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德堡王宮,查理五世和神殿六大祭司之末的沙利爾在對峙。要求給一個答複,而沙利爾的答複,則是更直接,“除非你立大皇子拉斐爾為儲君,否則,必將顛覆到底。”查理五世隻能逐客。此刻,他也是騎虎難下。有什麼事情,比一位帝王幫別人養一支軍隊更可怕的事情呢?
可是,反擊,又該怎麼反擊呢?他和老丞相也是一籌莫展。而這時候,莫裏斯親王送來的整軍建議,倒是讓孔代親王眼前一亮。
“第一步,以抽調精銳精幹為由,打散部分軍隊建製,然後對信豐光明神殿的軍官或者家人與光明神殿有密切聯係得軍官予以明升暗降以及調整。然後抽出來的精銳加強衛戍和作戰的功能。
第二步,構建以150人為一單位的連隊,連隊由一人負責,負責人直接向統帥負責,名為直轄軍,充中軍衛戍,承擔作戰的中堅任務。
第三步,加快滅神弩,攻城弩,等列裝。列裝完畢後,再以裝備更新換代為由,淘汰並裁撤軍隊。
第四步,套裁並裁撤的人員,回到地方,若依然有意向從軍,則編入城衛軍序列,若意向耕種或者務工者,予以支持。
第五部,予以駐外軍團在必要時節製城衛軍的權力,以防顛覆事件再次發生。
軍務一事,微臣建議如此,民事方麵,還望諸位多多擔待。”
落款,寫的便是莫裏斯三字。孔代親王轉交給查理五世,並且說,可行,雖然有些細節,他是欲言又止的,但總的來說,這是當前試圖隔絕光明神殿和軍隊的最的好的辦法。
查理五世多少也粗通軍略,雖然不知道孔代親王所說的,他欲言又止的地方是在哪裏,但是是覺得,可行的。而對於老丞相而言,關於民政方麵的,也就隻能一步一步的緊縮了,一時半會也沒有什麼辦法。隻能說,以限製為主了,所以,很迅速的,召集了大臣,最後先頒布了一些列的法令,禁止光明神殿相關從屬的一切購買土地等資產。
但是,讓查理五世出乎意料的是,這件事居然遭受了大皇子一派的官員的強烈反對。
“陛下,光明神殿深得民心,一直以來扶持世間,解困就厄,正是大家的福音。陛下此舉,勢必遭到譴責。還望陛下三思啊。”
查理五世當場就忍不住他殺意。直接拉幾個人出去,準備一砍了之。因為,查理五世很清楚,他們反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是錯的,隻是因為,這樣子,會影響到他們自己利益而已。僅此而已。
這一日的朝會,可是能把人氣得發抖。當一撥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反對的時候,自然又有一群人,是因為他們的反對而反對。這一幕,也很讓老丞相感到憂心忡忡。對啊,最大的問題是,他們老了,已經不複當年的殺伐果斷了,凡事都在求穩,結果就是什麼都不穩,久而久之,黨同伐異的事情也就不勝枚舉了。
兒子太多,太聰明,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想要登上王位,也是要收買人心的。收買人心要什麼?要給出利益。利益怎麼來?給別人許諾未來。所以,為什麼那麼多隱世的實力,會那麼熱衷,在背後翻覆風雲?無非就是,一旦成功了,就獲益無窮。
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會釀成大錯嗎?其實,都知道,隻不過,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或者是將來,他們都太迷信權力的力量了。其實,隻不過是因為他們的格局太低了。沒有人能夠永遠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也沒有人能夠獲得永恒的王座。
最後,查理五世,也隻能選擇殺。即便殺也刹不住這股利欲熏心。但還是隻能殺。也許,千古之下留下了殺戮的罵名,但又誰能懂此刻的無奈。一夜之間,旗幟鮮明的大皇子拉斐爾的支持者,倒下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