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服飾篇(五)(3 / 3)

若抽出的是短纖維,則大都是呢絨或棉布類織物,這時可以從短纖維的形態來識別是屬於什麼性質的纖維。首先看纖維的長度,若纖維的長度不一,粗細有差異,那可能是棉布或羊毛等天然纖維;較細而短的,長度在毫米左右的,大都是棉花;若纖維比較粗和長,長度在毫米以上,且有波伏的天然卷曲,則可能是羊毛;若纖維的細度和長度比較均勻,那就是化學纖維的短纖維了。

怎樣利用燃燒法鑒別麵料纖維?

燃燒法鑒別纖維,是根據各種纖維的化學組成不同,其燃燒特征也不同的原理,通過觀察纖維燃燒時的各種不同現象,從而分析判斷纖維的種類。具體方法是:從織物上抽出少量紗線,並使纖維散開,用鑷子夾住一小束纖維,緩慢地靠近酒精燈或是蠟燭的火焰,仔細觀察纖維接近火焰時是否熔化或收縮;纖維接觸火焰時燃燒的快慢,火焰的大小,火焰的顏色;燃燒時是否有煙,煙霧的顏色;燃燒時散發的氣味;離開火焰後是否繼續燃燒,熄滅的快慢;燃燒後所留的灰燼的顏色和形態等。通過所觀察到的燃燒特征,判斷纖維的種類。

燃燒法適用於由單一纖維純紡的織物。對由不同纖維交織的織物,則須將織物上由不同纖維紡成的經紗和緯紗分別取樣,進行燃燒鑒別。對不同纖維混紡的織物,則難以用燃燒法進行鑒別。用燃燒法鑒別纖維最好能同手感目測鑒別相結合,就可得出更為確切的結果。

幾種主要紡織纖維的燃燒特征是怎樣的?

接觸火焰時,迅速燃燒,火焰呈黃色,有藍煙,有燒紙的氣味。離開火焰時,繼續燃燒。灰燼為淺灰色。粘膠纖維(人造絲、人造棉)。纖維靠近火焰時,接觸火焰時,很快燃燒,火焰呈黃色,有少量藍煙,有燒紙的氣味。離開火焰後,繼續燃燒。灰燼為灰白色。羊毛。纖維靠近火焰時,收縮但不熔化。接觸火焰時,逐漸燃燒,並冒煙起泡,有燒毛發的氣味。離開火焰時,緩慢燃燒,有時自行熄滅。灰燼呈黑色塊狀,有光澤,用手指易於撚碎。

知蠶絲。纖維靠近火焰時,收縮但不熔化。接觸火焰時,緩慢燃燒並縮成團,有燒毛發的氣味。離開火焰時,不易繼續燃燒。灰燼呈黑褐色小球狀,用手指易於撚碎。滌綸。纖維靠近火焰時,收縮並熔化。接觸火焰時,熔化同時燃燒,火焰很亮,呈黃白色,並有黑煙,有特殊的芳香氣味。離開火焰後,能繼續燃燒。燃燒過的部分呈黑褐色玻璃硬球,用手指不易撚碎。錦綸。纖維靠近火焰時,收縮並熔化。接觸火焰時,熔化並徐徐燃燒,火焰很小,呈藍色,並有白煙,有氨的氣味。離開火焰時,能續燃,有時自行熄滅。燃燒過的部分呈褐色玻璃球狀,用手指不易撚碎。

丙綸。纖維靠近火焰時,緩慢收縮並軟化。接觸火焰時,熔化並徐徐燃燒,火焰明亮。有輕微的瀝青氣味。離開火焰後,繼續燃燒。燃燒過的部分呈黃褐色透明硬球狀,可用手指撚碎。腈綸。纖維靠近火焰時,軟化接觸火焰時,收縮、熔融並燃燒,火焰白色明亮,有發光的小火花,有時稍有黑煙。有特殊的辛辣氣味。燃燒過的部分呈硬而脆的黑色球塊,用手指易撚碎。維綸。纖維靠近火焰時,軟化收縮。接觸火焰時,邊收縮緩緩燃燒,火焰很小,有黑煙,有特殊的甜味。離開火焰後,仍繼續燃燒。燃燒過的部分呈硬而鬆脆的黑褐色塊狀,可用手指撚碎。

怎樣鑒別呢絨質量?

