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巧用山藥治百病5(1 / 2)

第二章 巧用山藥治百病5

山藥青黛硼砂粥治小兒癲

◎山藥20克,青黛3克,硼砂10克。用法:將山藥焙幹,與青黛、硼砂共研末。服法:每日3次,每次1~3克。半年未發病者每日服2次,一年未發病者每日服1次。

功效:功能清熱化痰,涼血解毒,補中益氣,息風止痙。適用於小兒癲,或發熱驚風。

山藥黃芪煲龜甲調治小兒慢性腎炎

◎黃芪、山藥、龜甲各10克。用法:將龜甲浮灰洗淨,入鍋,加水適量,文火煮1小時,再下入黃芪同煮30~40分鍾,撈出龜甲、黃芪。將山藥碾成粉狀,倒入龜甲黃芪湯中,再將山藥煮至熟。服法:趁熱喝湯,山藥可食,每日1劑。經常服用。

功效:補氣升陽,滋陰清熱,益腎消腫。用於小兒慢性腎炎,體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

薏苡仁山藥粥調治小兒腎炎

◎薏苡仁、山藥、赤小豆、白扁豆、黨參各30克,大米100克。製作方法:上6味洗淨,入鍋加水適量,煮粥至稠厚,加入冰糖適量調味。每日1劑,連服10日。

功效:健脾益氣。適用於小兒腎炎恢複期。(《育兒湯羹粥》)

山藥歸參豬腰湯治小兒虛汗

◎豬腰1個,當歸、黨參、山藥各5克。用法:將豬腰(即豬腎)從中間縱切成兩片,挖除中部臊筋,切片,用清水漂除臊味,放入鍋內;將黨參、當歸用紗布袋裝好紮口同時放入鍋內,加水2碗,共煮。煮沸後加薑1片,食鹽少許,小火煨至豬腰熟透,撈出藥袋。將山藥搗碎成粉狀,下入鍋內,再煮沸即可。服法:喝湯吃豬腰,10歲兒童,每日1劑,其他年齡患兒可酌情增減,經常食用。

功效:益氣,補腎,養血。用於小兒自汗伴夜間易驚醒。

三味羊肉湯治小兒盜汗、自汗

◎黃芪15克,桂圓肉10克,山藥15克,羊肉90克。用法:將羊肉洗淨,切片或切絲。山藥去皮洗淨搗碎。將羊肉、山藥泥、桂圓肉、黃芪一起放入沙鍋,加水2碗,加熱煮沸,改小火燉至肉爛湯濃,揀去黃芪,加入食鹽、麻油少許即可。服法:吃肉及桂圓,喝湯。7-8歲小兒可1次吃完,較小兒分2~3次吃完。每日1劑,連服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補脾益腎,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寧心安神。用於小兒病後體弱盜汗,亦可用於自汗,伴飲食減少者。

山藥芡實蛋黃粥治小兒盜汗、自汗

◎山藥15克,芡實15克,熟雞子黃1枚,生薏苡仁30克,糯米30克。製作方法:將山藥、薏苡仁、芡實研末,與淘洗幹淨的糯米一同入鍋,加適量的水。用大火燒開,再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加入捏碎的雞蛋黃,混勻即成。日服1劑,溫熱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養心安神,斂汗止瀉。適用於小兒自汗、盜汗,以及食欲不振,腹瀉等。

核桃山藥蓮子豆糊治小兒盜汗伴腹瀉

◎核桃仁300克,蓮子肉300克,黑豆150克,山藥150克。用法:把核桃仁、蓮子肉、黑豆、山藥分別搗碎,碾成粉狀,混合均勻,置入蒸籠中蒸熟,取出曬幹,裝瓶密封備用。服法:取蒸粉30~90克(根據患兒大小而定),用冷水調成糊狀,煮沸即可食用。每日2次,經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