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說過,每一個經驗傭兵,都是建設營地的大師,他們好像天生就有一種能力,可以在任何環境裏,利用手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建起一座足夠安全的營地。然而按照雌豹的說法,說這句話的人,要麼就根本不了解傭兵,要麼就是一個大xx,隻知道胡說八道,實際上傭兵從來就沒有什麼所謂天生的能力,他們可以隨時建起安全的營地,隻是因為做不到的人都已經在死在荒野上了,活下來的自然就都是可以做到的人。
雌豹的話雖然難聽,但道理並沒錯,在危險的曠野上,營地是否安全,直接關係到傭兵的生死存亡,甚至關係到身邊數十條同伴的生命,所以每當置身荒野,傭兵們都會在一天結束的時候,花大力氣為自己構建一座安全的小窩,以便讓自己第二天還有機會再睜開雙眼,麵對新升起的太陽。
逆光傭兵團的年輕人們雖然經驗不夠豐富,但他們對此顯然格外認真,每一個步驟都希望做到完美,再加上由玫瑰親自設計的營地結構,在安全性方麵有極大的保障。
營地最外圍是一圈包圍營地的鐵絲網,小指粗的鐵絲網被固定在鋼製支架上,上下高度三米,共分七層,每隔五米一段,呈環形把營地保護在其中,隻有一前一後兩道大門才可以通向外界。每一段鐵絲網都有探測措施,任何一根鐵絲斷開,都會激活營地裏的報警係統,讓刺耳的警鈴聲驚醒每一個熟睡中的人。
在鐵絲網內一米的位置,傭兵們以最快速度挖掘了一條戰壕,戰壕兩米寬,深度卻隻有一米半,這不是為了阻擋敵人,而是為了隱藏自己。當夜幕降臨之後,就會有八個傭兵手持輕機槍躲進戰壕裏,分八個方向麵向營地之外,隨時準備對敵人形成火力打擊。當傭兵躲在戰壕裏的時候,迎麵而來的敵人根本看不到戰壕裏的傭兵,在他們徘徊在鐵絲網跟前,躊躇於如何通過的時候,藏在壕溝裏的傭兵,就會毫不憂鬱的把敵人打成蜂窩。
在戰壕之後,就是營地的主圍牆了。
圍牆當然不會是用磚石材料建造,置身荒野根本不可能找到磚石材料,而且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因此,圍牆所選用的材料依然是鐵絲網,不過是雙層鐵絲網,一層的每一段鐵絲,都與另一層的鐵絲網交錯,讓暴露的空隙更小。而且,透過鐵絲網之間的縫隙,可以看到在營地的左右兩側,用挖戰壕的泥土堆起了兩座平台,平台上架著兩支通用機槍,彈鏈就掛在機槍上,處於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的狀態。一旦有生物入侵,兩支通用機槍可以覆蓋到營地邊緣的所有範圍,和八支輕機槍組成交叉火力,雖然對太過強大的生物沒什麼效果,但至少可以抵禦大群野獸和低等異獸的衝擊,對鬣狗也是一種威懾。
機槍台背後,就屬於營地內部了,三十多個單人帳篷呈兩排環形排列,低階傭兵的帳篷排在外圍出口向外,以便遇襲時可以最快速度衝向自己負責防守的位置,內圈則是高階傭兵和雇主的居所,高階傭兵的帳篷出口都是兩兩相對,這樣既方便支援外圍戰場,也方便向內保護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