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詩家兩題,不過“寫景、言情”(1 / 3)

六朝時期的詩作有許多值得效法。描寫景物,《詠雨》裏說:“細細的雨絲落下,疑心是含著霧氣;雨斜著飛行,因為帶著風而動。”《詠月》裏說:“山峰在月光下明亮,疑心是有雪的緣故;水岸白盈盈的,並不是因為白沙子的存在。”“雨停止時就會生出熱來,雲彩出來有時在天空中堆積成山峰的模樣。”

描寫情感時,就有:“不要嫌棄春繭單薄弱小,它還有萬重絲呢。”“如果你不相信我來過,請觀看霜上的痕跡。打開家門不安上橫栓,也就是不再關門的意思。”

又有:“回黃轉綠沒有固定的期限,世事反複、轉換不定,您是知道的。”“人活上一百歲又能怎麼樣,新嫁的婦人最後還是要變成老太婆。”

左思的才能,要高於潘嶽:謝眺的才能,要勝過謝靈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超脫、雋永、能夠創新。齊高祖說:“三天不讀謝眺的詩,便會覺得口臭。”難怪青蓮居士李白一生都對謝眺低頭崇拜。

寫詩的兩個主題,不外乎“寫景”和“言情”四個字。我認為:景雖然美好,也不過看一眼就忘記了;情感果然真切的時候,在心間往來而不釋然。孔子所說的“興觀群怨”四個字,隻言情就占居了三個。對於寫景物,就不過是“可以觀看”一句話罷了。因而摘錄取抄偶然所記的古人言情佳句,便如像吳某所說的:“平生不得誌,失意寥落,黃泉之路又能怎麼樣?”在《贈友》裏有:“乍一見麵懷疑是在夢中,相互都感悲傷各個問起年紀。”《寄遠》裏說:“道路漫長難於計數日子,書信因遙遠每每題上寫作年月。不再生發生還的夢想,還是思念告別之前的情景。”

七言如:“相見也許隻能憑借夜裏的夢,寄來的都是隔年的書信。”“重再回來不知定在何年何月,想要告別時,殷勤備至更上樓。”“那冰涼的月亮不知道人已經散盡分手了,還灑下熱情周到的月光,遠遠照到畫簾上去。”“用酒食送行時,雖然難以忍受臨別時的眼淚,但是詩作卻還可以傳送、寄托分別後的深情思念。”“三尺長的焦桐七條絲線啊,子期與師曠都逝去了又有誰能欣賞昵?”“最害怕酒快飲盡、天快破曉的時候,誰知道您前方路上將宿於何村。”“我願意將雙眼流出的淚化作雨水,留住您,不讓你明天出城。”“年紀已老相互見麵漸漸難分別了,因為我們的期限也已經沒有多少了。”“如果與九原黃泉之路相比較,隻是多了一封含著眼淚的書信。”

有《瘞旅客》詩說:“為您掩半麵放聲一哭,不知道何處是您的家鄉?”那無情之中透露出的情致,讓人又覺得幽深遙遠。

近些天前,孫廷颺《送客之夢》中說:“落下的太陽照在青苔上,正值晚鍾敲響之時,送您歸去,聊作從容敘別。也知道再停一會終歸要分離,但畢竟多留一會要勝過再逢之日。黃葉飄落,亭子空蕩蕩的,聽著莎雞蟲在鳴叫,白蘋江水冷冰冰的,又夢見了芙蓉花。倘若經過回雁峰頭,一路順風,請寄回一封平安書信。”這首詩也是情意深厚之作。

詩作不能用作表達甘甜之味,便可以作辛辣、荒唐的意味表達,也顯得可愛。開國之初,有位閻某寫詩說:“殺我又怎知道不是欣賞我,依賴別人決不是英雄本色。”《詠漢高》裏有:“能夠連通關內那風湧雲起的氣勢,不避忌在山東時飲酒好色的聲名。”

“英雄本來不應羞於貧窮、低賤,唱歌、跳舞又怎麼會損害帝王的英名。”這可以稱為辛辣。有《贈道士》說:“煉成雲母仙丹真可以用來生火做飯,把雷公收伏當做小兵使喚。”有《自述》說:“我麵對大羅看這個世界,世界也不過手掌大小。當時隻為忙著向上界飛升,來不及把它拿到瀛洲賣。”這可以算作是荒唐之語。

