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已經淡漠了一切,將周圍的一切用冰凍的心凍結起來。然而,當你不再匆匆於喧囂的人群,你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感動,僅僅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人。
女教師的特異功能
那水,與淚水的化學成分一模一樣……
假如沒有粉筆,你知道怎麼上課嗎?請準許我給你講個故事。
這故事發生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村頭有一所小小的學校。
有一天,上課必需的粉筆突然用完了,女教師便想了一個辦法。她找來一杯清水,然後對孩子們說:"來,老師蘸著水在黑板上寫,上課--"孩子們懂事地點了點頭,答應了。
於是,她一筆一畫地寫,孩子們一筆一畫地記。
當然了,這需要速度--因為,隻要教得慢了點,或者記得慢了點,那用水寫的字就立刻幹了,看不見了。
這以後,每當沒有粉筆的時候,女教師就以水代筆。而可憐的孩子們,也便漸漸地適應了這種奇怪的上課方式。
一天,女教師哭了。她想起了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那蓬頭垢麵的孔乙己,為了教鹹亨酒店的小夥計認字,曾用他的長指甲蘸著酒,在櫃台上寫過"茴香豆"的"茴"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師卻要用那仙女般的纖纖玉指,蘸著水在黑板上寫字,在冰涼冰涼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禿了自己的手指頭,卻豐富了孩子們的心靈,值得。
她從容,坦然,一如既往。
有一天,她走進教室,正準備上課,突然發現杯子裏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難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陳舊了,陳舊得讓人想起這個古老民族的沉重的曆史。
沒水,怎麼教書?沒水,怎麼上課?也就在這山窮水盡的時刻,女教師突然感到,從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斷地滲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課!女教師猛地轉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寫了起來。
她寫得飛快。孩子們也記得飛快。
就這樣,每當她轉身板書的時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處地冒了出來。
天!她從此有了特異功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這種古怪教育的奇異結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記憶、高速運算的神童。也正是由於這種神奇的高速度,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學破格錄取了。
後來,有人專門研究過這批神童,發現他們都具有特異功能,即:凡是被淚水浸泡過的地方,他們都能準確地斷定,這裏曾經發生過什麼,是悲劇,還是喜劇。
那麼,從女教師的手指上奔湧而出的那些液體,究竟是什麼呢?有人化驗過,那水,與淚水的化學成分一模一樣……
女教師的47個吻
她一路親過去,班上47個學生,她一一親到。親完最後一個學生,全班同學放聲大哭起來。
查文紅,這個上海女人,自願來到安徽省碭山縣曹莊鎮魏廟小學,當一名不拿一分錢工資的"編外教師"。1998年9月初,當她興致勃勃地拿著教材和精心準備的講稿走進教室時,家長和孩子一看老師是個上海人,都用一種不信任的眼光看她。有的家長竟帶著孩子離去,轉到另外班,教室裏一下子就空出了好多個位子。這當頭一棒把查文紅打得摸不著頭腦。她找到校長,問是怎麼回事。校長道:"我們這裏上課都是用土話,家長和孩子擔心聽不懂你的普通話,所以跑了。"
查文紅感到委屈,但她還是硬撐著上完了第一節課。下課時,一名學生用土話問她:"老師,狠狠還來嗎?"查文紅沒聽懂,便問道:"'狠狠'是什麼意思?"學生們哄地笑了,一個小男孩不客氣地說:"'狠狠'就是'狠狠',你連'狠狠'都不知道,還來教我們嗎?"教室裏再次爆發哄堂大笑。查文紅有些惱火,但她不便對剛進校門的一年級孩子說什麼,便又去問校長:"'狠狠'是什麼意思?"校長笑著說:"這是我們的土話,'狠狠'就是下午的意思。"
第一節課的遭遇引起了查文紅的深思。她看到農村的落後與閉塞,如果這些孩子長大後還隻是曉得"狠狠",他們將永遠走不出這貧瘠的土地,也將永遠不能與外界對話溝通。她決定倡導用普通話教學。為了讓學生首先能聽懂她講課的語言,然後學會講普通話,她開始刻苦學習當地土話,一有機會便向村民們學習。此後上課,她總先用普通話講,然後再"翻譯"成學生能聽懂的土話。在她的推動下,普通話漸漸成了校園裏的"時髦"語言。
查文紅為了讓啟蒙階段的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通過講故事與編順口溜的方式進行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高漲,期末考試時,全班的語文成績平均達到91.87分,名列全鎮第一。家人們聞訊,紛紛買來鞭炮,來到學校放了起來。一位家長激動地說:"這麼好的成績,我們多年沒見過了。感謝查老師!"
