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內罡經(1 / 1)

風正看著玉簡,毫不猶豫,蓋上了自己的額頭。

嗡嗡嗡

隨著玉簡蓋到額頭之上,風正之感覺一陣眩暈,腦袋發脹,差一點就昏睡過去,不過他還是強忍住,沒有昏過去。

《內罡經》這是一門專修內勁之法門,和劍修、體修、神修分為四大派別,隻是內勁修煉,要比體修和劍修都要吃苦,而且時間很漫長,修為提升緩慢,故而慢慢凋零。

吾作為內勁修著最後一名傳承者,雷罡,為了保證傳承不被淹沒在漫漫歲月長河之中,故而製作此玉簡,以保證傳承繼續下去。

功法當中,帶有相對應的武技和劍法,隻要修煉有成,修煉一途可順暢無比,萬望有緣人能夠堅持下去,將內罡一脈,傳承下去,吾在此拜謝。

修煉《內罡經》,必須從煉體開始,而煉體並非普通的煉體。普通的煉體是由外而內修煉,這樣越到最後越難,而我內勁煉體是由內及外,主要鍛煉經脈和穴位。

根據人體的經脈分部,我們內罡一脈總結為十二大經脈,分別是四肢和軀幹,四肢各有兩條,為陰陽各兩條,總共是八條,軀幹有任督二脈,陰陽各一,故而為十二大經脈。

內罡修著,必須在進入元武境以前,將內勁修煉出來,否則將一事無成。

內經修煉,主要修煉氣,大家都知道人體有三個能量源泉,分別是丹田,軀體和靈魂,而我們修煉的主要方向是氣,軀幹之上的一部分,這也正是我們一脈的苛刻與特別之處。

氣海位於神藏穴,意念體的旁邊,所以我們的修煉和劍修有很多相似之處,隻不過我們修煉的是罡氣,而他們修煉的是劍氣,所以有一些地方可以借鑒。

此下是一門初級武技,配套修煉內勁,此武技叫做《牛氣》。

第一式為牛氣衝天,是根據蠻牛在進攻之時,所做出來的一些預備動作,改編演化而來,所以牛氣衝天是一個預備招式,預備和儲存的內勁越多,攻擊力則越強。

第二式,隔山打牛,此為內勁攻擊的獨到之所在,它可以隔空傷人,也可以隔物傷人,讓對手防不勝防。

第三式,三重寸勁,噹內罡修煉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可以出體,然而距離太長,威力則會降低,所以我們一脈主要是近戰招式,一切將就的是速度,而三重寸勁,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能夠在和敵人接觸的一瞬間,打出去,一擊有三擊的效果。

第四式,怒發衝冠,這是最後一式,但是也是最強悍的一招,也是絕招,在與對方對攻之時,內勁用盡,怒氣積蓄滿溢,發動最後一招,氣帶勁,勁帶力,一擊可得。

此武技在修煉功法之時,一起使用,效果最為突出,是我門研究出來的經典武技,也是伴生武技,望有緣人好好修習。

後麵還有一門劍法,名為《開天》是內勁大成之後修習的武技,難度較大,所以前期的修煉必須到位,像我們一脈修煉之初,異常緩慢,所以一定要堅持,雷罡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