宋人所作絕句中,有後來補采進去的,例如:“人年紀大了頭上戴花自己不知道害羞,花兒卻應該是不好意思上老人的頭頂。醉意之中攙扶著走過平康裏,十裏長街的珠玉簾子已經半數上鉤了。”“這一百二十四個門生,在春風初次吹拂的時候,羽毛開始長成。老翁已經漸漸蒼老,兒、孫輩尚小,他日裏不知道誰個門生還略微有些情意。”“晚上的鼓、早晨的鍾還在擊打敲響,關上門倚著枕頭,對著一盞殘燈。將白灰撥去撥旺紅通通的火苗,躺下來聽著蕭蕭的雪花打在窗欞上。”

“沙很軟,水波清,山路幽靜崎嶇,手拿著竹杖,穿著深色的衣服。白鷗不相信我久已忘了世情,看到我,在岸邊楊柳間穿梭飛行。”“在墓塚上修建亭子,鬼們莫要怪罪,塚頭上的人是墓中的人啊。倚著欄杆不要問有關興亡的事情,除去虛無、冷寂以外都是紅塵滾滾。”“我的家在天一峰前,生活在書籍間,以此度生。春天在城裏貪戀飲酒不願歸去,使得碧桃花獨自冷清地老去。”“偶爾拿著羅衣為鳳凰哭泣,先朝時曾經教著舞蹈的衣裳。春天到了卻羨慕庭院中的落花,可以跟著晴朗的風兒飛出苑牆。”

每當看到今天的人們知道自己的詩集中缺少某種體例的詩,所以晚年一定要補作此種體例,以彌補填合數量;但往往出力不討好。他們不知道唐代的人,專工五言,便不需要再去工七言了;工古體,便不必再工近體了;這樣才得到真切的性情,從而導致某種流派的興盛。請試著看一下李白、杜甫、韓愈、蘇軾的全集,便可以從中發現大概情況。

詩中有悟道的語句,例如梁元帝所寫的:“不懷疑行走的船在往前駛,隻看到遠方的樹向我走來。”庾肩吾“隻見自己的身體在前進,反而疑心對岸在向我靠近。”兩句詩的意思相同,都是感悟領會的境界。王梵誌所說的:“當年我還沒有出生時,冥冥之中什麼也不知道。天公忽然把我降生於世上,這是為了做什麼。沒有衣服,我會寒冷,沒有食物,我會饑餓。把我交還給天公,我還是要回那屬於我的未出生之時。”這八句詩,是禪家的上乘之悟。陳後山所說的“美人在梳妝洗粉之時,滿頭間都是珠寶翠飾。她哪裏知道兩片雲彩一樣的頭飾,就是多少村的鄉民賦稅。”這四句,是《小雅》中的正風。

太守胡書巢被罷官,兩次捐錢歸複官職,家裏的資產已經搜刮得精光了,第三次還捐錢。我送上宋人所作《詠被虜女子詩》說:“到底不知道自己是被美貌所害,在強人的馬前還自己買胭脂粉麵。”胡書巢最後不聽勸告,沒等到補官,便死去了。我為他刻印了其《碧腴齋詩集》,將他葬於金陵城瑤坊門外。

十一

有位兒童作了首《討蚊檄》,說道:“成群結隊,渾然組成流寇毛賊的隊形;鼓著翅羽,高聲吟唱,滿眼裏是現時文章的鬼魂。”大概因為憎惡他的老師嚴厲督責他學作時文八股的緣故。語氣雖惡毒了點,但挺有風趣。

十二

我曾經兩次為漂母祠題詩,後來有所感觸,又做了一首題詩,說道:“不要說英雄知道要報答解救之恩,也應該像王孫般早日高貴。倘若讓漂母先死去,那麼誰能帶著數千金子到九泉之下去報答呢?”

