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十五中 七(8)班 劉璐銘 指導老師 魏 薇
書香與成長
書,是曆史的記錄者,是文明的傳遞者。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對人類的文明與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蘊含著無限的知識能量。
書是一把珍貴的鑰匙,打開知識的大門;書有神奇的力量,給夢想插上行動的翅膀;書是智慧的老者,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讓我們在藍天上自由翱翔。
小時候,我們從書中知道了純真善良。安徒生爺爺為我們講述一個個美麗的童話,在一個個黑夜來臨時溫暖我們的心田。夏夜聽奶奶搖著蒲扇講述《孔融讓梨》《程門立雪》的故事,從中學到做人的道理。從花花綠綠的圖畫開始認識世界,了解書籍,從拚音中認識漢字,學會閱讀。
漸漸書成為我的好朋友,我看的書更多了,從童話故事書變為各種各樣的書。我陶醉在生動的故事、扣人心弦的情節、人物曲折的成長曆程中……書宛如荷花一般清香、幽雅,沁人心脾。閱讀這些書籍令我感到渾身充滿了力量。
書中的道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令我受益匪淺。我閱讀了許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從這些書中,懂得了人生的價值。《三國演義》《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海倫·凱勒傳》……這些名著如智慧的老者向我講述了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魯賓孫漂流記》中,我對魯賓孫漂流孤島二十八年,克服重重困難活下去的毅力及永不放棄生命的信念十分敬佩。我覺得,一個人來到世上,就是上帝對他最好的饋贈。人的一生,也許會有許多不如意,但不要傷心,不要放棄,生,就是一個極大的幸運,笑著走下去,這才是人生的意義。
如今,我已成為了一名初中生,學習的緊張使我很少有時間去看書,但是我相信一點: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擠,總還是會有的。把別人喝茶的時間用在讀書上,去體味書的樂趣,感悟人生的意義,我們就會憑此升華自我,積澱如陳酒一般醇香的人生。
漫溢書香的小屋,靜如水去感受思想的深邃,沐浴著從窗口輕輕灑進的陽光,讓心靈在其間蕩漾,在書的海洋盡情遨遊。
書香,伴隨著我的成長,熏陶著我的心靈。在成長的曆程中,我要細細品味書的韻味,用一顆不凡的心在書的大千世界中尋覓,讓書香伴我一路成長。
▲中寧六中 七(1)班 張淑雯 指導老師 杜會燕
我與書的故事
小時候,總癡迷那花花綠綠的畫麵,那樣的圖案、那樣的色彩,摸著書皮,心中總是湧起一種莫名的悸動,耳邊總是響起一個聲音:“翻開它,你會有所收獲。”這便是我心中最初的書。
漸漸地長大,曾經的感覺依然存在,但已不僅是無字之書了,心中的聲音開始引導我開闊知識麵;古今中外的文學、天文、地理書無不使我癡迷,兩指摩挲在紙間,那滿足之感不言而喻。漸漸我明白,讀書會讓我發現生活中存在著更多的美好。
現今,學習任務的繁重更引起我對知識的探索,知識從哪裏來?讀書,不是為了顏如玉,不是為了黃金屋,而是我已愛上了這世界,隨著文中的情節我的心此起彼伏。《紅樓夢》悠悠觀園,富貴一時,家族顯赫,如此的生活最終淒淒慘慘,曹雪芹著此書嘔心瀝血,字字是血,辛酸十年淚,不禁使人感歎世事無常。“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激勵了無數人,它的作者定是一個誌向高遠的人,從中我學會了立誌,並為此不斷奮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蘇軾的詩,帶著濃濃的祝福,送千裏,後流傳成中秋賞月的佳篇,如果不是看淡了世間太多的無奈,否則,又怎會寫出這般名篇?從書中,我仿佛看到了蘇東坡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情,看到了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壯,看到了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殷殷思念,這一切,無不從書中悟出。一點一滴知識的補充下,我發現,我在長大。
倘若無書,我將會如何?
漢代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人愚不要緊,而無藥可醫卻是多麼的悲哀啊!沒有書,也許我隻會無知地用雙眼望著這個世界;沒有書,讓我如何明白我存在的意義?
我慶幸,在成長的旅途中,我能以書為伴。
▲中衛三中 八(14)班 鄭川寧 指導老師 王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