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番外(1)夜深忽夢少年事邱染篇的自白(3 / 3)

大漠戈壁,一望無際,遠遠看過去,竟然好像能看到天的盡頭一般,沒有了中原的繁華,卻也別有另外一番風景。

這雖然不是我第一次到這裏來,可畢竟還是不熟悉這裏的地形道路。但這一次我的運氣也著實是好。路上碰到了去高昌等國籌集香料的商隊,便跟著他們一起走了,這樣一來我也不必再去擔心迷路問題了,況且還有好吃好喝。而他們見我一副江湖兒女的模樣,背上又背著一把瞧著十分駭人的大刀,自然樂得有我這麼個保鏢跟著。這沙漠裏麵沙盜橫行,最是令商人們頭疼,若是被盯上了,定然要鬥個你死我活才算罷休。不過我們走的都是官道,隊伍也不算太惹人注目,這一路上也沒有節外生枝。去了樊龍城之後身上已經連半點盤纏也沒有了,又實在禁不住在這種地方風餐露宿,便尋了一家瞧著像是世家大族的宅子去了,可誰曾想,竟然叫我無意中聽到了那家主人的陰謀。聽那樣子也不過就是個孩子,他卻想置他於死地,聽到這裏我就氣不打一處來。幾乎都沒怎麼思索便找到了那間柴房,進去的時候那孩子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了,但尚且還有救。瞧那樣子,倒真是怪可憐的。

後來我聽他說沒有再回去的意思,心中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想到最後終於想到一個好法子——收了他做徒弟,又給他改了名字,從此他就叫楚遼了。我想到我的一身武藝終於有了傳人的時候,心裏也著實高興得緊。卻不知他是為何,平日裏總是一副神色莫測的樣子,難有事情能讓人開心地大笑,一副清冽桀驁的樣子,倒我覺得自己膚淺了。但他卻時常看著我不自覺地揚起嘴角,我心裏疑惑,卻也不自覺地有些開心,我真是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直到有一次我真的遇到了生命之憂才明白過來,原來是這樣。

那一次我出手要去營救慕容乾大哥,說明白了不讓他跟來,可他還是跟來了,我從不相信我會死得毫無征兆,每次無論受了多大的傷都不會輕易去想那個最壞的結果,所以每次都可以撐過來。正是因為如此,我才這麼有恃無恐地獨自一人去迎戰那些武功高強的高昌宮廷衛士。但楚遼卻在那樣一個間不容發的時候出來,免了我受到頭部的一個重擊,那沉重的箱子和許多銀子都傾瀉到了他的身上,那時候我才知道我對他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思。更沒想到的是他居然也是一樣。我隻覺得這麼些年來自己從未這樣歡喜過。

有人曾經對我說,我居無定所是因為一顆心漂泊無依,我寂寞是因為從來沒有一處可以讓我真正當成是自己的家。而那一次之後,我希望我可以有一個家,隻要他在我身邊。原本以為我終於可以停留下來,他還曾經在一幅畫上麵寫了“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一行字,我讀的書雖然不多,可這話卻是聽慣了的,知道是前人最美好的願望。可惜,到最終還是沒能應了這句話。

他走了,他向著王位走了過去。也就是那一回,我終於知道了他的身世。那樣觸目驚心的幾個字,無論如何都不能視而不見了。內心震動地無以複加,我真是連做夢都不會想到。由此我也不怨他,這原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他出身王族,要為父報仇,我半路殺出來,來路不明,確實沒有什麼理由擋著他。我就當作是他犯了一次錯,我將他趕出了門牆便罷了。可後來我居然又探聽到了這一次的詭計,原來什麼王位都是假的,那是一個引誘他上鉤的圈套,為的就是趕盡殺絕。他是我的徒弟,他惹我不高興了,我可以罰他,可是,那些存心要害他的人,他們有什麼資格一而再再而三地這樣對他。我心裏氣憤,便跟慕容大哥商量著要裏應外合地把他救出來。

雖然十分艱難,可我們到底是成功了。我耗費了許多力氣,也不知道斬殺了多少高昌衛士,迷迷糊糊地想著,這地方也呆不下去了,還得回中原。要是被兩頭夾擊那可真是太慘了。也不知道我這一睡睡了多久,起來的時候頭居然昏昏沉沉的,看著眼前的楚遼竟然也沒有了之前的那種感覺。原來那時我是失憶了。

後來竟然又稀裏糊塗地回了中原,我原本一直以自己的老本行為生的,可有一次和一些匪盜劫官府的時候居然碰上了一個十分厲害的人,後來我才知道那竟然是大靖的王爺。那時候我並不管這人的身份來曆,見他阻擋我,我便和他交手,最後連闕禾都使了出來,卻還是沒能徹徹底底地勝過他,不過一個疏忽,我便嚐到了久違的戰敗的滋味。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輸在別人手下了,況且那時的我已經闖出了名聲,雖然還不知這人的名聲。我氣憤地狠狠瞪他,而他看起來坦然淡定,眉目間月朗風清,完全不同於我以往見過的那些貪官汙吏。他問了幾句話,便開始洋洋灑灑地給我講道理,初時我還不以為然,後來竟然越聽越驚訝,若是朝廷之中的那些人都有如此覺悟,大靖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了。

這一次的失敗,真的讓我徹底絕了這條道的心思了,後來輾轉來到了天山,成了靈霄宮的主人。我之所以能夠輕車熟路地順利繼承靈霄宮,正是因為早年鵲山莊主塞給我的那一卷劍譜,上麵記載的其實便是靈霄宮裏麵最為精髓的武學劍法,飄逸靈動,意在形中,從前我雖然練熟了,卻不知其中關竅,後來漸漸再次翻看數遍,愈發覺得自己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他意在讓我繼承靈霄宮,我想著那地方清淨寧和,自然也樂意。

大靖亡國的時候,我才聽說衛王居然打算將所有的謝家重臣都屠戮幹淨,心中這一驚可非同小可,想起當日那王爺的身影,我便覺得自己絕沒有坐視不理的道理,緊趕慢趕快馬加鞭地趕到畢方城,卻隻救下了楊王爺家最小的一個女兒。

念之無傷,從此我給她取名念之。希望她在念及過去的時候不要再傷心難過了,即便有那麼多的不堪回首,人總還是要往前看。

可惜所有的道理都是告訴別人的,自己就算知道,也未必都能做到。

一場夢做到這裏,我終於醒了過來。毫無征兆,就那麼在沉沉暗夜裏麵睜開了眼睛,往事從頭到尾開始漸漸浮現在眼前,歡樂的也好,悲傷的也罷,包括那些我已經忘記了的。原來我的人生是這樣的。我在黑暗低頭裏麵笑了起來。

這一生不短,也不長,可我已經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