麵對此情此景,查文紅激動得哭了。她慶幸自己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那天晚上,她正在哭的時候,突然停電了。她隻好躺在床上,一邊想著遠在上海的丈夫和女兒,一邊等待來電。這時,窗外傳來一陣碎亂的腳步聲,她有點害怕,便壯著膽子喊了一聲:"誰呀?"腳步聲消失了,外麵一片寂靜,靜得讓人心慌。就在她再次準備躺下時,又傳來敲門聲,她擔心是小偷,便提著棍子,走到門邊猛地將門一拉,這時她驚訝地發現,住在附近的三個學生舉著一支點亮的紅蠟燭站在門口。其中一個孩子說:"剛才停電了,我們擔心老師一個人害怕,便把家中過年用的紅蠟燭拿來給你壯膽。因為不知道你睡了沒有,所以我們在你窗子下麵聽了一會兒。"一支燃燒的紅燭映著三張淳樸而稚氣的臉龐,查文紅十分感動,她一邊接過紅燭,一邊將孩子們擁在懷裏說:"謝謝你們,老師謝謝你們了。"
當時春節已經臨近,學校照顧她想讓她早點回上海過年,便讓查文紅把剩下的課集中講完。孩子們聽說老師要走,心裏都很難過,竟不能集中精神聽課。查文紅有些生氣,正準備批評他們時,一名叫丁麗的小女孩站了起來,很失落地說:"老師,你不走行不行?"
"不行啊,老師要回家過年。"
"那你到我家過年行嗎?"
"不行,因為上海的家裏還有一個姐姐正等著老師回去呢。"
聽到這裏,小丁麗哭著說:"那你親我一下好嗎?"
查文紅心裏感動了,走過去親了親小丁麗,一邊止不住流下淚來。這時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站起來,都說:"老師,你也親親我吧。"於是她一路親過去,班上47個學生,她一一親到。親完最後一個學生,全班同學放聲大哭起來,孩子們覺得,查老師這一去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47個孩子一齊大哭,那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哭聲傳出,全校師生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紛紛跑了過來,附近的村民也聞聲從家裏趕來了。哭聲是如此具有感染力,一時間全校學生都哭了,麵對如此感傷的場麵,一些老師和村民也不知不覺地流下淚來。
"那驚天動地的哭聲,我從未聽到過,至今還在我心中回蕩,這一輩子我忘不了那感人的哭聲。"查文紅每憶及此,還是感動得雙眼濕潤。
大年三十晚上,查文紅上海家中的電話響個不停。她知道那是她的學生打來的。臨行前,孩子們紛紛表示,春節期間給她打電話,她怕家長們付不起電話費,所以沒同意。最後班長出了個主意說:"我們打電話時,你別接,不就省錢了?我們約好,如果電話鈴響兩下就停了,那一定是我們打的。"此時,聽著那不斷響兩下的電話,查文紅的心又回到了魏廟小學,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一諾千金
我為曾經的猶豫感到羞愧,幸虧寄出去了,要不永遠對不起孩子,傷了他們的心,拿什麼來補。
去陝西出差。先到一個很偏遠的小鎮,接著坐汽車到村裏。路凸凹不平特難走。沿著盤山公路轉悠,沒多遠我就開始暈車,吐得一塌糊塗。"還有多遠呐?"我有氣無力地問。"快了,一小時吧,再翻兩座山。"陪我們的副鎮長說。過一條湍急的河時,司機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開。"這水真大。"我說。"這還算好呢,到雨季水都漫過橋,特危險。"
開會時我負責照相,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圍著我。該換膠卷了,我隨手把空膠卷盒給旁邊一個小孩子,她高興極了,"謝謝姐姐。"其他孩子羨慕地圍著看。看看小孩兒喜歡,我又拆了個膠卷盒給另一個小孩兒,他興奮得臉都紅了。翻翻書包再找出兩支圓珠筆分給孩子們,更多的孩子盼望地看著我的包,真後悔沒多帶兩支筆。我拉著一個穿紅碎花小褂的女孩兒問,"叫什麼呀?""小翠。""有連環畫沒有?""沒有。"旁邊男孩兒說:"學校隻有校長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給你們寄連環畫來,上麵有貓和老鼠打架,小鴨子變成天鵝的故事。"聽得他們眼睛都直了。
