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講 加強黨的建設:為推動各項事業發展
引言
提供堅強保證核心提示:推進四川“兩個跨越”,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要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全麵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製度建設,把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推手,大力推進“五位一體”建設的主要任務,關鍵是要把握幾個著力點:要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開展大規模的幹部教育培訓,提升黨員幹部的理論修養和工作能力。引導黨員幹部“把人民擺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自覺增強服務意識、深化群眾感情、密切黨群關係,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要選好配強幹部,重視選拔一些懂得工業、懂得城市、懂得開放、懂得金融、懂得管理的高素質領導幹部,進入到各級領導層。要推進創先爭優常態化,全麵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要落實到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麵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一、加強黨的思想建設
(一)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凝聚全省黨員幹部群眾思想
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是全黨全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省委書記王東明指出,“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對於動員全省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奮力推進四川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
我們認為黨的十八大精神關鍵在於深刻高舉一麵旗幟,把握一條主線,落實一個理論創新。
“一麵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黨和國家的長期實踐充分證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的,也是建立在我們黨長期奮鬥基礎上的,是由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曆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拉力探索取得的。”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注重理論創新和理論學習,又注重融入實踐和推動實踐,充分認識解放思想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改革開放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凝聚力量、攻堅克難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鬥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黨的十八大鮮明地向黨內外、國內外宣示了我們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保持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問題,切中世情國情,符合黨心民意。我們必須深刻領會、準確把握這個主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在前進的道路上,今後無論遇到什麼複雜局麵、經曆什麼風險考驗,都必須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旗幟鑄就共同理想,以旗幟彙聚信心力量,在新的曆史征程中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一條主線”就是堅持十七大提出的以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為黨建主線的基礎上,把純潔性建設與執政能力、先進性建設一同作為黨建主線。黨的十八大首次將“純潔性”列為黨建的主線之一,對黨員個體作出加強自我修養彰顯人格力量的具體要求,以及有關嚴格黨紀強力反腐的一係列表述,具有現實針對性,是我黨應對新形勢和新挑戰對黨建提出的新要求。習近平指出:“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貫穿於黨的性質、宗旨、任務和全部工作中,體現在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實際行動上。”純潔性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是先進性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豐富和發展了黨的建設主線。從理論上講,先進性是比較優勢,即相對於其他政黨的優勢;而純潔性更多地指黨員、幹部、組織行為符合中國共產黨的本質,一定程度是指不容許突破的行為底線。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這種性質和宗旨,既決定了黨的先進性,也決定了黨的純潔性。黨的純潔性同黨的先進性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純潔性是先進性的前提和基礎,先進性是純潔性的體現和保證,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一方麵,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內含著黨的純潔性建設,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純潔性,就無所謂先進;另一方麵,即使保持了純潔性,但如果不能與時代、環境變化相吻合,在複雜的環境中不能站在時代潮流引領發展大勢,那麼就體現不出組織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的先進性。
“一個理論創新”就是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八大指出,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處於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一方麵,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麵,發展不全麵、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製約發展的體製機製障礙不少,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這就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理論,也是指導黨的建設的科學理論。這是繼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黨建科學化命題後的再次集中闡釋,並在新的闡釋中發展了黨的建設理論。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豐富了黨的執政理念,賦予黨的建設以新的科學內涵和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麵。”這裏可以從兩層意義上理解:一是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製度建設,都要圍繞科學發展的大政方針開展;二是黨的建設自身也要科學化,遵循執政黨建設規律,使黨的自身全麵、可持續發展。
“三個一”表明中國共產黨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有了新自覺。主要表現在:第一,體現在固守黨的性質和主旨的行為自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個領導核心自身建設的好與壞,將直接關係到領導能力、領導水平和領導績效。所以,這次十八大報告對黨的建設方麵,在以往黨代會的基礎之上,又有了一種新的自覺,就是更加自覺地認識到了我們政黨的性質、政黨的主旨,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要有強烈的宗旨意識,就是一定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宗旨,一定要把群眾觀點作為每名黨員潛意識的行為習慣。第二,體現在升華中國共產黨本質的信仰自覺。把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靈魂,把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作為提升黨性修養的根本途徑。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也就是我們政黨之所以存在,坦率講,是為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了建設社會主義,進而實現共產主義。所以,這種奮鬥理想、奮鬥目標、理想信念,是一個政黨最核心的內容。如果離開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就和其他政黨沒有區別了,何談我們的先進性,何談我們的純潔性。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強調更加重視政黨的本質,這是一種高度的自覺。第三,體現在製度建黨的方向自覺。習近平強調:“製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在政黨建設中,思想理念是基礎,幹部隊伍是主體,製度建設是保障。我們要更好地以黨章為根本大法,發揚黨內民主,堅持民主集中製,既保證黨內生活充滿生機活力,能把黨員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同時又有高度的一致和統一,有堅強的戰鬥力。所以,要通過民主集中製的發展,既高度發展黨內民主,又高度提升黨的紀律和黨的統一團結,把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製度建設,我認為就是要在政黨的生機活力和政黨的高度團結方麵要有一個良好的協調。
