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防癌抗癌小知識3
(三)抗癌知識
1. 癌症可以“完全治愈”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耳邊不時可以聽見這樣的對話:“某某人患癌症了”“某某人的癌症已經完全治愈了”等。
“癌症已經完全治愈”這種提法在醫學界至今還沒有被正式確認,也就是說,這種提法是不太靠得住的。
東京大學醫學部的抗癌專家中川惠一準教授解釋說:“結核與肝炎等傳染性疾病經過治療,體內的細菌和病毒完全消失後可以稱為完全治愈。但是對於癌症這種疾病來說,要定為‘完全治愈’就顯得非常困難,因為即使在正常的人體內,每天也可能產生數千個新的癌細胞,而要想把癌細胞從人體內一個不留地消滅幹淨,從現在的醫學水平來說是不可能的。”
中川準教授以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患者為例來說明“完全治愈”的難度。有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患者接受治療後順利地闖過了“5年生存期”,但後來還是複發了。有的患者甚至已經安安穩穩地度過了20多年,可是最終仍然出現了複發。通過醫學檢查,發現這些複發病灶與原發病灶有關係,而且癌細胞也是同一個類型。
那麼大家可能會問,這些已經“沉睡”了5年甚至20多年的“老牌癌細胞”為什麼又開始進行分裂和繁殖呢?它們究竟“隱藏”在人體的哪個角落裏呢?中川準教授告訴我們,目前這方麵的機製還是一個未解開的“謎”。
在臨床上,有很多癌症患者接受治療後平安無事地生活了5年,這時候無論是患者自己和家屬,還是主管醫師,都像是心中的石頭落了地,有了一種無比的安全感。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大家都將這個“5年生存期”當作“治愈率”來使用。
中川準教授認為“5年”這個數字本身就沒有足夠的科學根據,隻能作為一個判斷標準。也就是說,不能隻依據“5年生存期”就貿然斷定某一種癌症已經100%的被治愈,科學的說法應該是“不複發的百分率很高”。
另外,根據癌組織原發髒器的不同,其“5年生存期”也大不一樣。通過日本各地癌症中心(相當於我國的省級腫瘤醫院)的統計數據來看,各類癌症治療後(包括不能手術和放、化療的晚期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期”的人數比率分別為:乳腺癌87%,前列腺癌83%,宮頸癌75%,大腸癌74%,胃癌71%,食管癌37%,肺癌36%,肝癌30%。
我們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到,乳腺癌與前列腺癌屬於比較容易治療且療效較好的癌症;宮頸癌、大腸癌、胃癌也已經進入較易治療的範圍之內;遺憾的是食管癌、肺癌和肝癌目前仍屬於極為難治的癌症。
2. 什麼是“與癌症和平共處”的治療法
近年來,日本對癌症研究的發展日新月異,臨床上對於早期和中期癌症的治療有了不少進展,但是晚期癌和複發癌的治療仍處於不容樂觀的嚴峻狀態。抗癌專家們正在從各方麵進行嚐試,新的治療方法也在不斷地誕生。不少患者即使沒有得到治愈,但是各種症狀有了緩解,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
另外,抗癌專家嚐試著將無法消滅的癌組織留在體內,開辟一條“與癌症和平共處”、延長癌症患者生存期的道路。例如,日本金澤大學醫學部的高橋豐副教授研究的“癌症睡眠療法”。這種小劑量化學療法能使癌細胞“睡著”,從而延長了患者的生命。
東京的魯克專科醫院的竹內晃院長利用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怕熱這一特點開發了“全身高溫度療法”。該療法能使癌細胞縮小,或者讓它們“老老實實地”呆在人體內。目前這種療法在日本已是進展期癌症和複發癌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
東京素間八王子醫院的真柄後一院長認為,癌症的原因之一是精神壓力過大或過度疲勞,造成交感神經過於緊張所致。他采用傳統的針灸穴位的方法,用於刺激副交感神經,促進淋巴細胞的增加,隨之體內免疫力也大幅度增加。這種療法對癌症初期有較好的效果,對一部分晚期癌症也可以抑製其進展或複發。