我拿出筆記本,記個地址吧,"陝西×縣李莊小學","誰收呢?""俺姐識字,她收。"過來個大一點的女孩兒,"姐姐,寫李大翠收。""好吧。"
從陝西又轉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著寫報告,譯成英文,開彙報會,一晃就兩個月了。偶爾翻到筆記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們。猶豫了一下,"孩子們早忘了吧。就是寄過去,也許路上丟了,也許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他們手裏。"
第二天,還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帶些舊書來。大家特熱情,沒幾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幾十本,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黑貓警長》、《肮髒大王》、《鼴鼠的故事》、《十萬個為什麼》、《如何預防近視眼》,居然還有一本《我長大了,我不尿床》,嗬嗬,嬰兒媽媽給的。從家裏找了本《新華字典》,又跑到書店買本《課外遊戲300例》,一同寄走了。
快忘了的時候,接到李莊的信。"北京姐姐你好,從你走以後,村裏的娃娃天天都說這事兒。我們經常去鎮上郵局看看,囑咐那兒的叔叔、嬸嬸,'有北京來的信一定收好啊,我們的。'等了兩個月沒有,村裏大人笑我們'北京的姐姐隨口說的,城裏人,嘿嘿,不作數的'。我們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在本子上記了我們的地址啊。後來發大水了,媽媽不讓去。我拉著小翠偷偷去,其實不遠,半天就到了。萬一書寄來了呢,萬一我們不在被別人拿走了呢。那天終於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們有多高興嗎?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幾層,幾十裏路跑著回來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來了。小翠摟著書睡的,任誰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學校,老師說建個'圖書角',讓我當管理員。看書的人必須洗幹淨手,不能弄壞了。書真好看,故事我們都背下來了,還給俺娘講哩。"
我看著窗外,眼睛濕了。想著那兩座高山,漫過橋的大水,泥濘的山路上一高一矮兩個單薄的身影。我為曾經的猶豫感到羞愧,幸虧寄出去了,要不永遠對不起孩子,傷了他們的心,拿什麼來補。
後來陸續又寄了一些書和文具。秋天來了,收到一個沉甸甸的大包,李莊的。裏麵是大棗,紅亮紅亮地透著喜慶,夾著紙條,"姐姐,隊長說今年最好的棗不許賣,寄給北京。"我把棗分給捐書的同事,大家說從來沒吃過這麼甜的棗。
從那以後,我開始明白什麼叫"一諾千金",什麼叫"言而有信"。
那個天使流淚了
她明明感覺淚水在眼底洶湧,可臉上卻沒有一滴淚水。
那是瑪麗婭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時刻:19歲那年,她最好的朋友在車禍中喪生,在朋友的葬禮上,瑪麗婭聲音哽咽、嘴唇顫抖,心情比任何人都要悲傷,她明明感覺淚水在眼底洶湧,可臉上卻沒有一滴淚水。
隨後在醫院的檢查讓瑪麗婭絕望不已,她患上了一種極為罕見的病:淚腺枯竭症。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根治這種疾病的藥方。也就是說,瑪麗婭要永遠失去哭泣的能力。沒有人願意流淚,但當你遭遇不幸,或者擁有著人人都豔羨的幸福時,難道你不覺得淚水是最合適的表達方式嗎?何況瑪麗婭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姑娘,一隻小鳥的死亡都會讓她傷心哭泣,男友一個溫暖的擁抱也會讓她幸福得淚水漣漣,更重要的是,瑪麗婭學的是電影文學,如果閱讀感人的劇本、觀看淒美的影片都欲哭無淚,那人生不就是一出悲哀可笑的鬧劇嗎?醫生的診斷出來後,相戀3年的男友棄瑪麗婭而去,接下來的日子裏,瑪麗婭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
