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走了!”

“哦。”

甕聲甕氣的答應聲後,一個身影爬上了牛車。

木質的牛車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仿佛隨時會被那個叫秦明的家夥壓垮一樣。

好大!好高!好壯!

遼省通錦市大化鎮石鼓鄉小楊河村秦家屯兒的秦老漢哪怕二十一年來看著秦明長大,仍然忍不住在心中感歎。

誰能想到呢,他,以及他的兒子跟兒媳,他們秦家世世代代就沒有一個後代身高能超過一米七的,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重擔壓的他們抬不起頭來,就是這麼個家庭,竟然能生養出秦明這麼個小“怪物”來。

有到鄉下來看病的城裏醫生甚至專門檢查過秦明跟秦家,那醫生把這種情況叫什麼來著?基因突變?秦老漢當然不明白這“基因突變”是什麼意思,他也並不是很在意這個,反正不論長成什麼樣子,秦明都是自己的大孫子。

生活在秦明出生後就陷入了困境。

出生時候就比別的孩子大好幾號的秦明,不論身高體重還是食量都遠超同齡人,尤其食量方麵,別的孩子吃一份他卻至少要吃三份!巨大的食量最終全部變成了他高大強壯仿佛巨人般的身軀。

一人頂三人的食量,讓本就不富裕的秦家生活更加困難,原本秦家還惦記著再生兩個秦明的弟弟妹妹呢,結果秦明實在是太能吃了,光是供他一個人就已經讓秦家非常辛苦,秦家最終隻好放棄了再生兩個的計劃,轉而全力供養秦明長大。

艱難的生活直到秦明十四歲左右才逐漸好轉,這時的秦明身高已經達到一米八了,明明隻有十四歲卻比他爸爸秦援朝還強壯的多,幹起力氣活來得心應手,尤其像搬磚之類的,簡直一個人頂四五個人使,所有人都覺得,秦明未來一定會成為最好的工頭。

秦明就這麼成長到二十一歲,此時的他已經是個身高兩米零五,體重二百三十斤,鞋號五十七,臂展二百一十三公分的“怪物”人類。

這麼高的身高,這麼強壯的身體,為什麼不去打籃球呢?雖然秦家生活在遼省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山村,可那也不至於說消息閉塞到連籃球都不知道啊,秦明這幅身體,明明是最好的打籃球材料。

其實秦老漢跟秦援朝他們也是知道籃球的,秦明自己也知道,甚至秦家院子裏就立著一個籃球架,而秦家家中也有好幾顆籃球,這都是當年秦明五歲就長到一米二,省裏教練下來看著有潛力送給他的,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省裏能批下這麼多東西並且還運到鄉下來,足見秦明的重視。

至於為什麼不在當時就把秦明調到省城來,實在是那個動蕩危險,朝不保夕的年代,把一個五歲孩子弄到省城來太不現實了。

再後來就是改革開放,日子好過一些了,秦明的事情卻因為省裏體委幾個領導的離開而被人遺忘了,至於秦家,他們隻是相當質樸的等待著,等待當年的許諾,等待著對秦明的召喚。

直到他長到現在這個身體,直到他二十一歲。

從拿到籃球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裏,秦明就這麼在自家的院子裏,根據一本1963年出版的初級籃球運動員教材傻乎乎的練習著運球跟投籃,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了什麼程度,身邊的同齡人早就已經攔不住他,哪怕一對五都不行,這樣的秦明,如今終於要隨著爺爺進城了。

沒辦法,十幾年前省裏教練送給他的五顆籃球已經全部被秦明玩壞了,這次進城,除了試試自己的實力以外,還有個目的是給自己買一顆新的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