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亞河之所有在名字有一個“聖”字,不僅僅是因為它發源於教廷統治的剛果斯山東麓,而且還因為它的整個流域都在教皇國的境內,可以說從頭到尾沐浴著神明的神聖光輝。
聖地亞河的源頭來自於剛果斯山海拔數千步之上的冰川融化的雪水,所以每年冬去春來,氣候轉暖,冰川融化,會為聖地亞河帶來春汛,等到了夏季,來自南部海洋的潮濕氣流又會給剛果斯山南側帶來豐富的降雨,此時的聖地亞河表現的最為大氣磅礴,同時也恩澤了兩岸百萬畝的良田,使整個流域變成真正的魚米之鄉。
等到了秋天,聖地亞河就會進入到枯水期,水流變的溫和,這個時候河裏的暗礁會浮上來,但是對於經常行走這條水道的船夫來說,暗礁甚至比他們婆娘身上的胎記更讓他們熟悉,所以秋天是最適合行舟的時段,尤其是對於逆水行舟的人。
聖地亞河從梵斯頓以北五十哩的地方流過,那裏有規模龐大的貨運碼頭,因此它是教皇國內部其他城郡以及南方諸國來往梵斯頓最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幾乎每天都承擔著大量的水路運輸工作,尤其到了每年秋季的時候,河麵上來往穿梭的船隻更是絡繹不絕。
在距離梵斯頓下遊八百裏的聖地亞河中遊位置,有一處平靜的河灣,此時正值中午,幾乎直射的陽光灑在聖地亞河上,寬闊的河麵浮光掠影,伴著微涼的清風,讓身處其上的人感覺非常舒適。
但不知什麼原因,在水運如此繁忙的季節本來應該是南來北往船隻最佳休息的河灣,此時隻有一艘雙層的大帆船停靠在那裏。
大船的甲板上整齊地佇立著兩排身穿教廷白色披風、胸秀聖十字標識的護衛,船頭上則並排站著一高一矮兩個人,其中矮個的是一個身穿紅袍的老人,高個的是一個腰掛長劍、身穿輕甲的中年劍士。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甲板的正中央,此時一隻半獸半鳥的巨獸蹲伏在那裏,巨獸長著草原上獅子一樣強壯的身體和四肢,以及鷹鷲的腦袋和嘴巴,還有一雙巨大的羽翅收攏在身體的兩側沒有展開,但此時巨獸正溫順地像一隻小貓一樣,用自己彎鉤一般鋒利的鷹喙梳理著翅膀上的羽毛。
來往的其他船隻本來也有想要在河灣停船休息的,但因為看到大船的存在,以及甲板上的場景,立刻露出敬畏的神色,尤其是那桅杆上高高飄揚的繡有金冠圖案的神諭聖冠旗,很多人甚至五體投地對著大船行起了大禮。所有船隻都放棄停靠的計劃,向大船致敬後,繼續南下北上,另尋他處停留。
大船的船頭上站著的兩個人對來往船隻上人們恭敬的表現視若不見,因為他們的注意力此時全在老人的手中捧著的一個羊皮卷上。
“湯普森大人,主上在信上對我們兩個人大加褒獎,因為我們的行動,主上的計劃比預想的更加順利,魚兒已經成功被誘餌吸引,目前已經離開巢穴南下,此時正是我們乘虛而入的好機會。”
一身紅袍的老人將目光從羊皮卷上收回,微笑著說道。他正是教廷身兼南野教區主教的紅衣主教加西亞,而站在他身邊的則是教廷的聖殿騎士湯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