8個月後,瑪麗婭的高中同學約克從國外回來了。約克是個幽默快樂的男孩,瑪麗婭回憶起他時總能想到許多開心幸福的片段。瑪麗婭不知道,約克早在高一那年就愛上了多愁善感的她了。當約克得知瑪麗婭的病情,以及她的男友因此離開她時,他決定去看瑪麗婭。他希望這個因為不能哭泣而拒絕微笑的姑娘,能像當初那樣揮起雙手開心大笑。
為了讓瑪麗婭開心,那天約克故意套了一隻大紅塑料鼻子,穿了一件他11歲時穿的小兜肚,將肚臍眼露在外麵,當約克像小孩一樣蹦跳著出現在瑪麗婭的麵前時,她的眼睛裏突然綻放出了一絲驚喜的光芒,這一絲光芒,將約克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情愫再次點燃了,他決定要讓這個女孩永遠微笑下去。
從那以後,約克經常去看望瑪麗婭,每一次他都費盡心思給瑪麗婭帶去"禮物":讓人捧腹大笑的裝束打扮、讓人開懷大笑的笑話、還有無比滑稽的舞蹈表演。約克頻繁的到來漸漸讓瑪麗婭從悲傷中解脫出來。終於有一天,她對約克說:"其實不能哭泣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隻擁有歡樂和開心。"
幾天後,瑪麗婭在門前發現了一大束鮮豔的玫瑰,玫瑰裏麵有一張粉紅色卡片:"昨天晚上上帝在夢中跟我說:'傻小子約克啊,瑪麗婭就是我賜給你的天使。快把她娶回家吧,一定要讓她永遠笑顏如花。'嫁給我吧,約克雖是凡人,但也有著一輩子不讓天使流淚的信心。"瑪麗婭啞然失聲,她嘴唇顫抖,感覺眼淚在眼眶洶湧,可等到她激動地跑到鏡子前,發現自己幸福的"哭泣"卻沒有一滴眼淚時,她突然又變得沮喪傷心,就在這時,約克從背後走過來擁住她:"親愛的天使,我對上帝發過誓一輩子也不讓你哭。"
就在這年聖誕節,約克和瑪麗婭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當時比利時鄉下有一種奇怪的風俗:新娘出嫁前夕,必須和家人抱頭痛哭,哭的時間越長說明她越有孝心。考慮到瑪麗婭的特殊病情,約克為家人訂製了迪斯尼的可愛服裝,古板的父親和多愁善感的母親穿上動畫片裏的衣服,所有人見到他們時都開懷大笑,他們忘記了新娘要流淚的規矩,一致認為始終微笑著的新娘是比利時最美麗動人的新娘。
婚後,約克放棄了鋼琴表演的工作,開辦了一家私人幼兒園,這是他送給妻子的一份特殊禮物。因為世上有許多人、許多地方會讓人傷心哭泣,但天真無邪的孩子永遠隻會讓人開心微笑。瑪麗婭改行做了幼兒教師,當結束一天繁忙卻開心的工作回到家,瑪麗婭就輕輕依偎在約克懷裏,肩膀抖動、聲音哆嗦地說:"請相信我,從此以後我不會再哭泣。"
瑪麗婭果然說到做到,當34歲那年,母親因病去世時,瑪麗婭一個人麵容平靜、從容有序地料理了母親的後事,盡管自始至終都沒有流一滴眼淚,但所有人都看得見這個孝順善良的女兒心底悲傷的淚水;36歲那年,瑪麗婭有了一對漂亮的雙胞胎女兒,當護士將一對小天使放進她的臂彎,瑪麗婭眼神恬淡,笑容聖潔,但所有人都看得見那一刻她的眼眶深處蘊藏著多麼幸福的眼淚;當她48歲那年,約克在比利時最大的歌劇院--德拉莫內歌劇院的工人鋼琴演奏會上,特意為瑪麗婭演奏了一首鋼琴曲《我的天使瑪麗婭》,許多觀眾都感動得流淚時,穿著25年前的美麗嫁衣,眉毛輕揚、嘴角微微綻放的瑪麗婭看著台上深情的愛人不曾流淚,但那有什麼要緊呢?因為這世界上有一個人知道她的心就夠了。
綻放如花的謊言
那一刻,我突然讀懂了愛情。
做了多年的婦產科醫生,我診斷過的病例不計其數,然而幾天前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我久久無法釋懷。
那天早晨,我剛上班,一對年輕的夫婦走了進來,男人個子很高,眉宇間流露出一股氣定神閑的表情;女人有些清瘦,臉上洋溢著一絲溫暖而滿足的幸福,兩個人手挽著手,不時地竊竊私語,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對很恩愛的小夫妻。從他們的衣著與語言的表述能力上看,就知道是一對受過教育的年輕人。
他們五年前結的婚,兩年前開始計劃著要個孩子,可不知為何卻總也懷不上。我問了問他們的身體狀況以及日常的生活規律,開了張單子讓男人去做化驗,同時給那女人簡單地檢查了一下,然後給她開了張B超單,並告訴他們明天來看結果。
