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叛亂(2 / 2)

當慕青一路趕回時,劉邦此時已經在豐城之下失敗了兩次,如今士卒缺少,而且將官也在攻城過程中被雍齒軍擊殺不少,卻是無力再對雍齒動攻擊了。

“諸位,我軍現在兵力不足,不僅無法進攻雍齒那叛徒,而且若是雍齒此時趁機來攻,恐怕我軍難以抵擋。”

“張楚的陳勝王雖然已死,但其部下召平卻尊項燕的公子項梁為上柱國,攻占了秦人很多地方,如今聲勢很大。”

“此地距離上柱國項梁所在的滕州不遠,為了防止雍齒趁機進攻,所以,我打算即刻啟程,前往滕州去尋找上柱國,投靠於他,以此換取兵力支撐。不然,我們就連沛郡這塊土地都無法保存了。”

“沛公,項梁是項燕之子,項燕屢敗秦軍,在大楚名聲極大,而我等所在,本就是楚地,投靠項梁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不過,沛公本是一郡之主,一旦投靠項梁,便是屈居人下,不知沛公”

沛公經曆如此打擊,如今能留下的,自然都對他極為忠誠,不過,眾人的思慮也屬正常,在失去豐郡前,劉邦獨占兩郡之地,不僅聲望極高,而且是大權在握,可一旦投入項梁麾下,便隻是其中一支不起眼的存在,不僅不會被人注意,甚至還會因實力弱而被人羞辱,眾人自然擔心劉邦熬不過如此起落,心緒會產生變化。

“無妨,劉邦在起事之前,本就是沛郡一介人物,向來不被人放在眼裏,甚至就連父母兄弟都看不起我,這種事情對我來,不過是些事罷了,諸位無須擔心。還請諸位兄弟能在劉邦離開期間,守住沛郡,等劉邦帶兵回來,再去討伐雍齒那叛徒!”

“喏!”

當慕青見到劉邦的時候,正是在滕州項梁軍營,而慕青之所以進入這裏,還是因為在回去的路上,他見到了另一位熟人。

“前麵可是慕兄?請且慢趕路,故人項伯請慕兄前來一敘。”

項伯?

聽到項伯的名字,慕青頓時停下了飛行,畢竟這位當初在驪山可坑得自己不輕,不過,在最後逃離驪山之時,項伯卻對自己和張良等人立誓,不再辜負眾人,而最後他即便得罪兄長也要挽留慕青,卻是對的起自己的諾言了。

慕青此時已經飛抵滕州,這裏剛被義軍攻占,雖然各地義軍寫著“楚”、“項”的大旗掛滿城頭,但散落各處的潰兵散卒依然不少,為了防止秦軍散兵逃走和為禍此地,義軍在不少地方設置了針對飛行修士的法陣,雖然慕青使用秘術遮蔽自身,而且還特意避開義軍大部所在,特意選擇了路,但卻仍是被項伯現,更被請到營中敘舊。

“慕兄,驪山一別,便是近十年不見,當初胡亥舉國通緝慕兄,項伯還為此擔心了很久,所幸慕兄無事,更令項伯在這裏見到了慕兄,這真是意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