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3)

自上古初衍,暈染方天如畫,山水雲煙,遭生靈競逐,譜寫了一曲亂世紅塵。

歲月無聲,時光若電!

悵望人世,高山不消,長河不斷;青草蓬篙,琪花翠樹,依舊盛開。

舊日的,煙雨亭煙雨已停;曾經的,西城刹西城已沙;過往的,天涯人….已散!

神州大地,廣袤無垠;物事變化,桑田滄海。

追溯上古,人啟靈智,懵懂不知;覓食於山野,奔走於河澗;多遇毒蟲猛獸襲擾;為避禍消災,遂結隊伴居,逐而壯大,氏族部落因此而起。

在當今的《神州誌·氏族篇》記載中,上古年間,尤以燧人氏,軒轅氏,華胥氏,九黎氏四支最為強大。

氏族部落共舉英明之才為主,率一族首領;在諸部首領號令之下,相互征戰,兼並小型部落,從而壯大自己;並根據天雷,流火,星光,日月,山川,河脈變化中領悟了其中變化之力,從而創建了莫大的神通法術。

有言:上古諸般術法,可化焰,如血之赤;可凝冰,堅如磐礫;可禦物,騰雲九霄,浩連雲月……

另《神州誌·異事篇》記載:西北蠻荒,有山昆侖;燧皇祭天,登峰明道;始見白晝天晴,忽狂風驟起,肆虐昆侖;天際崩塌,黑暗無光;自昏冥中,有極光遠射;宛如紫彩,混動四方罡風,雲彩,乃成渦流;紫彩漫射,在極北之處,隱見天宮流光溢彩,一片祥和;大地投影於天,山河人間,其樂融融,此過三日方停;燧皇見之明悟,謂之天道,亦之道。

至此,燧皇返**內,北方祥瑞,遂舉族北遷;遇山則攀山,遇海則渡海…..

時年,燧皇與華胥氏首領華胥成親,兩族漸互融。

沒過多久,燧皇便與華胥兩人相繼逝去,葬於神州大地,一個被稱為北國的地方。

同年,九黎氏舉兵北襲,與軒轅氏決戰於東夷之地,雙方舉兵數萬,一戰赤血染天,浮屍遍野;雙方死傷過半,九黎遂退,再無蹤跡,軒轅氏融於北方,在神州大地相繼繁衍….

各氏族相繼融合之後,再無差別;氏族之分,少有人提及。

※※※

很多年以後,執筆寫下…

幽幽過往,拂去了命月芳華;浮生渺渺,人間輪轉又千年。

當今之世,神州大地,方圓十萬裏;曆經多年,皆被統一在強盛的趙氏王朝之下;如今,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民間宗法教派也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競相在各地開宗設派,廣收門徒。

道家之法,素來宣揚天人善念,應和自然之道;重視個人修身養性,而延年益壽;故而,得到厭倦戰火人們的廣泛認同,於此,修道之法蔚然成風;神州大地,修道之人不計其數。

遂道宗之法達到極盛,自諸多道宗中,不乏天資聰穎,驚才絕豔的修道者;稟承先人所著,觀天望星,探索天地自然變化奧秘,最終竟然創造出了具有天威的神通術法,廣為人們推崇。

這些神通術法雖有莫大威力,但是,諸多道宗卻無不視之為密藏,妥善收藏;不願言傳身教,故而,修道者雖多,但具有道宗術法密藏的甚少,能創造道術的宗門也寥寥無幾。

千年歲月,人世浮沉;如今,依然能屹立在神州大地的道宗中,也隻有天山,昆侖與蜀山三宗了。

這三門道宗中,創建時日久遠;天山與昆侖皆有將上千年,而時日最短的蜀山也有三百年了。

不過,蜀山的創立卻與其他兩宗有著淵源,而如今,蜀山更是後來者居上,儼然成為了神州大地中第一道宗;這其中,卻與昆侖,天山有著密切的聯係。

這一切,均是緣於一名叫做淩雲子的人物;這淩雲子本是出身自天山;不僅天資聰穎,在五歲時,便能將大部道宗典籍倒背入流;而且,在修煉術法密藏時,更是天賦異稟;無人能及。

天山此宗,素來以修煉飛劍之術而聞名於世;以氣禦劍,殺人於千裏之外,天上地下,無所不至;淩雲子在天山之內,同樣修煉的是飛劍之術,年約十五,便將天山飛劍之術變幻之法盡數了熟於心,神通道法,在年輕一輩中,難有人企及。

淩雲子二十五歲時,便自創了天外飛仙一式劍訣;在天山大會時,憑借此術出手將考校其術法的一位天山長老打敗,由此名揚於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