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咽喉科(1 / 3)

疏風清熱湯

(趣記)暑風晴熱憐粉頸幫幹姐背陰選桑少訪親

(情節)一位少女,由於戰亂流落異地,為了生活,到一商號作養蠶雜工,其間有個夥計十分照顧她,認她為幹姐。在盛夏暑熱時節,小夥子見到她做活時臉腮粉頸上汗水蒙蒙,不由萌起愛憐之心,就放棄了自己探親的打算,幫助幹姐在背陰處選桑葉。兩人的感情在勞動中逐加深,後來便結為夫妻。

(湯歌)疏風清熱荊蒡防,銀翹芩芍花粉桑,玄貝甘桔水煎服,咽病兼表服之康。

(組成)13味:連翹9克、天花粉6克、荊芥6克、牛蒡子9克、甘草6克、桔梗6克、浙貝母6克、銀花9克、玄參6克、桑白皮9克、赤芍6克、防風6克、黃芩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散風熱,解毒利咽。

(應用)主治外感風熱之乳蛾、喉癰、喉痹。症見:咽喉紅腫疼痛,幹燥灼熱,吞咽不利,發熱惡寒,頭痛,咳嗽,口渴,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現代可用本方加減治療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扁桃腺周圍膿腫等初起而見上述症狀者。

六味湯

(情節)女詩人朱淑真的丈夫是一個庸碌之輩,把大半生的光陰拋在仕宦羈旅上,“老妻寄異縣”是常事。詩人獨守著柳樹枯萎、荷花殘落、水井幹涸、連風也吹不進的死寂的庭院,怎不黯然神傷。所以她常發出“美人遲暮,情何以堪,在長飆風中踽踽涼涼自來往”的感慨。

(湯歌)喉科秘旨六味湯,荊芥防風桔梗僵,再加薄荷治咽病,風寒表證用此方。

(組成)6味:薄荷6克、僵蠶6克、防風10克、桔梗6克、荊芥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辛溫解表,清利咽喉。

(應用)主治外感風寒之喉痹。症見:咽喉淡紅,不腫微痛,吞咽不利,或咳嗽音啞,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鼻流清涕,咳痰清稀,苔白潤,脈浮緊。加減:①臨證時,可加蘇葉、生薑以加強辛散解表之力。②若咽喉紅腫灼痛甚,口渴,便幹溲赤,為外感風寒,內有積熱,即“寒包火證”,可酌加石膏、知母、大黃、枳實等清熱瀉火。現代可用本方加減治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等初起而見上述症狀者。

清咽利膈湯

(趣記)青煙麗閣琴簫連操引黃鶴節竹枝懸瞧浜風

(情節)青煙之中,深鎖著一美麗的閣樓,從樓中時時傳來琴簫的樂聲,引得黃鶴也與之和鳴。庭院的青竹枝頭懸垂,如似瞧著那來之溪河惱人的熏風。這彈琴吹簫之人是誰呢?正是秦淮名妓董小婉,她在懷念心上人冒公子冒辟疆。

(湯歌)清咽利膈荊芥防,銀翹梔芩連硝黃,薄荷牛蒡玄甘桔,肺胃積熱咽痛嚐。

(組成)14味:黃芩3克、芒硝6克、黃連3克、甘草3克、銀花3克、大黃6克、薄荷3克、桔梗3克、竹葉6克、山梔3克、玄參3克、連翹3克、牛勞子3克、防風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泄熱解毒,利咽消腫。

(應用)主治肺胃積熱之乳蛾、喉痹、喉癰。症見:咽喉紅腫疼痛,痛連耳根頜下,吞咽不利,或有偽膜,或見黃白色膿點,或喉核壓痛明顯,高熱,渴飲,口臭,咯痰稠黃,腹脹便秘,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洪大而數。廠加減:若咳痰黃稠,頜下喉核腫痛鋒者,可加射幹、貝母、瓜蔞等清熱化痰,散結利咽;咽喉腫痛甚有偽膜膿點者,加馬勃、山豆根,或合服六神丸以解毒祛腐,消腫止痛。現代可用本方加減治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扁桃腺周圍膿腫、急性會厭炎等而見上述症狀者。

蘆薈消疳飲

(趣記)鹿回笑趕河旁飲繩住鹿角隻選秸草連食

(情節)一頭病鹿得到小童的精心照料。小童用繩係住鹿角,趕著它到河旁飲水,牽著它到林間覓食,見到秸草,鹿兒便不顧一切地搶食。鹿兒漸漸地恢複了健康,也與小童有了依依不舍的感情。當小童欲將它放歸叢林中時,那鹿奔跑了一陣,停下來,回頭笑望著小童,喲呦地鳴叫著,又奔到小童身邊,歡跳著,不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