十三

我的同鄉厲太鴻與沈歸愚,都在浙江誌館,但是詩的風格、流派不同。我認為:厲公七古,氣勢雖小,不是他所擅長的;但是他的近體清新精妙,至今浙江派中的人物,誰能趕得上他的成績?像:“身上披著棉襖、帶著帽子,寒冷的天裏還覺得單薄,剛登上籃轎,趣味便猶然而生。”“壓著枝沉甸甸的梅子多得難於計數,雨後的楊花貼著地麵飄揚放飛。”“白天像年一樣的漫長,安慰我年紀衰老,綠蔭像流水船送春天歸去。”《入都會試途中除夕》中說:“荒涼的村莊已經是貼滿了春聯,茅店還聽著有人在索要酒錢。”“燭光為了把人留住,遲遲地才看到後序,雞為了防止在旦夕誤了報時爭先恐後啼鳴。”這些都是絕調。

十四

唐人最重視作五律,所以劉長卿博得了“長城”的綽號。近來吳門何豈匏專門作此種詩體。在《聽鐵師彈琴》中寫道:“抱琴前來已有數年,孤零的寺廟矗立於夕陽落日之下。經常中斷那殘缺的功課,調著古弦發出清冷的音調。秋天沒有到來,葉子已經落地,沒有溝壑,忽然有泉水鳴叫的聲音。自己覺得慵懶之極,來聽琴才知道沒有鶴來的早。”整首詩,一氣嗬成,真是很難得。其他好的句子,像:“衣服裏舊棉絮顯得沉重,窗戶糊上新紙顯得透明。”“呈送上詩作時要越過座位,逃避酒席有時要憑欄而立。”這些都是作詩,而不是故意描畫出來的詩句。

十五

進士田實發在《詠曉鍾》裏寫道:“下雨的夜裏將我從夢中驚醒,醒後卻沒有再動過名利的心思。”也是很妙的句子。

十六

揚州的陳又群(名寔孫)在《秋閨月》中寫道:“想要入睡,把卷著的床幔輕輕放下,月光已經來到床前。因為心怯被子單薄寒冷,依然不敢入睡。”還有一首《遣興》中寫道:“在斜陽照射後,遠山顯得明亮,在下著細雨的時候,春睡的意致才濃重起來。”

甘肅的吳承禧有句詩寫道:“收斂心性,勉強學習別人端正坐姿,修改字跡時卻經常忘記把墨倒在硯裏磨。”又寫道:“好笑山裏的人太懶惰了,落花也不去打掃,隻等著風來吹走。”

十七

乙卯年春天,我在揚州,巡漕侍禦謝香泉到我的寓所請客,有夢樓侍講、秀才香岩和唱戲的伶人計賦琴。謝公門下士人劉熙即席寫道:“謝公清情雅興直衝雲宵,賓館請客打發寂寞和寥落。地方足可以馳騁心懷不嫌它小,客人就是主人,不須親自招呼。三月揚州無邊的煙花美景剛剛開始,蓋世的人才士人歡聚一個美好的夜晚。一定有文德星為太史所占,真是千年的盛會,續寫紅橋佳話。”“一枝玉樹使群芳失色,入座後題詩在衣襟興致更濃。從古代以來佳人就是男子(可看《後漢書》),至於今天求字問詩還有歌唱之人(計郎正跟隨園老人學詩)。長夜裏倒滿了酒如海般量大,燈光映在名貴的花上,真是別有一番光彩。仔細思量平生裏遊玩赴宴的地點,有幾回能像今日讓人這樣難忘呢?”

十八

離隨園幾步之遙,地名為小桃源,有座東嶽道院,裏麵的羽士徐景仙(名直青),很喜歡吟詩詠詩。所作《溪上》中寫道:“野塘邊長著深垂的柳樹,夕陽斜落在上麵,岸邊沒有人隻有晚鴉在喧鬧。風吹著綠荷,香氣遊移不定,蜻蜓在水上飛,落在葒草的花上。”在《漫興》中寫道:“閑著沒事可做,伴著煉丹做藥的爐子和器鼎,山像屏障一樣,與樹結成鄰居。自己在桃源裏成為一地之主,成不了仙人,也勝似那些凡人們。”還有像:“鶴聲在月光下響滿了寺廟,樹裏開山麵對著蔣山。”都是些上乘的句子。

