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結束和開始(代後記)(1 / 1)

重新翻看《世界文學》2003年第2期的羅馬尼亞作家阿·斯特凡內斯庫的小品文,我覺得他那種寫法很好。緊接著又看了青年作家阿乙的小敘事作品《寡人》,該書被評為鳳凰網2011年十大好書之一。這兩位作家的寫法和選材的結合正是我所向往的。之前或多或少寫過幾篇,但卻不是有意識為之。正當我謀劃寫這樣的文章時,又獲得加入寧夏雜文家協會出版叢書的機會。去年我有幸成為“枕邊小品”叢書作者之一,已經得到朱昌平先生、閔生裕先生以及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譚立群女士和田燕女士的支持與厚愛。因為我手頭寫下的文章所剩無幾,本來要謝辭的。又覺著盛情難卻、機會難得。於是開始收集整理,內容的選定受了上述兩位作家的影響。這本書收錄的大多是一些記事和敘事性文章,有我1987年以來的一些生活小片段,主要是從日記中選取,我歸為小記事,從中也可以反映25年間的變化,比如當年的1毛錢都特別珍貴。也有我寫的一些小小說和兩個短篇小說。還有我寫的一首類似敘事性的長詩。仿古體詩作《三省書》,主要記錄了在江蘇、山西、甘肅的行跡和感觸。

有時真不敢相信,我已經40歲了。如果算上這本書,自己出版了4本。但究竟有價值的文章有幾篇,我實在是誠惶誠恐、沒有自信。我越來越覺得自己閱讀不夠,或者讀了卻沒有讀透。我越來越覺得不在於你寫了多少,而在於你寫了什麼、寫得怎麼樣。功夫不到,隻能是走馬觀花自我安慰。偉大詩人卡瓦菲和特蘭斯特羅默,後者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們一生隻寫了150多首詩,全部收在一起也隻有比較薄的一本書。因此,我決定讓過去結束,從現在開始,靜下心來好好讀上幾年書,給自己充充電、補補氣。要寫,就寫胡適所說的清楚明白、有力量和美的文字。我喜歡經濟學家、台灣《遠見》出版社創辦人高希均寫的《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觀念創造奇跡》和《閱讀救自己》,正如這3本書名一樣,這是對我的提醒和警示。否則,還隻能是走馬觀花自我安慰,這不是我所希望的。

詩人阿多尼斯寫道:

寫作吧:

這是最佳的方式,

讓你閱讀自己,

聆聽世界。

2012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