第二天下午快到下班的時候,我正收拾著桌上的東西,那男人來了,他先是禮貌地道了歉,解釋說因為接待客戶來晚了。我請他坐下來,他遲疑了一下然後默默地坐到了椅子上,雙手放在兩腿間,十指不安地繞動著,看得出他有點兒緊張。
"醫生,我們還能有孩子嗎?"他一臉虔誠地望著我。
"化驗的結果顯示,你是正常的,你愛人屬於幼稚型卵巢而且伴有先天性子宮畸形。"我平靜地說。
"您說得這麼專業我不太懂,我隻想知道,我們還有懷上孩子的可能嗎?"那男人探起上身,惶恐地望著我,眼睛在我的臉上搜尋著答案。
我努力笑了笑,幽幽地說:"雖然現代醫學的發展使一些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但由於你愛人的病症是先天性的,因此懷孕的可能性很小,你要有思想準備。"
我的話還沒說完,那男人就跌回到椅子上,臉上的痛苦清晰可見。
我正搜腸刮肚地想安慰他幾句,他又一次探起身,猛地抓住我的手:"大姐,求您點事兒,幫幫我好嗎?"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驚恐地望著他。
"對不起,大姐,我有點激動。"那男人鬆開了我的手,兩手在口袋裏翻找著,像是在找煙。
我看了他一眼,他意識到了什麼,抱歉地笑了笑,雙手又攪到了一起。
"大姐,不瞞您說,我和愛人是大學同學,五年前她放棄了城市的生活隨我來到這裏,那時我們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無所有……"
那男人喃喃地說著,像是對我,又像在自言自語。
我衝他點了點頭,同樣是白手起家的我,對從農村走出來寄居城市屋簷下的學生的艱辛深有感觸。
"大姐,請您在診斷書上寫上是由於我的原因懷不上孩子,行嗎?我求您了!"那男人一臉期待地望著我。
我愕然,愣愣地看著他。"我愛人跟了我九年,她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給了我,我不希望她的下半生在自責中度過……"
男人哽咽了,他把頭扭向一邊,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眼裏浸滿了淚。
我默默無語,開出了我從醫二十年來的第一張虛假診斷書。
當我在那男人的名字後麵寫下"精索靜脈曲張"幾個字時,眼裏湧出淚來,因為那一刻,我突然讀懂了愛情。
我為弟弟哭六次
這個最感人的親情故事是朋友講給我聽的,聽完後我也忍不住淚流滿麵。也許親情是這個世界上最長久的感情了……
我的家在一個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我有一個小我三歲的弟弟。有一次我為了買女孩子們都有的花手絹,偷偷拿了父親抽屜裏的5毛錢。
父親當天就發現錢少了,就讓我們跪在牆邊,拿著一根竹竿,讓我們承認到底是誰偷的。
我被當時的情景嚇傻了,低著頭不敢說話。父親見我們都不承認,說那兩個一起挨打。說完就揚起手裏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親的手大聲說,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幹的,你打我吧!
父親手裏的竹竿無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親氣得喘不過氣來,打完了坐在炕上罵道:"你現在就知道偷家裏的,將來長大了還了得?我打死你這個不爭氣的。"
當天晚上,我和母親摟著滿身是傷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淚都沒掉。
半夜裏,我突然號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我的嘴說,姐,你別哭,反正我也挨完打了。
我一直在恨自己當時沒有勇氣承認,事過多年,弟弟替了我擋竹竿的樣子,我仍然記憶猶新。
那一年,弟弟8歲,我11歲。
弟弟中學畢業那年,考上了縣裏的重點高中。同時我也接到了省城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那天晚上,父親蹲在院子裏一袋一袋地抽著旱煙,嘴裏還叨咕著,倆娃都這麼爭氣,真爭氣。
母親偷偷地抹著眼淚說爭氣有啥用啊?拿啥供啊?
