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笙初見安長銘,是在宮宴上。
那時她是名滿長安的舞姬,他是萬人敬仰的戰神。
本無交集的兩個人,因為這場宴會,深深地結下了緣分。
……
皇宮內,星星點點的火光散布,唯有大殿依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辦這場宮宴也沒別的意思,主要是慶祝我軍打敗蠻人,為安將軍凱旋歸來接風洗塵。所以各位愛卿千萬不要拘謹啊!”皇帝在主座上,一杯酒,敬向安長銘。
安長銘也回敬道:“這本就是臣該做的。”
一襲白衣,不似軍人的粗獷,是書生的儒雅,一杯酒仰頭飲下,動作行雲流水,宛若畫卷。
在場許多未出閣的女眷都略帶羞澀,暗暗看向安長銘。
隻可惜除了回敬皇帝的那段時間,安長銘都是低著頭看自己的酒桌,眼底似有漫天星辰,卻深不見底,不知在想些什麼。
許多大臣想上前與安長銘搭話,也不知該說什麼。
許是看出了氣氛有些尷尬,皇上隨即一揮手,“既是接風洗塵,又怎能少得了歌舞?”
隨著舞姬的進場,大臣也都暫時收起心思,欣賞起歌舞來。
一眾舞姬入場,施禮。
隨即編鍾響,古琴奏,舞姬紅袖飛揚,翩然起舞,迷亂人眼。
正當眾人沉醉於其中之時,一把紅傘從台中飛起,舞姬四散,僅剩台中央那絕代風華的身影。
紅傘穩穩地落在那女子芊芊素手中,臉上的紅紗吹落,露出精致的容顏,隨即引來陣陣議論。
“這不是京城最好的舞姬蘿笙嗎?聽說難請得很。”
“是呀是呀,我上次想請她來府上表演都請不到呢!”
……
議論聲中,有人誇獎,也有人貶低,蘿笙就靜靜地站在那裏,似乎一切事情都與她無關。
歌女輕展歌喉,隨著琵琶古琴的伴奏,蘿笙輕動。
手中的傘再次飛躍,她忽然向四周一揮紅綾,伴著旋轉,紅綾如夢如畫一樣在眾人麵前展開。
足尖一點,蘿笙向後一仰,完美地接住掉下來的紅傘。
從開始的群舞變成了她一人的獨舞。
伴樂突然加快,蘿笙的步子也快了起來,搖曳生姿,紅色的舞裳似翩翩蝴蝶,展翅欲飛,而傾城麵容又似下凡來的仙子,實在是美輪美奐。
歌美,舞美,人更美。
樂曲名為《綾羅》,京城內許多歌姬舞女都曾唱過跳過,百姓本來聽著還新鮮,後來實在聽膩看膩了,就無所謂了,也漸漸沒有人表演了。
許多官臣看著在正中央翩翩起舞的蘿笙,隻覺得實在與從前看過的表演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一曲終了,卻還有許多人久久未回過神來。
而後傳來一陣掌聲。
許多目光朝蘿笙投來,女眷大多是羨慕,又或是嫉妒,卻還裝作對蘿笙不屑一顧。
“好!不愧是京城第一舞姬!”皇帝大聲誇讚道,“如此美的舞蹈,當真是名不虛傳,來人,賞!”
蘿笙不貪財,也不知何為懼,便回道:“民女不要什麼賞賜,隻希望皇上為民女解答。”
“大膽!”旁邊的侍衛朝蘿笙一喊,周圍的人似乎也驚訝於蘿笙的膽量。
皇帝卻抬手笑著,霎時間所有議論聲都戛然而止,“既是朕說要賞,那便不會將話收回去,說吧,你想問朕什麼問題?”
“民女是不是跳的不夠好,否則為何安將軍從頭到尾都不曾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