這種“與癌症和平共處”的治療法在日本的醫院已經非常流行。目前專家們正在臨床上探討使用中藥及飲食療法來調節人體內的陰陽平衡,提高免疫能力,用“正氣”來壓倒“邪氣”,試圖抑製癌組織的增大,達到“與癌症和平共處”的目的。
3. 癌症患者在放射線和化學治療中的飲食療法
大部分癌症患者在放療或化療的過程中,由於治療的不良反應出現惡心嘔吐、食欲缺乏、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等症狀。這些痛苦的症狀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的患者甚至被迫中斷了預定的治療計劃。
這裏向大家介紹的是,東京國立癌症中心附屬中央醫院的營養管理室是如何根據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況來製作一日三餐的。他們的目標是盡一切努力減輕患者的各種痛苦症狀,想方設法讓患者多吃進一口食物,多消化吸收一點營養,以保證治療計劃的順利完成。
(1)惡心嘔吐。在放療或化療中,惡心嘔吐等症狀是最早也是最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之一。對症處理有以下六項要點。
①減少每次的食量,增加就餐的次數。
②料理中的作料不要太多,限定在1種或2種,口味要清淡,即采用單一的調味料。
③給予冷飲、冰鎮水果、冷麵、冷豆腐等食物。
④控製油膩、油炸食物的攝入。
⑤每頓飯菜一定要換花樣。
⑥對於反複嘔吐的患者,要有意識地少量多次補充水分。
(2)食欲缺乏。其原因有身體與精神兩方麵的因素。不思飲食隻是一時性的症狀,不要過分憂慮。對症處理有以下五項要點。
①不要過於強調“就餐”的概念,盡量讓患者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
②食物準備的量要少,但品種要多,這樣容易引起患者的食欲。
③經常變換主食,可將白米飯和稀飯換成麵條、麵包、醋飯(在熱米飯裏摻入少量的香醋),或者多準備幾種,就餐前讓患者自己根據當時的口味來挑選食物。
④準備多種的醬小菜、湯類、水果類的食品。
⑤充分利用營養補助食品。
(3)口腔幹燥、口腔潰瘍。化學療法可能造成消化道黏膜炎症或潰瘍;放射治療可能會使唾液腺萎縮,出現口幹舌燥、口腔潰瘍。對症處理有以下七項要點。
①避免食用過冷或過熱的食物。
②避免食用過硬或油炸的食物。
③食物的口味盡可能清淡,避開醋製食物、柑橘類水果以及辛辣調味料。
④將固體食物研碎,調成糊狀食用。
⑤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最好是煮的或是蒸的,可吃爛飯、稀飯、爛麵條,也可將麵包浸泡牛奶後食用。
⑥保持口腔內濕潤,隨身攜帶飲料或水果。
⑦中醫認為,放射線治療容易給人體內加熱,並積蓄毒素,因此極易損傷人體的陰液(體液),出現口腔幹燥、舌頭發紅、喜飲冷水、大便秘結、夜間盜汗等症狀。這種情況下應該多吃養陰清熱(增加體液、解除虛熱)的蔬菜水果,如白蘭瓜、甘藍菜、草莓、獼猴桃等食物。
(4)腹部脹滿。由於放射線或化學藥物的影響,造成胃腸運動緩慢,容易出現消化不良、便秘,進而出現腹脹、胃痛,而且飯後更甚。對症處理有以下四項要點。
①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盡可能切細,並采用煮、蒸等製作法,使患者食後易於消化吸收。
②避免食用高脂肪、高食物纖維、易產氣的食物,如肥肉類、薯類、豆類、香菇類、啤酒、碳酸飲料等。
③細嚼慢咽可減少胃腸的負擔,也可防止將空氣一起咽進消化道內。
④多吃酸牛奶等能夠調節腸內細菌群的食物。
(5)味覺異常。患者在使用某些抗癌藥物後,或者患者頭頸部的癌症經過放射線治療後,舌頭的味蕾細胞減少,或者舌頭的感受性降低,從而出現味覺異常。另外,舌神經若受到損傷,也會發生味覺異常。對症處理有以下兩項要點。
①頻繁少量地補充水分,防止口腔內幹燥;仔細地刷牙,清除舌苔。
②防止體內鋅的不足。平時注意多吃牛肉、動物肝髒、黃豆製品、糙米、牡蠣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