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驅蟲劑與湧吐劑(2 / 2)

瓜蒂散

(情節)小姊弟倆來到瓜地,爺爺摘了兩個甜瓜分給他們。弟弟狼吞虎咽,三口兩口就吃完了,小姊姊卻把瓜捧在手上,香噴噴的甜瓜,逗引得弟弟饞涎欲滴。弟弟的饞相使得姊姊心中不忍,把自己的瓜也給了弟弟。

(湯歌)瓜蒂散用赤豆研,散和豆豉不用煎,逐邪催吐效更速,宿食痰涎一並蠲。

(組成)3味:淡豆豉9克、赤小豆瓜蘅(熬黃)各等份。

(用法)瓜蒂、赤小豆研細末,每服1~3克,用淡豆豉煎湯送服,不吐者,用潔淨羽毛探喉取吐。

(功效)湧吐痰涎宿食。

(應用)主治痰涎宿食,壅滯胸脘。症見;胸中痞硬,懊惱不安,欲吐不出,氣上衝咽喉不得息。加減:《溫病條辨》中瓜蒂散,即本方去加梔子而成。治痰熱壅盛,心煩不安,胸中痞塞,欲吐者。

救急稀誕散

(情節)某生,嗜酒如命,成天醉生夢死。激起其媳的煩惱,嫌他不成器。有一次,爛醉的某生,還喚其媳上酒,其媳一怒之下,把他拋在酒缸裏,讓他喝個夠。這酒鬼探出頭來,醉眼朦朧地對妻子說再拿點鹹菜來,好下酒。

(湯歌)稀涎皂角與白礬,救急可祛膈上痰,中風昏迷屬閉證,功能開竅又通關。

(組成)2味:皂角15克、白礬15克。

(用法)共為細末,每服2~3克,溫開水調服。

(功效)開關湧吐。

(應用)主治:中風閉證,痰涎壅盛,喉中痰聲轆轆,氣閉不通,心神鬱悶,四肢不收,或昏仆不省,或口角似歪,但不遺尿,脈象滑實有力者。加減:本方加藜蘆、雄黃、竭尾,名“如聖散《仙傳外科集驗方》,具有湧吐頑痰之功。用治纏喉風,漸成咽塞,水穀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者。

多鞠通

吳鞠通(公元1758年~1836年),名塘,江蘇淮陰人。十九歲時,父病經年,曆醫無效,卒致不起。因此,“慨然棄舉子業,專事方木”,其於醫學,上溯《內經》、《傷寒論》,下受河間、又可,特別是葉天士的著述對他影響很大。十八世紀九十年代,吳氏長客京師,正當溫病流行。他“采輯曆代名賢著述,去其駁雜,取其精微”,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撰成《溫病條辨》一書,提出了三焦辨證的理論,辨析了傷寒與溫病之不同,闡述了清熱養陰法,並擬定了較多治療溫病的方劑,從而極大地豐富了溫病學的內容,有力地推動了溫病學的進展在溫病章方麵作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