十九

袁枚年少之時雖然受到傅文忠公的知遇之恩,但是與福敬齋公相從未見過麵。前年,承蒙他的厚愛,在西藏的軍中通信,詢問我的音訊,寫下四首懷念的詩,情感與文采都很漂亮。今年五月,他在楚地出征苗人時病逝。袁枚不禁流下熱淚,寫了兩首詩哭悼。後來看到外孫陸昆圃寫的四篇詩,更覺得莊重凝煉,於是加以潤色,寄到遠方的京師,而自己所寫的東西,又不忍心丟棄,於是留在了《詩話》之中。寫道:“萬人傳送,功名像銅柱般頂天立地,騎鯨的人已經離去,還沒有等到頭發白。馬援奮勇有力,親自臨陣參戰,祖逖英年之時,早早地拿起了馬鞭。三軍剛剛洗刷盔甲,忽然一根柱子斷折不再支撐蒼天。聖恩隆重,追加到難以追加之處,封為王爵,成了在九泉之下的事情。”

“塞外高聲吟誦著四章詩作,讓驛使寄給遠處的袁羊。沒有見過麵卻成知己,才剛開始通信,便讓我心腸已斷。憑借著馬革萬裏的魂兒回歸,九重天外我用椒漿來祭奠您。有誰知道在朝野一片哭泣悲哀以外,還有飛鷗灑落下幾行眼淚。”

二十

王荊公推行新法,自己深知人民埋怨,反應激烈,於是作了一首《詠雪》,寫道:“雪勢之大,讓人懷疑要把地全埋光了,功夫到了,才可以看到春天的來臨。村裏的農人不理解善良人的心意,隻盼望青天大開,萬裏晴空。”祖無擇笑著說:“待到青天開時,百姓都成了溝中的泥土啦。”

王荊公開始被任為度支判官,他不接受;又任用為修起居注官,他依然不去上任;捧冊而來宣布詔令的小吏跪拜請求,他就躲進廁所。直到後來官授為知製造,他才接受。所以有人看到他那首《雪》,諷刺挖苦他,說:“不知道究竟下了多少雪,讓北風刮盡,造出那麼多聲音。”又有《詠泉》一詩寫道:“流到前方小溪,不發出一聲,在山上卻發出許多聲音。”我年少時作《讀荊公傳》說:“認識淺薄,不知道《周禮》是偽書,好聽奉承話,卻忘記了孔子的尊位。”

二十一

我的弟弟香亭詩才清秀婉麗,但是近些天來從澳門寄來的詩作,特別的雄偉健壯,相信江山的幫助,是不能缺少的。在《渡海》中寫道:“萬裏大海,像琉璃般碧瑩瑩的,雙眼忽然如洗了般清淨(內海水清如翡翠,到了外海就成了黑色)。幾點山浮在空中,四麵的天垂在了水中。起身登上了巨型航船,漸漸進入了重洋之中。雨絲細細,沒有風起,水波搖晃,浪頭自起。天氣變了剛一會兒,神奇的光映出了黃紫色。濺起的水沫潑到了頭頂上,船像埋到了井底。船尾低陷,船頭猛地仰起,左右晃蕩傾斜,飄忽不定。人們像鍋裏的魚,身體像箕中的米。惴惴不安,隨時忍受著顛簸翻船的危險,頻頻詢問遠近的消息。擺脫危險,試著凝神觀看,知道岸已經在眼前了。抹擦弄濕衣袖,檢查清點行李裝備。回過頭來,一聲長歎,總算已經渡過海來了。”在《越嶺至深澳》中寫道:“海風比天還大的氣勢,海山攔腰截斷大浪。山在風勢的輪轉之中,人們在山頂上行路。風想要把山拔起吹飛,山則憤怒地抵抗。路可是已經斷絕了,勉強與天挨著為依靠。仰頭才感覺畏懼壓抑,腳跟一轉就迷失了方向。在細細的山路上隻有沿邊走,側著身子為石頭讓路。心兒跟著緊張、搖動,車子像紙鳶風箏般入向空中。山有萬千盤,崎嶇婉轉,頃刻變幻成很多狀態。不願學楊朱哭泣,強學王尊壯壯膽量。五體以至於百骸,都不能穩穩當當地各就其位。做官途中竟到這種地方,神氣早就喪失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