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封十七年春。
梧桐州亭午城,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街道上當真是人滿為患。今個是當今大慶國聖上龍體誕辰之日,稱之為萬壽節,取自萬壽無疆之意。
街道兩旁吆喝聲不絕於耳,人來息壤猶如過年般熱鬧。座仙樓二樓臨窗,坐著灰白布衣穿著三人,風塵仆仆各自持劍於桌豪飲。
“五哥你給評評理,那探春樓的小娘子哪能比得上紅怡院花魁綺羅姑娘?那綺羅姑娘可真是不食煙火美豔動人啊!”瘦白青年吆喝完猶自不平,舉起一杯栗酒一飲而盡。
瘦白青年曾在酒宴上見過綺羅姑娘一眼,當時便驚為天人,一直念念不忘。
酒桌對麵圓臉青年哈哈一笑,“四尾巴啊四尾巴,平時裏偏你最不願讀書習字,但凡胸中有點墨水也不至於現在誇起人來就是那兩句‘不食煙火’、‘美豔動人’,真是俗不可耐也。”
“那又怎的!怎麼樣六哥,現在你也不願再多做狡辯了吧?要我說,那探春樓的元柯姑娘確實生的好看,但與那綺羅姑娘一比,嘖嘖,一物降一物!”瘦白青年說完美滋滋的呡了一口酒,為能辯贏以文采見長的六哥而暗喜不已。
圓臉青年六哥也不置可否:“這一句一物降一物用得極妙,當浮一大白!哈哈哈”。
而臨窗而坐的五哥聽得對話卻哂笑不語。
這三兄弟乃是沉劍樓弟子。
這沉劍樓坐落於梧桐州亭午郡太平山,太平山高三百四十丈,連雲迭嶂怪石嶙峋,山中有一石窟,窟內有一深潭,不論酷暑寒冬,譚水寒冷而不結冰。這一深潭便是沉劍樓曆代先人沉劍之處,依山而建‘沉劍’樓,此乃沉劍樓所名之緣由。
沉劍樓不收外人,樓內弟子均為外戚親屬,人數雖少卻立於江湖百年餘年而不倒。三兄弟均是當代沉劍樓樓主汪梅幹的外孫。瘦白男子名為司尾,母親是沉劍樓宗主汪梅幹大女兒,司尾於兄弟姐妹中排第七。而圓臉六哥名為盧謫,母親是汪梅幹三女兒,行六。而那被稱為五哥的年輕男子,則是實實在在的‘四哥’,隻因為喚作魏吾,從小便被稱作‘吾哥兒’,與魏吾同歲的真‘五哥’餘庭則被喚作小五哥。
魏吾剛及弱冠,名聲卻早已在外,身段修長虎背狼腰,長得是麵如冠玉一表人才,隻是雙眼略顯陰鬱不似正道人物。
魏吾母親是沉劍樓宗主二女兒汪照菁,三十歲時便已全權掌管沉劍樓內外事務錢財,樓內聲望可見一斑。而父親則是梧桐州刺史魏睺羅,掌管一州軍政大權,權勢煊赫暫且不提。魏吾幼時便已在沉劍樓習武,父親事務繁忙一年見不得幾次,母親雖在沉劍樓內朝夕相處但因管理事務而不假辭色,因此魏吾雖與兄弟姐妹和睦相處,但於長輩而言卻不服管教偏激戾氣。
“‘滋啊’,這栗滄城別的不談,這釀酒一術卻是一絕。”圓臉盧謫眯著眼一臉陶醉相讚道,
“酒雖好但卻少了美人助興,難免遺憾。”魏吾舉杯一飲斜倚欄杆打趣道,
“是極是極!哎五哥六哥,咱喝完這頓去紅怡院走走唄,說不定有幸一睹綺羅姑娘芳容呐。”四尾巴紅著臉大著舌頭胡說八道,日過晌午紅怡院的姑娘怕是還未起床。
“嗬,那倒是用不著走這一趟了,你們看樓下。”魏吾憑欄俯望街上人群。
遠處人群一陣騷動,有一隊遊行隊伍。
前方十餘人身著喜慶敲鑼打鼓儀仗開道,往後十幾頂八抬布攆,攆上坐著亭午城幾家有名歡場花魁名伶,含笑而坐,舉帕回禮。
此次遊行是為了慶賀聖上誕辰錦上添花,隻是街上人擠人猶如陷入泥濘般使遊行隊伍停滯不前。
人群歡呼湧動叫好聲不絕於耳,寒苦布衣立於石階大聲吟詩寄予引起某位魁首青睞,來一場花前月下好不快哉。
好不容易等到那些布攆經過座仙樓,巴巴盼著的四尾巴卻已醉得不輕。
“綺羅姑娘!綺羅姑娘!看這裏!我願與你白頭偕老共結連理!”四尾巴半趴在欄杆上瘋癲大吼,盯著一名女子癡癡笑挪不開眼。
魏吾盧謫哥倆見此也不嫌他丟人,隻是飲酒暢聲大笑歡樂無比。
笑聲引起樓下遊行隊伍中某位花魁的注意,舉目觀望,樓上男子年輕俊俏憑欄而坐,飲酒暢笑豪氣縱生。魏吾似有感覺,回首正好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