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幼年回憶(1 / 2)

我叫葉辰,淩晨出生,名字沒有什麼特殊含義,但是我卻很欣喜我爸給我起了這個名字,簡單又不拗口。也許是因為我爸的個性簡單又樸實,他不期望我將來能夠多麼的出類拔萃、出人頭地,隻希望我長大後能夠家庭美滿幸福安康,不過我總是讓他失望,包括離我越來越近的“家庭“。而我媽很多親戚鄰居都稱讚她漂亮賢淑,隻有我和父親知道,看似溫婉大方的她,思想較為傳統,骨子裏是高傲不近人的。也時常聽我媽說起外祖父家曾經是個經商大家族,家族史是多麼多麼的輝煌,那個時代的家教有多麼嚴厲等等,以至於她把外祖父那套曾對她的教育方式毫無保留的傳給了我。說起來年輕時候的母親也算得上是大家閨秀,隻是對我的教育更多的時候都是嚴厲刻板的,以至於我的性格變得孤僻少語。

在我4歲的時候,我爸去了外地工作,很長一段時間留下我媽在家裏照料我。媽媽閑暇之餘總會手把手教我念書寫字,可能我學說話較晚,總是口齒不清,也導致母親失去耐心後會狠狠地打我手心,任憑我怎麼哭鬧她總是雙手叉在胸前看著我哭,等我哭完了繼續教我。我媽的這套教育方式可能慢慢對我起了作用,我知道哭鬧對她根本不管用,所以打起精神學的一次比一次認真。

除此之外,我媽對我的衣食住行也是相當的嚴格。吃飯的時候身子要坐端正,筷子不能敲擊鍋碗瓢盆,握法適中;左手必須把著碗口,細嚼慢咽,絕對不能發出“吧唧吧唧”咂嘴的聲音;夾菜不能扒上扒下,不禮貌也不衛生。諸如此類規矩,稍有不慎就會引來我媽嚴厲的眼神,盯得我不寒而栗。好在我也比較乖巧,大概她說幾遍我就能做到她的要求。

和同齡人相比,我的衣服永遠都是幹幹淨淨的,安安靜靜坐著看別的孩子瘋玩的總會是我,受到誇獎的也總會是我,諸如“你看看人家葉辰,你就不能學學他,乖一點,能讓我省點心不?”“你就不能少瘋會,看看人家葉辰都會背唐詩了!”此類誇獎,這都虧了我的母親。

幸好,每日“提心吊膽”的日子很快結束,我馬上上幼兒園了,就感覺是“上帝給你關上門的同時,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然而幼兒園時期我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一方麵可能我怕生,又或許是性格使然。同學們時而來找我玩,我都會笑著搖頭拒絕,然後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寫字或者畫畫,久而久之同學們似乎覺得葉辰這個小朋友太沒勁兒,在我的感覺裏他們把我忽略得很徹底。幼兒園的老師卻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的,畢竟我每次遇到他們都會喊聲老師好,她們可能也更偏向喜歡乖巧的孩子,能少操心則少操心,就看我房間裏的那些小紅花、好孩子獎狀就能看出老師有多麼喜歡我。後來我一直在想:同樣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為什麼我顯得那麼格格不入、不合群?我把問題歸結於“立誌做一個安靜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