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1 / 3)

第1章 緒論

第1卷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21世紀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我國老年人口的絕對數與老齡化的發展速度均居世界前列,在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老齡化問題在今天乃至未來都尤為嚴峻。因此,老年護理學已成為一門重要學科,研究的重點是從老年人生理、心理、社會文化以及發展的角度出發,探討用醫學護理手段或措施解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提供優質的老年護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第一節 老年護理學概述

一、老年護理學的概念與老年護理的目標

1.老年護理學老年護理學是研究、診斷和處理老年人對自身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的學科。它是護理學的一個分支,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相互滲透。

老年護理學源於老年學,是一門跨學科、多領域,同時又具有其獨特性的綜合學科。

老年護理學的重點在於以老年人為主題,研究自然、社會、文化教育和生理、心理因素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探討用醫學護理手段或措施解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

2.老年護理的目標傳統的老年護理的目標是疾病的轉歸和壽命的延長。而現代老年護理的目標是延緩衰老及惡化,增強自我照顧能力,支持瀕死病人並保持其舒適及尊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已經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作為老年護理的最終和最高目標,同時也作為老年護理活動效果評價的一個有效判斷標準。因此,老年護理的工作主要是促進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麵的完美狀態,在健康的基礎上長壽,做到年高不老,壽高不衰,提高生命質量,體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國際老齡聯合會提出21世紀養老新理念:①養老由滿足物質需求向滿足精神需求方向發展;②養老原則由經驗養生向科學養生發展;③養老目標是動態的,由過去的長壽到現在的健康,再到21世紀老齡化社會的尊嚴,由追求生活質量向追求生命質量轉化;④21世紀的養老將徹底擺脫功利色彩,養老的意義由安身立命之本向情感心理依托轉變。

二、中外老年護理的現狀及發展

1.國外老年護理的現狀與發展世界各國老年護理發展狀況不盡相同,各有特點,這與人口老齡化程度、國家經濟水平、社會製度、護理教育發展等有關。以發達國家為例,1870年荷蘭成立了第一支家居護理組織;日本老年護理經過30餘年的發展,已形成了集保健、醫療、護理、教育係列化的老年福利服務體係;在北歐各國都有健全的老年護理服務網絡機構,同時還有完善的老年醫療保障製度。護理教育方麵,至20世紀60年代,美國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老年護理專業。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老年護理教育開始發展,特別是開展了老年護理實踐的高等教育和訓練,培養具備熟練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研究生學曆的高級執業護士,並且經過認證,能夠以整體的方式處理老年人的複雜的照顧問題。1967年美國護理協會規定從事老年護理的執業者必須具備學士以上學曆,社區開業護士要具備碩士以上學曆,目前已形成了由學士、碩士、博士等多層次人員組成的老年護理人才梯隊。

2.我國老年護理的現狀與發展我國老年護理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對老年工作更加關注。我國老年護理體係最初是醫院的老年病人護理,如綜合醫院成立老年病科。1988年上海建立了第一所老年護理醫院。1996年5月中華護理學會倡導要發展和完善我國的社區老年護理,1997年在上海成立老人護理院,隨後深圳、天津等地相繼成立了社區護理服務機構。我國的老年護理教育相對滯後於發達國家,專業人才嚴重短缺。1998年以後,老年護理學課程才在高等護理學院開設,專科護士的培養仍是空白,最高學曆僅是碩士。從事社區護理和老年護理的護士學曆低、人數少,知識結構老化。這種現狀難以滿足我國老齡人口的醫療保健需求,這給老年護理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我們應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擴大護理教育的規模,提高護理教育的層次,加快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適應老年護理市場的需求。

三、老年護理的職業道德和執業標準

(一)老年護理的職業道德

老年人由於生理、心理、社會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照料、精神安慰和醫療健康等方麵的服務需求迫切。因此,老年護理是提供一種更具社會意義和人道主義精神的工作,這對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敬老愛老、耐心奉獻中華民族素有敬老、愛老、養老的美德,這種優良傳統成為我國文化傳統的主要內容之一,並著稱於世界。老年人一生操勞,對社會和家庭做出了很大貢獻,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和敬愛。因此護理人員應以“尊重”“尊敬”為出發點。懂得愛老的責任,學會愛的奉獻,公平、認真、耐心對每一位老年人的健康負責。

2.業務過硬、技術求精過硬的專業知識、精益求精的技術是對護理人員專業素質的要求。很多老年人患有多種疾病,多器官功能受損,反應不敏感,病情發展迅速,又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很容易延誤病情。故要求護理人員應全麵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及技能。在護理中做到熟練、準確、敏捷、高效,提供安全的護理服務,最大限度地減輕老年人的痛苦。

3.滿足需求、優質服務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樣性。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社會性的;既有物質的,又有精神的。如日常生活照顧、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複護理、臨終關懷、緊急救助等方麵呈現出日益增長的需求,熱忱的優質服務是護理人員滿足老年人需要的具體體現。因此,護理人員要不斷提高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正確的判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發現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與各種細微的變化,主動采取恰當的護理措施加以解決,盡量滿足不同的需求,給予老年人優質個體化照顧和良好的健康服務。

(二)老年護理執業標準

護理人員必須通過學校教育、在職教育、繼續教育和崗前培訓等增加老年護理的知識和技能。其目的是指引護士自我發展直到執業精熟程度。我國目前主要參照美國的老年護理執業標準。它是根據護理程序製定的,強調增加老年人的獨立性及維持其最高程度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