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東宮鏖戰(1 / 2)

四人聞聽勃然大怒,足尖一點,齊齊躍起至半空,同時運起內力隔空拔出鐵杖到手中,從四麵俯攻關晉。

關晉見四人來勢洶洶,避無可避,便念起“金剛訣”,調動周身真氣聚集至雙手,待四根鐵杖離他天靈蓋僅有兩寸之時,雙手托住劍身,猛地使出“力鼎山嶽”,意圖用雄渾內力將四人彈開,為自己施展劍式留出空間。

然而“奭典四老”又豈是易予之輩,他們對關晉戰法知根知底,一開始便使出了八分氣力,以求速戰速決。

四根鐵杖如同流星墜地般同時砸中了目標,金戈相交之際石破天驚,鏗鏘之聲聲若驚雷,正殿之上氣浪亂飆,碎石橫飛,眾人各自勉強站住腳跟,往交戰之處看去,不由自主驚歎連連。

關晉雙持青鋒寶劍,如擎天一柱般將四人架在半空,他將承受的力量源源不斷轉卸到雙足之下的青石板磚,所在之處已被剛剛的驚天一擊砸出了九尺見方的碎石坑,並且在雙方來回角力中不斷迸裂擴大。

經世門盡攬天下上層武學,曆代掌門更是集武學精粹於一身的頂端存在,為防止掌門墮入魔道後無人可製的情況出現,建派祖師特意創造了“奭典五老”製度,能入選其中的皆為本派公認的絕頂高手,通常武林公認五老中有三人在場就能完製本派掌門,而如今關晉卻能力抗四人合擊,放在曆代掌門中也屬極為罕見。

趙浩然一向自認內功修為傲視武林,深知轉力卸力的法門:力流如水,經脈如道,卸力如治水,宜疏而不宜堵。但在這排山倒海的一擊之下,換做自己卻也隻能以雄渾真氣以力搏力,生死聽天由命。恰似關晉一般將千鈞之力盡數分解,源源不斷轉卸到地麵,卻沒有在強壓之下經脈寸斷,其內功修為簡直深不見底。

“奭典四老”見重擊之下,關晉的防禦固若金湯,深怕事久有變,隻得暫且收了攻勢,後躍至關晉四方,牢牢封住其退路,然後重啟架勢,以杖為劍,揮出四道劍氣之浪急襲向關晉。

劍浪來勢洶洶,斷石如泥,所經之處留下深壑。

關晉何等人物,馬上便知劍氣雖利,卻不過四人的投石問路之技,若躲開劍氣,必難逃後招追擊。他索性將真氣自體內催動至周身肌肉表麵,尤為加護關節之處,左腳微微伸出,以右足為周身支點,以“玄月劍法”第三十劍式“始皇祭天”使出一記螺旋形的斬擊,幾乎在同時斬中每道劍浪之下的氣根。氣根乃劍氣最脆弱之處,氣根既破,劍氣亦散,錚錚四聲巨響之後,四條劍浪化作數百條大小不一的劍氣四處飛濺,這些劍氣對有真氣護體的人來說尚可抵禦,卻苦了普通禁軍和周遭物件,被擊中不啻於被鋼鞭猛擊。一刹之間便有數十名禁軍應聲倒地,器皿破碎之聲不絕於耳。

關晉雖然強吃下了這四條劍浪,但雙臂肌肉也如同被千根鐵釘插入般劇痛不已,肌肉紋理之中還滲出鮮血,他還不及調息複原,兩個緊跟劍浪的身影便已攻了上來。

來者正是他的大師伯和四師叔,此二人最擅近戰,年長者長於攻頂,矮胖者長於下盤。一人可將手中鐵杖化作十八般兵器,斬劈勾刺靈活萬變;一人力大無窮使杖如重錘,摧枯拉朽無所不破。關晉不敢有絲毫怠慢,胸腔硬頂著一口氣以劍相迎,見招拆招。兩人攻勢如龍,疾馳如電,上下兼攻,招招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