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樂愚居囈語之性靈日誌(1 / 1)

開篇辭:

“性靈”二字非關它物事,乃人之為人之根本是也。古人雲:“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之貴於萬物之機鈕,就在於其兼具性、靈之所在。此“性”為人之為人確立之處,是人別於他人的區別所在,非彼男女之別之“性”。

與“性”的確立穩定不同的係“情”、是“靈”。“情”滾蕩人之“體液”當中,“靈”則遊走於人之“氣息”之間。所謂“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性”之宿命為“骨法”,靈之放逸係“容色”。

餘之餘暇,信筆遊走於文字之間,不覺間灑落出些許餘孽來。此謂之餘之性靈之糟粕,呆楞間的念想而已。更關餘之靈,小關餘之性也。

一笑、再笑、三笑於大方耳哈哈哈……

(一)“純,莫過於男女情事,粹,無過於藝術雅趣”

世上或許隻有兩種事情是無法攙雜任何不和諧的因素的,這就是雅致的藝術與熾烈的男女情事。因為在這其中增加任何一份的東西,也就意味著你與它們之間的距離增加了一分。

男女情事是成年人的遊戲,也是成年人的藝術行為,所以,也成了成年人唯一可以讓自己“單”、“純”的一塊領地。

藝術,是所有人類所從事的職業中,最不見容於虛假的行當。如果它出現與之任何的虛構,就會喪失掉原本的所有努力。

(二)謂“無聊作書、無趣作詩、無味作畫”

因為詩、書、畫本來就不是要刻意而做之事。而是在沒有任何事可做時而做的事。

(三)“逃逸之舉”

逃為逃跑,是對局勢的擺脫,而逸則是逃跑的速度與消失的狀態。

逃逸,指的是對當前局勢的徹底辭別,使得對峙的緊張不複存在。

逃逸於是成為一種智慧。甚至是“大智慧”。

(四)“幸福生活”

幸福的生活是一個自我擺設的陷阱。似乎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到達這個彼岸。而一旦真正到達了,幸福感也就轉化為一種倦怠感。當本真的創造力被這種溫柔的毒藥殺死的時候,“幸福又在哪裏呢?”

(五)男·女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男女的相互吸引,除了生理的衝動之外,心理上的對話感應該是另外一個比較強力的驅動吧。

(六)《儒道禪玄》——目前我最大的一幅畫

此畫為12張四尺宣拚接而成的通景作品

跋文曰:以儒入世

以道出世

以禪忘世

以玄觀世

中華文化

枝葉各表

然其根本

無出其右

(七)人為何而生交給上帝,人如何而活交給哲學家,人如何活得有趣是自己的問題

昨夜,友人問餘曰:當代中國人的精神是不是出了問題?當拜金成為赤裸的時尚的時候,生命的趣味在哪裏?

餘曰:當代中國人前所未有地麵臨如此多的物質誘惑,能夠消解這種誘惑的隻有金錢的數字。所以說,除了生命價值的多元化被廣泛接受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

之後,相繼拋出一串的問號:

人生的意義到底在什麼地方?

你對宗教如何看待?

你覺得自己生活得幸福嗎?

餘答曰:人為何而生交給上帝,人如何而活交給哲學家,人如何活得有趣是自己的問題。

友人瞠然不能作答。

餘最後說道: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智慧去麵對,人生的意義不可過度追問。如若不然,一是把靈魂抵押給上帝,一是把生命抵押給閻王。

友人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