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小學組(2)(1 / 3)

▲同心一小 六(5)班 楊明星 指導老師 海 蓮

你曾有過45度的憂傷嗎

憂傷,那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卻真真切切地存在著。從古至今,有許多詩人、作家都在描繪他,感受他。南宋大詞人辛棄疾就在《奴醜兒》這首詞中寫道: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辛棄疾的意思是,少年兒童是不懂憂愁的。我不同意他的說法。

憂傷,是什麼形狀,什麼溫度,什麼質感的?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回答。這是我看完《45度的憂傷》後對憂傷的理解。說到《45度的憂傷》這本書,它可是我的寶貝呢!之所以是我的寶貝,是因為它對我來說來之不易。

那天,我經朋友介紹,初步了解了《45度的憂傷》這本書。

那時的我還不理解什麼是45度的憂傷,但是,這個問題隻能從書中找到答案,所以,一向好奇的我便對這本書產生了極濃的興趣。可是,光有興趣,卻沒有書啊!我便下定決心拿我的零花錢買書。

周末,我來到了新華書店,可是找了一下午也沒找到,我沒有放棄,又來到博文書店,那裏也沒有,我有些灰心了。可是,一想到心中的疑問,從小倔強的我又重新振作起來。我心想,書店沒有,那網上應該有賣的吧。我便讓媽媽上網看看,結果令人激動,網上有賣的!我急忙買了下來。一個星期後,這本《45度的憂傷》終於來了,我開心極了。

故事從一個誤會開始,在一個接一個的懸疑中,五個孩子、五個家庭的悲歡離合,漸漸顯現出來。五個孩子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長,有著相似的歡喜,有著不同的憂傷。這五個孩子分別代表向日葵、田七、玫瑰、水仙和矢車菊。盡管春天是這些花兒生長和開放的季節,但是,春天也會有沙塵,有寒風。在風沙和雨露的交鋒中,每朵花都將會開放,露出他們純真的笑容。

如果你現在問我,你憂傷嗎?我會回答,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一個如何對待憂傷與超越憂傷的過程。現在,我已經可以對我之前的問題“為什麼是45度的憂傷?”作出一個解答了:45度,如果是溫度,那麼這樣的憂傷,應該是溫暖的,這是愛的溫度,是穿越憂傷的力量。45度,如果是角度,那麼這樣的憂傷,應該是向上的。這是每個人成長的角度,是努力向上的勇氣!

▲石嘴山六小 六(3)班 張庭睿 指導老師 劉惠英

我與書的故事

小時候,媽媽每天晚上都會讀故事書哄我睡覺。書中的故事讓我體會了人世間的善良與凶殘,正義與邪惡;書中的知識讓我知道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進步與文明。我充滿幻想和向往。我為《皇帝的新裝》中皇帝的愚蠢而捧腹大笑;我為美人魚的淒美結局而淚流滿麵……童話開啟了我與書的情緣。

我上二年級時視力不太好,媽媽怕我以後戴上了眼鏡,很不好看。為了矯正視力,媽媽帶我到視力矯正中心治療,晚上在家利用圖紙練習。一個月的時間,不論刮風下雨,天天如此,甚是辛苦。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視力得到明顯好轉。為了保護眼睛,媽媽教我如何科學用眼,規定少看電視,晚上九點鍾前睡覺休息,每次天還不黑就要我打開台燈做作業。媽媽說,視力不好,生活中的困難會很多。可以說,為了我的眼睛,她操碎了心。

有天晚上,我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大腦很是興奮,腦中縈繞著一本書的故事情節並演繹著。我無法控製自己。為了不讓媽媽發現,我沒敢開大燈,慢慢地打開手電,輕輕地下床,光著腳,躡手躡腳地走到書櫃前,小心翼翼地把那本《紅領巾》取出,再躡手躡腳地回到床上,借著手電筒的光看起來。不一會兒,我整個人就進入了故事情節中。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頭上的燈突然亮了。我抬起頭,媽媽瞪著我,眼睛裏直冒“火”,怒氣衝衝,老媽生氣了!我嚇得一動不動,過了一小會兒,才回過神,慢騰騰地把書放進書櫃。其實,我知道媽媽不是反對我看書,隻是想讓我早點休息,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可是我太想看了!因為這是一期新的《紅領巾》。按理說,媽媽原諒了我,這件事該到此為止了。可我禁不住書的誘惑,又一次,我把書和手電提前藏在被子裏,蜷縮進被窩打著手電看。誰知,我的動作還是驚動了隔壁的媽媽。媽媽看我著實愛讀書,也改變了態度,讓我打開大燈坐在床上看,時間不能太長,不能影響第二天上課。還囑咐我看罷書後不要急著入睡,要透過窗子遠眺夜空放鬆視神經,那樣才能避免眼睛疲勞。我終於可以放心看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