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巴拉曼(1 / 1)

粟特人,又稱昭武九姓,他們的故鄉在蔥嶺以西的阿姆河流域和錫爾河流域之間的廣袤地帶

以撒馬爾幹城為中心,有九個綠洲王國,即康、安、曹、石、史、米等城郭

粟特人在文化上很早就接受紅海波斯蕃國的影響,他們的到來,使帝國和西域的一些城市吹拂起開放的旖風

後胤有史為證

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

說是帝國上京有酒家胡女在招徠賓客的撩惹風采

琵琶長笛齊相和

羌兒胡雛齊唱歌

渾炙犁牛烹野駝

交河美酒金叵羅

地處河西走廊的酒泉,在地方官的筵席之上,粟特族樂郎歌奴演唱的情形

在石傿城不遠的錫尓河畔,又一落不知名的小村,坐落在河岸高地,掩映在複葉茶條槭的樹凐之下

一條粟特族的少年,黝黑披發,身穿袗玄狄服,獨坐在一岩危礁之上,吹奏一曲巴拉曼藍調,杏花天影

杏花樹乃是薔薇科杏屬植物

落葉喬木,地生,植株無毛,葉互生,闊卵形或圓卵形葉子,邊緣有鈍鋸齒,淡紅色花單生或二三同生,潔白或緋紅色

廣漠地域天然逸為野生,在新疆伊犁一帶野生成純林或與新疆野刺梨林木混生,海拔可抵三千米以上

杏木質地堅硬,是做家居器物的好材料,枝條可作燃料,杏葉可為飼料

據考證,杏樹原產於西域粟特人聚居的錫尓河流域,乃是帝國最古老的栽培果樹之一

巴拉曼,雙簧氣鳴樂器,民間又稱蘆笛

關於巴拉曼的起源,又有不同的傳說,古時候,蟲子把蘆葦咬了一個洞,經風一吹,發出好聽的聲音,後來就有人割下有洞的蘆葦,口銜吹起來,也很好聽,管上端的蘆簧吹片,是受孩子玩的柳笛的啟發改製的,巴拉是孩子之意,巴拉曼意思是,孩子的玩具,

從前一個牧人,隨手折了一根蘆葦,當他揮動葦杆趕羊時,聽到蘆葦發出嗚嗚的聲音,後來他取一段蘆葦,在葦杆上鑽了幾個小洞,用手指分別開閉洞眼,竟發出了高低不同的樂音,後經不斷改進,才成為今天的巴拉曼

巴拉曼藍調又稱為藍色魔鬼,樂曲情緒低調,憂傷,憂鬱,訴說陰鬱的往事

早期的巴拉曼藍調常常是鬆散的敘事歌曲,訴說一個殘酷現實中隨風飄零的人生遭遇,失愛,殘忍,荒蕪,他們的迫害,艱難的歲月,隱隱萌芽人性最深處永不磨滅的堅忍不拔,真實與自由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