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中醫提醒哪裏上火了(1 / 2)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食欲下降,易上火。中醫認為,火分虛火和實火,不同部位的上火症狀不同。當您上火了,應根據症狀判斷是哪上火了,是虛火還是實火,然後對症下藥。下麵讓專業中醫告訴您是哪兒上火了。

火可分實火和虛火,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症見高熱,頭痛,目赤,渴喜冷飲,煩躁,腹脹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苔黃幹或起芒刺,脈數實,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療上宜采用苦寒製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

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髒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根據病機不同,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兩種病狀。陰虛火旺都多表現為全身潮熱、夜晚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幹、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脈搏細數。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氣虛火旺者表現全身燥熱、午前為甚、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脈大無力、舌淡苔薄。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強腎興陽、甘溫除熱為原則。

1、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幹等;實火表現為反複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2、肺火:主要表現為幹咳無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3、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

4、肝火:表現為頭痛、麵紅目赤、口幹咽疼、脅肋疼痛、尿黃便秘、甚至吐血。

5、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當您上火了,可根據上述症狀分析上火虛實,以準確用藥。同時,還可吃些有降火功效的食物,以輔助治療。

虛火、實火降法不同

夏日裏豔陽似火,很多人感覺身體裏的“火”也燒了起來,便秘、口腔潰瘍、失眠、長痘等問題都隨之而來。廣東人的夏日特飲———涼茶,也開始粉墨登場了。很多人都準備著綠豆湯、五花茶此類的飲料,一天到晚隨時降火。但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李建軍副教授說,這樣的降“火”並不科學,涼茶也是藥,不是所有人都適宜飲用。

李建軍認為,中醫所說的火,有三種意思:(1)維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動的動力,叫做“少火”,是人體生長發育繁殖後代的能量,即生命活力。(2)過於旺盛的火,消耗人體的水液,消耗正氣,叫做“壯火”,是病理的火。(3)指外來的致病因素。如六淫學說中所講的“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