弟弟走到父親麵前說,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夠了。
父親一巴掌打在弟弟的臉上,說,你怎就這麼沒出息?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你們姐倆供出來。
說完轉身出去挨家借錢。
我撫摸著弟弟紅腫的臉說,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書就一輩子走不出這窮山溝了。弟弟看著我,點點頭。
當時我已經決定放棄上學的機會了。
沒想到第二天天還沒亮,弟弟就偷偷帶著幾件破衣服和幾個幹巴饅頭走了,在我枕邊留下一個紙條:
姐,你別愁了,考上大學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弟。
我握著那張字條,趴在炕上,失聲痛哭。
那一年,弟弟17歲,我20歲。
我用父親滿村子借的錢和弟弟在工地裏搬水泥掙的錢終於讀到了大三。
一天我正在寢室裏看書,同學跑進來喊我,梅子,有個老鄉在找你。怎麼會有老鄉找我呢?
我走出去,遠遠地看見弟弟,穿著滿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我。我說,你怎和我同學說你是我老鄉啊?
他笑著說,你看我穿的這樣,說是你弟,你同學還不笑話你?
我鼻子一酸,眼淚就落了下來。我給弟弟拍打身上的塵土,哽咽著說你本來就是我弟,這輩子不管穿成啥樣,我都不怕別人笑話。
他從兜裏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個用手絹包著的蝴蝶發夾,在我頭上比量著,說我看城裏的姑娘都戴這個,就給你也買一個。我再也沒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著弟弟哭起來。
那一年,弟弟20歲,我23歲。
我第一次領男朋友回家,看到家裏掉了多少年的玻璃安上了,屋子裏也收拾得一塵不染。
男朋友走了以後我向母親撒嬌,我說媽,咋把家收拾得這麼幹淨啊?
母親老了,笑起來臉上像一朵菊花,說這是你弟提早回來收拾的,你看他手上的口子沒?是安玻璃時劃的。
我進弟弟的小屋裏,看到弟弟日漸消瘦的臉,心裏很難過。他還是笑著說,你第一次帶朋友回家,還是城裏的大學生,不能讓人家笑話咱家。
我給他的傷口上藥,問他,疼不?他說,不疼。
我在工地上,石頭把腳砸得腫得穿不了鞋,還幹活兒呢……
說到一半就把嘴閉上不說了。
我把臉轉過去,哭了出來。
那一年,弟弟23歲,我26歲。
我結婚以後,住在城裏,幾次和丈夫要把父母接來一起住,他們都不肯,說離開那村子就不知道幹啥了。弟弟也不同意,說姐,你就全心照顧姐夫的爸媽吧!咱爸媽有我呢。
丈夫升上廠裏的廠長,我和他商量把弟弟調上來管理修理部,沒想到弟弟不肯,執意做了一個修理工。
一次弟弟登梯子修理電線,讓電擊了住進醫院。我和丈夫去看他。
我撫著他打著石膏的腿埋怨他,早讓你當幹部你不幹,現在,摔成這樣,要是不當工人能讓你去幹那活兒嗎?
他一臉嚴肅地說,你怎不替我姐夫想想呢?他剛上來,我又沒文化,直接就當官,給他造成啥影響啊?
丈夫感動得熱淚盈眶,我也哭著說,弟啊,你沒文化都是姐給你耽誤了。
他拉過我的手說,都過去了,還提它幹啥?
