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明白,那些為讀書而癡狂的人是沉浸在怎樣一個書的世界裏的?現在才知道,當讀書不是為了成績,不是為了學曆,不是為了說話時滔滔不絕時,當你的心真正和書在一起時,你會發現,書已不僅僅是一本書,它已然成了你的知己,靜靜地傾聽著你的靈魂對它傾訴。
書是懂你的,懂你的書是珍貴的。
▲平羅四中 八(14)班 邵英傑 指導老師 周 春
點亮靈魂的明燈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偉大的人談話。”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靜下心來想一想,古今中外對書的好評可從來沒有中斷過啊!那麼,書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首先,書在無形之中增長了你的見識和閱曆,是走向社會的一堂必修課。書是人們對眾多事件思考的彙總,是集多人智慧為一體的智慧結晶。
其次,寫作的靈感不僅僅有豐富的生活閱曆就可以做到,更多則是來源於書本的啟示。讀書,讓我明白:寫作是心靈的獨語,是靈魂的散步。內心真實情感的表達,麵部豐富表情的流露,是文章中不可或缺的新鮮血液。當然,這也為生活的體驗增添了一份愉悅。
最後,《論語》中強調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然而這其中存在一個基本前提,便是想要立人先當自立。何以自立?讀書便是我們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古人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即是此意。而同時,西方心理學家研究也發現,讀書與人的性格有著密切的內在聯係。
有很多時候,人的心聲是無以用語言來表達的,此時寫作便是最好的表達方式。故此,通過書本來了解人的內心世界,無疑是最便捷的方式。書本已然成為當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因為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讓這個世界多了一份寧靜與安詳,豐富與精彩。
書給了我心靈的慰藉與坦然,是在嘈雜的世界中悄然存在的一個孤島,更是一座和平寧靜的城堡。
點亮靈魂的明燈——書。
▲中衛五中 八(3)班 韓 樂 指導老師 劉學英
“星球大戰”——讀書篇
地點:金水湖畔30#-2-101
時間:2012年寒假
人物:本人及父母
在經過了長達267384秒的等待後,我終於收到了老媽三天前為我網購的《哈利·波特》,從我碰到它的那一刻,就像被施了奪魂咒,整天魂不守舍。
次日中午,我看書正看在興頭上,隻聽老媽大吼:“吃飯!”老爸馬上積極響應,可我卻不見了蹤影,老媽又喊了三遍,我仍紋絲不動。廚房裏,老媽喊道:“再不吃我喂狗了!”我才記下頁碼合上書,奔向餐桌。可憐我的大腦才反應過來:上當了。老媽早已一臉壞笑地開始洗碗。於是,一場由《哈利·波特》引發的戰爭打響了。
到下午兩點五十分,我已經看完了第一部和第二部,正打開第三部時,怒氣衝衝的老媽站在我身後雙手叉腰,怒喝:“還不快寫作業!都快過年了!”我一驚,一翻日曆,媽呀,再差六天就真的過年了!老媽換了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看起來像特裏勞妮教授),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口吻說:“我會盯著你的。”說著,便走出房間。我一邊尋思老媽的話,一邊瞧了一眼:老媽在門口盯著呢(我從門縫中看到了老媽的鞋),我趕緊合上書,打開積了一層灰的作業本……
兩小時後,我想出去吃點趣多多(一種麻瓜小孩吃的軟式小甜餅),突然,我發現老媽“不小心”把拖鞋忘在了門口,害我白白寫這麼多作業!我馬上急轉彎,回房間繼續看我的《哈利·波特》。沒過五分鍾,老媽搞了個突襲,直接把我臭罵了一頓。好吧,我隻好承認老媽的技藝比我更勝一籌,第一次戰役以老媽的勝利而告終。
如果說我是藍方,老媽是紅方,那老爸就是名副其實的中立方了。我明白,如果我想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上光明正大地看《哈利·波特》,眼下當務之急就是拉攏老爸,可顯然老媽也是這樣想的。事不宜遲,我馬上開始行動,老爸吃“軟”不吃“硬”,於是我馬上買了一堆軟餅幹之類的零食,老爸是個“食力派”,沒等我巴結完,就一口應承下來,一把奪了我的零食揚長而去。晚上,我在書房裏隱約聽到老媽邊給老爸捶背邊數落我的不是,我從門縫裏一瞧,隻見老爸眯著雙眼,舒服地直哼哼,老媽說些啥顯然一個字也沒聽進去,隻是點頭,我一下驚得說不出話來。果不其然,第二天老爸宣布:“權衡利弊,這事還是你們倆爭去吧,咱還當咱的觀眾。”
第二回,我和老媽打了個平手。
第三回,老媽新買了件大衣,我馬上過來拍馬屁,老媽心花怒放,給我放了一天假讓我看《哈利·波特》,我不戰而勝……
第四回……
到了第七天(過年第一天),老爸對我們這套把戲看得煩膩透頂,申請談判,反正我也快看完了,藍方同意!老媽經過七天的折騰顯得心力交瘁,紅方同意!於是,我們商議:早上大好時光看書,下午寫作業。於是,這場由《哈利·波特》引發的戰爭通過談判和平解決,但這也仍然是我這個寒假中最精彩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