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編後語(1 / 2)

鄧鵬等

《無聲的群落》從啟動到今天,六年時間匆匆過去了。在即將告別這一段難忘經曆的時候,我的心情很複雜:既感到快慰,因為“文革”前老知青這個弱勢群體終於通過這本書,在中華民族存亡繼絕的史冊上留下了一鱗半爪,他們的誠實的回憶給子孫留下了一份獨特的曆史證詞;同時,我又感到一絲悲涼,因為這本書很可能就是這個群體的“天鵝絕唱”了。

我本想對這本書的年輕讀者再說幾句話,但一番搜腸刮肚之後,發現自己要說的話在這部書的三篇前言和一篇後記裏都已說得差不多了。不如邀請參與這本書的寫作和編輯的朋友,也對您說幾句心裏話:

少年情懷、青春磨難、身世之感、家國之恨,都已隨歲月飄逝,這段曆史卻需要我們認真清理並使之成為民族的記憶。還中華民族一個清晰明朗的曆史天空應該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謝幾何

因為有人企望時間的流逝會使人們遺忘曆史,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所以我們有必要真實地再現曆史,使後人能對前一代曆史做出正確的評價。

——章孟傑

一個忘記了自己曆史的民族,注定會走向衰亡。願這“無聲的群落”終於發出的聲音,在龍的傳人心中長鳴!

——盧曉蓉

百萬替父母贖罪的青春書寫出一頁帶血的曆史;幾篇“無悔”的神話推動著一個民族的集體遺忘。老知青的經曆和感悟折射出當代中國沉重的步履,《無聲的群落》為曆史存照,為後人留訓。

——何隆華

《無聲的群落》以老知青的淚和痛還原再現了那個特殊時代的真實,給我們的後代留下作者的思考。

——周國威

一種無邊的麻木與冷漠穿越世紀相隨我們到了今天。環顧四周,我們看到一個權金之世、娛樂之邦、無憂之國,人們淹沒在盛世的燈紅酒綠之中。麻木與冷漠又在覆蓋著另一個世紀!

作為上個世紀那場浩劫的經曆者,在沉重的時代橫斷麵上,我們有權力拒絕遺忘。

拒絕遺忘就是選擇真相。拒絕犬儒就是選擇尊嚴。拒絕權勢就是選擇人性。

透過來自於民間的拒絕與選擇,您也許能夠洞悉民族的未來。

——鄭文鬥

精神家園不是生活家園。不知從什麼時候算起,我們坍塌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如果我們要重建精神家園,就首先要敢於麵對廢墟和墳塋。

——韓子渝

是否因為我們都太早地消耗了青春、夢幻,因而失去了未來?是否因為我們都太快地拋卻了過去,因而又失去了曆史?

——施明

我深信,曆史雖然往往會犯一些令人遺憾的過失,但它最後必將回歸於公正;我也深信,“上帝無處不在”,那些偶爾被他忽略了的事情,到時候他終會睜眼一見。

——廖品濤

雨後的藍天是最美麗的,藍天下的人們可以自由地追求。尋求真理、探索知識、追求夢想……。不斷地追求與探索,能帶給民族興旺,帶給追求者快樂。

——蘇謙

雖然我們失去的太多,畢竟我們在有生之年等來了曆史的公正,看到了中華民族美好的明天。

——趙永智

規律無情。回流和逆流,都改變不了人類的命運。但是,曆史潮流中的那種回流和逆流,卻常常左右著某個時期人們的個人命運,使他們的理想化為泡影,使他們的成長道路與生活道路充滿困苦與艱辛……今天,“偉人”、強人創造曆史的時代在我們這裏已經成為過去。曆史重新由人民創造,而全國人民正在努力建設“和諧社會”。不過,一個健康、有活力的社會不能沒有記憶,也不能不從過去的教訓中吸取經驗。而這,正是我們這批老知青要追憶並寫下自己坎坷的過去的原因。

——譚世通

當曆史呼嘯而來的時候,我們被裹挾在混濁的激流中尚且難以自救,哪裏還能感受到作為人的痛楚?無言的時代,你隻能無言,無言的時代規定著你生存的狀況。所幸這種日子己經遠去,所幸那種遠去的曆史能夠給未來的中國社會一種警示。

——張健夫

當曆史嘲弄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嘲弄曆史;當社會唾棄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唾棄社會。

——董大南

現在提筆寫當年上山,方知道大山有太多讓人忘不了的東西。人年少時,其心易發,其情易感,大山以其之厚、之大、之博、之淳,使其心生,使其情種;大山之剛、之高、之野、之容也便融入其一生。一個人如此,一批人如此,一代人如此,於是,自然之山便立於社會人群了。我想,這便是“仁者樂山”了。

——張詩亞

人的一生恰似大海行船,偶有風平浪靜時,更有濁浪滔天日,你要做的就是始終把好自己的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