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華大地上紛爭不斷,先有軍閥混戰,後有倭寇侵略,(因為軍閥混戰才使得倭寇有可乘之機)。中華大地戰火連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戰亂和饑荒,很多人被迫逃難,在逃難中死亡的人不計其數,不是餓死病死,就是被人殺死。
通常是有錢的人往熱鬧的城鎮跑,有錢到哪都不怕,沒錢的人往偏遠的農村跑,如果碰上無主的荒蕪之地,可以就地安頓下來。生病的有錢人四處尋找名醫,又生病又沒錢的人隻好坐著等死。
山西省境內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古刹,門口上麵寫著“無佛寺”,看這寺名就知道了,這座廟的香火肯定不怎麼樣。無佛寺確實寺如其名,寺裏看不到一尊佛像,隻在牆上掛著一幅站在雲朵上跳舞的仙女的畫像。這個仙女長得極其妖豔,跳舞的姿勢異常誘人,簡單地說,隻要是男的看了,十個會有九個肯定會想歪的。
畫上麵寫著‘觀士音菩薩’這五個極其難看的大字,可以猜測,寫這五個字的人肯定是剛學會寫字的孩童,可是據傳寫這五個字的是當時德高望眾的住持。一直以來,都有人質疑這幅畫上畫的並不是觀士音,因為根據民間相傳,觀士音的左手總是習慣捧著一個小瓶子,而這幅畫上的仙女的左手卻是捧著一錠閃閃發光的金元寶。很明顯地,無佛寺裏沒有一尊佛,那叫香客們拜什麼呢?拜那幅畫嗎?要是畫上畫的是人們想象中公認的菩薩,那還說得過去,可是畫上畫的卻是一位跳著舞蹈的風騷女子,手上還拿著金元寶,這是勸人為善嗎?這明明是勸人為惡嘛!所以這寺廟很少有人來上香,但是這寺廟的住持——了塵大師,卻是個大眾公認的,受人尊敬的一代宗師。
時間來到了一九三三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什麼天災啦,人禍啦,什麼誰又殺人啦,誰又被殺了,什麼逼良為娼啦,賣身葬父啦,總之,不是打打殺殺的傻事,就是男男女女間的的鳥事。
無佛寺中,有一個叫戒空的小沙彌。戒空是這座廟裏最小的小和尚,戒空這個法號是住持起的。本來住持想給他起名叫戒浮或者是戒躁。但是浮和佛讀音相近,住持以深邃和他閱人無數的眼光看出了,這孩子當初從寺廟門口抱回來時哭聲響亮,長得更是眉清目秀,一看就知道這孩子將來沒有向佛之心,如果再給他取名叫戒佛(浮),那豈不是對佛祖的大不敬。戒躁就更不行了,躁和草,操讀音相同,就連意思也相同。有的說叫戒酒,但出家人是不能提酒的。有的說幹脆叫他戒菜好了,這年頭兵荒馬亂的,寺裏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這樣提醒他以後少吃點,要不叫戒飯也行,讓他以後少吃點飯。
馬上有人說:“法號倒是可以,隻是太俗了,我覺得還是叫他戒指好聽,戒指是有錢人才能戴的,說不定我們寺裏將來會財源滾滾。”
住持聽不下去了,說:“你們的腦子裏到底在想什麼呢?除了吃喝就是金錢,你們就不能想點別的麼?虧你們還整天念經呢?一點出家人的樣子都沒有。”
後來經過全寺十幾個僧人,幾天幾夜的冥思苦想,住持終於決定給他取法號叫——戒空。
戒空眼睜睜直勾勾地望著天邊那朵雲,他清澈的眼睛,秀氣的臉龐,樣子顯得很真誠。每當他看到寺裏那幅畫時,他總是在想,為什麼在雲上站著一個人呢?而且樣子還特別好看,昨天他終於忍不住問他的師父,也就是無佛寺現任住持——了塵大師。
戒空說:“師父,人真的能站在白雲上麵嗎?”
師父說:“不能。”
戒空又問:“那為什麼畫上的菩薩能站在白雲上麵?”
師父說:“菩薩是神仙,當然能站在雲上麵,我們隻是凡人。”
戒空接著問:“師父,你見過神仙嗎?是不是所有的神仙都長得跟畫上的一樣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