好像與我不太相幹了。
在家長眼裏,我的那些所謂的理想於他們而言隻是天方夜譚而已,沒有根據更不切實際。但每次隻要他們打擊我的時候,我都會在心裏暗下決心,決定以後一定要有所作為好為自己揚眉吐氣。
那時年少輕狂,不知天高地厚。以為隻要是自己想要的,努力一下就一定會得到;以為我的未來一定會按自己所想的那樣,有條不紊的全部到來;以為人生不會有什麼過不去的坎,隻有懦夫才會膽怯。但這些想法都隻是一個考生在高考前自負的想法罷了,隻是激勵了自己、娛樂了他人罷了,卻起不到一點實際上的作用。
高考後我的想法有了翻天覆地地改變,雖然骨子裏的自負還是一如既往的存在著,卻多多少少帶有一絲逃避。我開始學會不在意,開始用旁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事情,開始對任何事都不抱有任何希望。
我把自己完完全全地鎖在黑暗裏,隻有這樣才會因為出現一縷陽光而歡天喜地。
這次填誌願我終究還是聽了我媽的話,把第一專業都填成了會計。其一是我自己也喜歡經濟學,所以不管是它的哪個分支我都喜歡;其二是我怕自己以後真的會找不到工作,因此每天都要忍受我媽的嘮叨和家人的白眼。
在填學校的事情上,我選擇的學校都在長沙。因為我不想離家太遠,畢竟我還沒有學會自己一個人該怎麼去獨立生活,離家近可以每星期都回一次家,又何樂而不為?
隻是在我回來的時候陳宇熙卻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車,也許上次他找我就是因為這事,但我卻又錯過了。
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走的,也不知道他會什麼時候回來。他離開得太過匆忙也太安靜,而我又不敢去打聽關於他的任何事情。還是看到他說說上的定位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與他的距離居然這麼遠。
如果我能在這段時間裏放下他,那我以後就真的隻把他當成朋友;如果我在這段時間裏還是放不下他,那就是我真的喜歡上他了,那無論如何我都要為自己搏一把。我跟自己打了一個賭,也給自己一個交代。
當別人把上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我卻滿腦子裏隻有兒女私情。我鄙視這樣的自己,而我能做的,也隻有鄙視。
我從小就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像蔡依林那樣不是最好卻又努力做到最好的女生。雖然我不能成為第二個她,而我的夢想也不是像她一樣成為亞洲天後。但一直以來,蔡依林三個字就是我的緊箍咒,隻是我的緊箍咒不是用來約束我的,而是讓我振奮的。每次隻要是聽到了蔡依林這三個字我就會雙眼放光,然後格外精神的尋找它的來源,這種情緒可以用亢奮來形容。
很多人都千篇一律的問過我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蔡依林。更有過分的會以為我是蕾絲,這麼多美男子我不喜歡,卻偏偏喜歡一個年紀這麼大的女明星。每次當別人追韓流追得津津有味而我卻對公主喜歡隻增不減時,大家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蔡依林?其實我自己也說不清楚,隻知道吸引我的是她漂亮、靚麗的外表,但讓我一直喜歡的卻是她堅毅、向上的內心。美貌可能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但一個人的品質卻如同老酒般,時間越久也越甘醇。這大概就是她能一直吸引我,並讓別人以為我是同性戀最大的原因了。
為什麼蔡依林出道十幾年卻還能在歌壇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浪花?這肯定跟她對自己嚴格的要求還有她不斷向上的品質分不開,她是名副其實的地才,毋庸置疑。
她的性格是我的指路牌,她的歌詞又讓我聊以慰藉。所以蔡依林是我青春裏最不可缺的一塊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