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1 / 1)

第三十八章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

【診斷要點】

1.病史與誘因

(1)有明確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病史。

(2)常見誘因:①強烈的精神刺激、感染、過勞和嚴重的藥物反應等;②甲狀腺術前準備不充分,於術後1~2d內發生;③放射碘治療較重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腫大較明顯者在用藥後1~2周內發生。

2.臨床表現

(1)高熱,體溫在39℃以上,一般解熱措施無效;

(2)心動過速,常在160/min以上,部分病人有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3)胃腸道症狀:惡心、嘔吐,大便次數增多,大汗,脫水等;

(4)神經係統表現:煩躁、焦慮不安,甚至出現譫妄、昏迷。

3.實驗室檢查血清TT3、TT4增高,FT3、FT4增高更明顯,TSH<0.01mU/L。但與無危象的甲狀腺功能亢進間沒有明顯的界限。

【治療】

1.一般治療

(1)支持療法:吸氧,保證足夠熱量攝入和液體補充,保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補充維生素。

(2)退熱鎮靜:冰袋、酒精擦浴及用退熱藥,避免使用水楊酸鹽降溫。嚴重高熱、躁動驚厥病人可行人工冬眠,或地西泮5~10mg靜脈滴注、水合氯醛15ml保留灌腸。

(3)積極治療誘發因素:有感染時應用足量有效抗生素,並預防二重感染。

2.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鬆200~500mg/d靜脈滴注,或地塞米鬆10~30mg/d靜脈滴注,隨病情好轉劑量可逐漸減少。

3.抑製甲狀腺中甲狀腺激素生物合成首選丙硫氧嘧啶,也可用甲硫氧嘧啶、甲疏咪唑、卡比馬唑(甲亢平)。丙硫氧嘧啶或甲硫氧嘧啶的用量為200~300mg,甲疏咪唑或卡比馬唑(甲亢平)20~30mg,每6h

1次,口服。神誌不清者,可將藥物研碎經胃管注入。

4.抑製甲狀腺中甲狀腺激素向血中釋放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後1~2h,給予複方碘溶液,首劑30~60滴,以後每6~8h用5~10滴。或碘化鈉0.5~1.0g加入5%葡萄糖鹽水中靜滴12~24h,以後視病情逐漸減量。

5.降低兒茶酚胺效應,降低周圍組織對甲狀腺激素的反應無心力衰竭情況下,可用普萘洛爾10~40mg,每4~6h口服1次或者1mg經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老年患者注意心髒功能,伴急性心力衰竭或哮喘者禁用。

6.清除血中過高的甲狀腺激素如上述各項處理效果仍不明顯,血中T3、T4升高較著,病情重者可應用血漿置換及腹膜透析以清除血中過高的甲狀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