那一年,弟弟26歲,我29歲。
弟弟30歲那年,才和一個本分的農村姑娘結了婚。
在婚禮上,主持人問他,你最敬愛的人是誰,他想都沒想就回答,我姐。
弟弟講起了一個我都記不得的故事: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學校在鄰村,每天我和我姐都得走上一個小時才到家。有一天,我的手套丟了一隻,我姐就把她的給我一隻,她自己就戴一隻手套走了那麼遠的路。回家以後,我姐的那隻手凍得都拿不起筷子了。從那時候,我就發誓我這輩子一定要對我姐好。
台下一片掌聲,賓客們都把目光轉向我。
我說,我這一輩子最感謝的人是我弟。
在我最應該高興的時刻,我卻止不住淚流滿麵……
神秘的耳朵
他驚訝地發現安臥在那裏的媽媽居然沒有耳朵,他一下子什麼都明白了。
一天清晨,一個嬰兒在美國紐約市一家醫院裏呱呱墜地了。
"我可以看看我的孩子嗎?"孩子的母親幸福地向醫生請求道。隨即醫生就把裹著嬰兒的小被包遞進了她的懷裏,移開被布,看見了嬰兒的小臉,她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醫生不忍心再看,迅速轉過臉去。原來這個嬰兒生來便沒有耳朵。
他的父親給他取名叫傑米。一段時間過後,傑米的父母很慶幸地發現孩子的聽力沒有什麼障礙,跟正常人一樣,缺少耳朵,隻是損壞了他的相貌,但是天真的傑米並沒有意識到與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在父母的關愛下,他度過了快樂無憂的童年。
光陰流逝,當傑米7歲的時候,他走進了校門。有一天,傑米突然從學校裏跑回家來,一頭紮進媽媽的懷裏,大聲哭了起來,哽咽著向媽媽說出了在學校裏的遭遇:"一個男孩,一個大孩子……管我叫畸形人!"聽了孩子的傾訴,媽媽歎息著摟緊了傑米,她知道這孩子今後的人生將會遭遇連續不斷的打擊。
傑米漸漸地長大了,因為沒有耳朵,越發顯得與眾不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要不是因為相貌缺陷,他也許會當上班長呢。並且在文學和音樂方麵,他也表現出了非凡的天賦。
"為什麼我沒有耳朵呢?"傑米經常問媽媽。
"不然的話,你會和別的孩子分不清的呀!"媽媽安慰著兒子,心裏卻充滿痛楚的憐愛。
終於有一天,傑米明白了自己實際上是殘疾人,因為沒有耳朵,他感到自卑,再也不願去學校了,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孤僻,甚至不敢走出家門。父母為此感到十分苦惱。傑米的爸爸去請教一位熟識的醫生:"難道孩子的缺陷真的一點補救的辦法都沒有嗎?"
"如果能得到一雙耳朵的話,我相信我可以給他做移植手術。"醫生非常肯定地告訴他。可是到哪裏去找一雙耳朵呢?有誰肯為一個孩子做出如此巨大的犧牲呢?而且做這個手術也需要一大筆費用。
兩年過去了,有一天,爸爸對傑米說:"孩子,你要去醫院做個手術。媽媽和我已經找到了為你捐獻耳朵的人,不過捐獻人的身份是保密的。"
移植手術非常成功,傑米終於有了一雙耳朵。他高興極了,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他又重新回到了學校,他的各項潛能不斷地開花結果,迅速成長,成功接踵而至。大學畢業後,他結婚了,並且如願以償成為了外交官。
工作在富麗堂皇的政府大樓裏,出入於觥籌交錯的外交場合,回到家裏有嬌美賢淑的妻子相伴,傑米幸福之際常舉手撫摸著耳朵,他真想當麵好好感謝那位神秘的捐獻人,正是因為這雙耳朵,重新給了他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他才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我必須得知道!"他急切地催問著爸爸,"是誰給了我如此慷慨的捐助?"
"孩子,根據約定你不可以知道……至少現在還不行。"
無數的歲月靜靜地流過,深埋著他們的秘密。雖然他也私下裏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但仍然沒能找到這位神秘的捐獻人。然而,揭示謎底的那一天終於到來了。那是傑米一生中經曆的可能最黑暗的一天。他和爸爸一起站在媽媽的棺材跟前。慢慢地,輕輕地,爸爸向前伸出一隻手,撩開媽媽那濃密、灰白的頭發……他驚訝地發現安臥在那裏的媽媽居然沒有耳朵,他一下子什麼都明白了。
"我終於知道了媽媽為什麼說她很高興自己永遠都不用剪頭發。"早已淚流滿麵的傑米對爸爸低語道,"沒有人覺得媽媽不如從前美麗,是嗎?"
廢品裏的秘密
麵對如此厚道的"商人"我還能說些什麼呢?送走了客人回到屋裏,見妻子捧著那200塊錢已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