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生別離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揮兵入京。金陵城內一片淒慘景象:百姓家破人亡,城裏****不堪。朝中諸朝臣見風使舵,大多數臣子為求自保。紛紛臨時倒戈相向,皇宮中宮人們人心惶惶,一片混亂。
****帶來的必然是災難,逃亂,駙馬府亦不免如此,上下早已慌成一團。當朝駙馬周似遠急急遣散仆從,濟予足夠的銀兩讓他們各自逃命。眾仆人都走了,唯有華陽公主的貼身丫環翠英怎麼也不肯離開。她跪下向駙馬哭道:“駙馬,這幾年來,公主待翠英親如姐妹,給了翠英再生的機會,不管如何,我是不會在這個時候離開公主的,就算死也要與公主在一起!”周似遠看了她與華陽公主一眼,深歎一口氣,頗有感觸道:“翠英,我知道你感恩公主曾經將你從惡霸手中買回來,可現在不是你回報我們的時候,每個人的生命都隻有一次,都是可貴的,我不想讓你的年青的生命過早地凋謝。你明白嗎?”
“翠英知道,駙馬、公主你們是為翠英好,可公主剛剛有了身孕,在這個時候,正是需要有人照顧。翠英又怎麼能在這個時候離開公主呢?”翠英急道,“更何況與公主永遠不分離,這是翠英自己要選擇的生活,即便有什麼不測,翠英也不會覺得遺憾!求駙馬讓翠英留在公主的身邊,不要趕翠英走。”她說得聲淚俱下,讓人動容。
華陽公主也很舍不得翠英,她隱約地感到恐慌,於是,泣淚向周似遠懇請道:“駙馬,我一直視翠英為妹妹,我不想讓她離開,就讓她與跟我們一起走罷?”
“好,公主,趁現在出城還來得及,你帶著文圭與翠英化妝成普通農家人立刻就走。你們到燕京去找我的授業恩師秦照坤,他會視你們如已出的。你們隻要找到恩師他老人家就安全了,沒有人知道我與恩師的關係,朱棣父子也難找到你們。”周似遠悲痛地感喟道,淚似要流出來,卻又強忍住。
“夫君,你不跟我們一起走?”華陽公主驚恐地問。
周似遠將雙手放在華陽公主兩肩上,似乎是在給她注入獨自堅強麵對的力量。他深情地望著她,眼中含著淚,道:“公主,我怎麼能在這個時候不顧聖上的安危,棄他而去呢?我對不起你還有即將出生的孩兒,不能好好地保護你們。”
“可是,駙馬,你也清楚:即使你留下,也不能扭轉既定的局勢,皇兄會理解我們,不會怪我們的。”華陽公主更傷心了,心中無比的淒楚。她也非常地矛盾,一邊是他深愛的夫君,一邊是他敬愛的皇兄,她誰都不想失去,但她卻清楚地知道,很快,她就會同時失去他們兩個。
“公主,如果我們僅僅隻是要活著的話,又何須逃?在這個時候,我們隻要不站在聖上這邊,燕王根本就不會殺我們。公主快走吧,越拖延隻會越難逃離!”不管周似遠如何著急地勸戒,無賴華陽公主就是不走。他心急如焚,大聲道:“為了二皇子,為了咱們的骨肉,公主,你一定要安全逃離出去,快走啊!”周似遠也不顧華陽公主的哭泣,把她連勸帶拉弄進馬車,命令車夫趕車。隨即連忙掉頭就向皇宮方向奔去,無論華陽公主如何喊叫,他就是沒有回頭,一往直前,英雄有淚,但不能輕易讓人看到,尤其是在自己所愛的女子麵前。他很想回頭再看看公主一眼,但他害怕,害怕回頭後再也沒有勇氣繼續向前。
華陽公主與翠英帶著著兩歲的小皇子一路順利的出了城門,但卻在遠城的郊外闊野處遇上了朱高煦,他帶領的兩千人馬駐紮在這一帶,尚未入京師。朱高煦打量著被截阻的華陽公主等一行人,輕聲問道:“附馬不在身邊,公主你一個人,如此急急忙忙,這是要向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