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佳人如畫(1 / 2)

住在京都的老百姓們,對於兩個人的名聲絕對是如雷貫耳,滔滔不絕。一個便是當朝的皇帝,而另一個便是朝中正二品侍郎勾侍郎大人!

當今朝廷光顧命大臣便有四人,正從一品大臣不下五十人,更不要說拉東扯西也說不完的那些皇親國戚,豪門權貴。為何區區一個正二品官員的風頭卻都蓋過了那些大人,這一切還得說那位勾侍郎勾大人實在是生了一個好女兒。

勾如畫,女,京都人士,自幼聰慧靈敏﹑才思過人。三歲能作詩,五歲能譜曲,七歲一步一成文。若是這樣倒也不顯得此女有多獨特,畢竟從古以來也不知有多少奇才異士。

令眾人側目的是,此女不但才情卓絕,更兼品貌過人,但凡見過勾如畫之人,無不個個目瞪口呆,口中癡癡作語世人怎會有這般妙人兒,隻怕是天上的仙子下凡來。

對於勾家小姐的品行,眾人雖未親身體驗,但大戶人家的子女,教養又會差到哪兒去,所以這樣一個文采好樣貌美的女子,自然人人都想目睹一番,所以勾府門前常年車馬如龍,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隻是勾父日日應酬,雖說正值壯年,但一去二來也不勝其煩,總想尋個名目推脫掉,哪知還未尋得合適名目,那媒婆便踏進了家門。

原來勾侍郎早年喪妻,亡妻留下一雙兒子,因著亡妻的緣故,對照看子女之事格外上心,又因長女如畫不同常人,擔心太早允了人會誤了女兒一生,所以勾如畫將近及笄之年還未婚配。

出身大戶,才學樣貌又好的閨中小姐尚未婚配,那麼好的一個條件自然讓那些少年英俊心動,所以當第一個媒婆踏進勾府門後,隨後的媒人個個聞風而動,今日剛打發一個,明日又來一群,隻恨不得把勾府的門檻都給踩平。所以勾父在又打發掉一個巧舌如簧的媒人後,看著屋中堆得小山高的禮品,心中發狠,口中放言;“一切但憑女兒心意,若是女兒喜歡,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要也行。”

這一番話原本是想暫時絕了那些豪門子弟的念頭,哪知又攪動了無數寒門微士的心。所以每日天色一暗,勾府紅沿瓦牆外,每隔幾米必定站著一個布衣儒士,日日念著些關關之鳩,窈窕淑女的酸句,這一來勾府內的小姐聽到聽不到是一回事,但府內的奴才丫鬟們卻實在受了益處,就連廚房燒火的媽子,閑來無事瞎扯時也能蹦出幾句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佳句來。

暮色微濃,夕陽斜照青衣,少年牆外憑風而立,之乎者也悠悠之聲晴朗明媚,小姐屋內含羞遮麵,這原是一幅極美好的才子佳人景象,可惜勾如畫小姐父親勾侍郎是的粗人,哪裏曉得其中的美妙,隻覺得念念叨叨聒噪得很,又擔心不懷好意之人乘機作亂,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遣了家丁日日牆外巡邏,凡隻要見了穿著青衣之人立馬趕走,一時之間日子倒也安靜了下來,隻是這一出,日子便拖到了乞巧節。

隻見乞巧節那日,京都各個街道都擠滿了前來過節的人群,無論酒店客棧還是勾欄脂粉巷那裏都是一片人滿為患的喧鬧景象,然而和外麵的熱烈相反,整個勾府都是靜悄悄,就連平時喜歡大呼小喝的家丁仆婦此刻也全都一副低眉順目的溫良模樣,不但他們家裏的丫鬟小廝也都個個斂氣凝眉,小心翼翼。隻有勾家小姐住的閣樓內傳來幾聲輕微的人聲,仔細去聽時,隻聽到……

“哎呀,不是我說你,快點呀,不然爹爹就要回來了。”

一個嬌滴滴的女聲,嘻嘻笑笑著。仿佛怕驚擾了旁人,女聲越說越低,最後幾不可聞。

“笑死我了,你怎麼那麼笨呀,嗬嗬嗬。”

銀鈴般的笑聲輕輕蕩蕩的響起,叩擊著周圍回響起如黃鶯滴溜溜婉轉的尾音。笑聲的主人似乎意識到什麼,急急地掩上小嘴,但笑意又實在憋不住,隻能微微掩上小嘴,發出吃吃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