(二)重點就是要解決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我們黨永葆先進性的法寶,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有利於遏製黨內腐敗,保持黨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當前,在思想上建黨麵臨黨的幹部隊伍狀況發生重大變化的考驗。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黨的隊伍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新黨員大幅度增加,幹部隊伍新老交替不斷進行,一大批年輕幹部走上領導崗位。黨的隊伍組成的這種結構性變化,既給思想建黨帶來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戰。最大的挑戰來自理想信念的不堅定。從黨員幹部隊伍的現狀看,既要看到主流是好的,又要看到一些人路走遠了,忘記了自己是從哪裏出發的,忘記了明天要向哪裏去,也忘記了當年在黨旗麵前舉起右手宣過的誓,極少數走上了腐敗墮落的不歸之路。
第一,大力抓好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堅定理想信念。習總書記提出的“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作為新的曆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第一項任務,抓住了黨的建設的根本,突出了解決黨內問題的重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信仰堅定、思想和組織純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核心問題。當今世界,不同力量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較量和競爭日益激烈。當代中國,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為經濟社會生活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也帶來了一些不可忽視的消極腐朽的東西。理想信念模糊、動搖,思想道德滑坡,社會誠信缺失,價值觀扭曲,已經引起人們的普遍憂慮。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並發表講話,他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一些黨員、幹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在新的曆史條件下解決好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就是使黨員牢固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領導幹部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處處用黨的純潔性要求對照自己、檢點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要求別人做的自己帶頭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以自己率先垂範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黨的純潔性。
第二,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我們要從保證黨永不變色、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從應對新形勢下黨麵臨的風險和挑戰出發,充分認識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為保持黨的純潔性而不懈努力。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在講話中指出: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底線思維是包括辯證法、實踐論在內的係統、科學思維。善用底線思維,以積極的態度前瞻風險、守住底線、防患未然,才能掌握改革實踐的主動權。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諸多民生難題牽一發而動全身,資源、環境、生態壓力迫在眉睫。直麵挑戰,需要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勇氣,也需要管控風險、防守底線。比如,上項目搞開發,就必須考慮環境生態容量,考慮土地、拆遷等涉及民眾現實利益的合理安排。樹立底線思維,就各級領導幹部而言,就是要認認真真學習、老老實實做人、幹幹淨淨幹事,對於我們推進改革開放事業,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三,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凝聚起四川“兩個跨越”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翻閱四川抗震救災的英雄史詩,我們可以讀出迎難而上、負重自強的基調,讀出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風尚,讀出化危為機、奮發有為的魄力,讀出敢為人先、勇於擔當的品格。在波瀾壯闊的艱辛鬥爭中,四川人民自立自強自救、堅定堅強堅韌,彰顯了獨特的精神品格。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既是戰勝災難、重整河山、再造家園的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也是堅定理想信念、升華道德情操、提振精神力量的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鑄就了川人的精神品格和時代風貌,使四川人民的外在形象更加豐滿、精神內涵更為豐富。王東明書記指出“近年來,四川先後經曆了兩次地震災害,給災區帶來了巨大傷痛和損失。在中央高度重視,給予巨大支持,各方麵也給予很大幫助的同時,我們必須自立自強,努力建設美麗富裕和諧穩定四川,確保與全國同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要把抗震救災精神轉化為四川與全國同步推進小康社會的發展動力,創造和諧美麗繁榮的四川。
(三)當前最重要的是用“中國夢”推動四川發展實踐
“中國夢”是具有理想信念意蘊的,可以說是當代中國人對於民族複興、國家強盛和人民幸福的理想,以及對這種理想的信念。中國夢的深厚底蘊存在於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之中。
王東明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升華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體現了我們黨對曆史、對國家、對民族的高度責任感,反映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意願,為全黨全國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四川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立足四川實際,實現偉大“中國夢”,就是要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四川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曆史性跨越。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充分認識“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基本省情,充分認識四川省與全國同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差距和潛力,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和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把推動“四川夢”與“中國夢”融合共榮聯係起來,把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係起來、與推動四川各項事業發展緊密聯係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彙聚成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強大正能量。
用“中國夢”推動四川發展實踐,是四川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齊心協力,團結和帶領各族人民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信心、決心與勇氣。“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全省各條戰線必須特別緊緊把握好四個重大問題:要始終抓好發展,用發展夢托起“中國夢”;要堅決維護穩定,用和諧夢托起“中國夢”;要堅持法治建設,用法治夢托起“中國夢”;要切實關注民生,用人民夢托起“中國夢”。隻有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把譜寫“中國夢”的四川篇章落到實處;隻有用科學和實踐,才能譜寫好“中國夢”的四川篇章;隻有萬眾一心,眾誌成城,自力更生,不畏艱險和困苦,才能用把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運用到譜寫“中國夢”的四川篇章中來,才能讓人民群眾“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落實在9000多萬四川人民心中,讓人民露出滿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