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四 嬰兒體格生長發育測量及評價(1 / 2)

實訓四 嬰兒體格生長發育測量及評價

(一)目標

1.準確測量小兒的體重、身高(長)、上部量、下部量、頭圍、胸圍值。

2.分析檢查結果,並作出正確判斷,從而複習鞏固小兒生長發育規律;不同年齡小兒體重、身長、頭圍、胸圍等指標的正常值或計算方法。

(二)時間 2學時

(三)內容與步驟

1.體重測量

(1)嬰兒體重測量:①準備嬰兒磅秤(載重15千克以下);②檢查並校正磅秤的“0”點;③脫去嬰兒衣服及尿布;④輕放嬰兒於秤盤上;⑤觀察並記錄體重值;⑥抱下嬰兒並穿好衣服、墊上尿布,送回原處。

(2)兒童體重測量:①準備兒童體重計(坐式或立式,載重50千克以下);②檢查並校正體重計“0”點;③讓兒童排空大、小便,然後脫去鞋襪、帽子和外衣,僅穿背心(或短袖衫)和短褲;④檢查者用腳尖固定秤盤;⑤扶小兒蹲於(1~3歲小兒)或雙手自然下垂站於(年長兒)秤台中央;⑥待小兒蹲或站穩後鬆開腳尖;⑦觀察並記錄體重的值;⑧扶小兒走下秤台,並穿好衣服、鞋帽,送原處。

(3)體重測量的注意事項:①測量體重時應注意準確性與安全性。測量前扶小兒走上秤台,測量時不可扶著小兒,小兒也不可觸及其他物體或身體晃動;②測量體重的方法應靈活應用。如測嬰兒體重而無嬰兒磅秤時,可用兒童或成人體重計,秤台上放一固定重量的籮筐或由成人抱著嬰兒測量,然後減去籮筐或成人的體重;天氣冷、室溫低時,不宜讓小兒脫去衣服,可讓其穿著衣服測量後,減去衣服的重量;③動態觀察體重者應在同一條件下測量。如同一時間,同一磅秤,空腹,並排空大、小便等;④所測數值與前次差異較大時,應重新測量校對;⑤體重記錄均以千克為單位、並精確到0.01kg。

2.身高(長)測量

(1)嬰幼兒測量法:①準備身長測量板或桌及軟尺、清潔布等用物;②檢查測量板有無裂縫、頭板與底板是否垂直、足板是否歪斜,將清潔布鋪於測量板上;③脫去嬰幼兒的帽子、鞋襪,將嬰兒抱放於或將幼兒扶上測量板;④讓嬰幼兒仰臥於測量板(床)底的中線上;⑤由助手將小兒頭扶正,使其麵向上,頭頂輕貼測量板的頭板(固定板);⑥測量者站於測量板右側,左手扶正小兒雙膝,使其雙下肢伸直、互相靠攏,並貼緊底板;⑦測量者右手推移足板(滑動板),至小兒足底並緊貼足底;⑧讀出刻度並記錄,精確到0.1cm;⑨抬起小兒雙腿,推移滑動板至臀部,並緊壓臀部測坐高並記錄;⑩扶起或抱下小兒,穿好鞋襪,送回原處。

(2)兒童身高測量法:①準備兒童立位身高測量器或有身高量杆的兒童磅秤等用物;②讓小兒脫去鞋、帽;③扶小兒站於立位測量器或身高體重計台上,麵向前取立正姿勢,兩眼平視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稍後收,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並攏,足跟靠攏,腳尖分開約60°,保持枕、臀、腳跟基本上在一平麵,貼近測量杆;④測量者手扶滑測板使之輕輕下移,直至頭頂,並與測量杆成90°;⑤讀出身高值並記錄,精確到0.1cm;⑥放下測量器的坐板,讓小兒挺胸坐於坐板上,操作者手持滑測板下滑至頭頂,測出坐高,並記錄;⑦扶下小兒,穿好鞋襪,送回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