每當冬季來臨前夕,市場上會出售各色呢絨,如何鑒別其質量呢?目前市場上的呢絨,陣了純毛織品外,另有不少交織或混紡織品不論哪種呢子,都應有柔軟、光滑而富有油潤的手感;抓緊一把放開,織物應立即恢複原狀,或稍有皺折而能逐漸自行平複。用雙手稍揉搓,呢麵不應起毛,短纖維脫落越少越好。在日光或較強燈光下照看,表麵疙瘩越少越好,色澤要均勻,光澤要柔和,表麵要平坦。對於嗶嘰花呢、凡爾丁、華達呢等精紡呢絨,呢麵應平整光潔,織紋清晰整齊,紗支條幹均勻。其中凡爾丁、派力司等夏令品種,以薄一些為好。

對於麥爾登、法蘭絨、製服呢等粗紡呢絨,絨麵應均勻細潔,織紋緊密,厚而不硬,絨頭不要太長。

對於駝絨、長毛絨等起毛織物,則要求絨頭挺立平整用手拂動不掉毛,不能有露底、禿絨、斑痕或絨頭高低、疏密不勻等現象。

怎樣鑒別毛與化纖混紡織物?

純毛織物表麵平整、色澤均勻,手感柔軟,光澤柔和並富有彈性。用手攥緊放鬆後,織物無折痕,並能自然地恢複原狀。而化纖與毛混紡織品中,粘膠人造毛與毛混紡呢絨,一般光澤較暗,薄型織物看上去有似棉的感覺,手感較柔軟但不挺括,攥緊放鬆後有明顯的折痕;毛與滌綸混紡品,織物紋路清晰,色澤較亮,由於含滌綸手感光滑挺爽,彈性好,手攥緊後放鬆,無折痕;但有硬板的感覺。毛與腈綸的混紡品,組織平坦,有一定的彈性,織品毛型感較強。毛與錦綸的混紡品外觀毛型感較差,有光澤,手感硬挺而不柔軟,易出折痕。

怎樣辨別真假苧麻紡織品?

隨著近年來對回歸大自然時尚的推崇,苧麻紡織品登堂人室,全麵地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各種麻織汗衫、襯衫、裙子、恤衫甚至苧麻西服,都成了人們熱購的對象。

那麼,怎樣辨別苧麻織布的真假和優劣呢?這就要了解苧麻的特征及性能。

苧麻織品是指以苧麻纖維的原料織造的織品。苧麻纖維強度大、靭性好,具有耐磨、抗拉、染色自然、久洗不縮、較耐腐蝕、涼爽等特點。外觀上,苧麻織品布麵細潔光亮,平整挺括,有的布麵上帶有自然的小疙瘩,手感粗而硬,柔軟性差;織物組織絕大多數是平紋。苧麻織品表麵容易起毛,易出折痕,點燃時,散發出燒草木的氣味。

假麻織品也稱仿麻織品,是指用人造纖維、合成纖維與麻纖維混紡的織品。假麻織品外觀與純苧麻織品很難分辨,但假麻織物的花樣圖案往往比純苧麻織品豐富豔麗,這是因為化學纖維比苧麻纖維染色性能好而致。假麻織品防皺性好,但吸濕性差,穿著時感覺比較悶氣。點燃假麻織品,有異味。

每匹苧麻織布都應有標簽,標簽上有三位數字的商品編號,在數字前冠以“隻”的為純麻及棉麻交織物,“下尺”為麻混紡織物,為麻滌混紡織物。

怎樣鑒別毛皮服裝?

毛皮服裝的鑒別,關鍵在於毛皮本身的鑒別,因此,這裏說明一下毛皮應如何鑒別。

從色澤上進行鑒別。有自然色毛皮和染色毛皮之分。自然色的優質毛皮顏色均勻一致,毛皮光亮、潤澤,手感良好,加工以後的熟皮可與活動物毛皮的柔軟程度媲美。將毛皮顛倒擺晃,使毛直立起來查看時,毛茸均勻整齊。如果一塊毛皮有上述特征,那麼無疑是好毛皮。染色毛皮則以毛皮染色的均勻程度來區別它們的好壞,應該選擇染色後看上去色澤均勻而自然的毛皮。

從毛本身來鑒別。可以反複使勁用嘴吹毛皮的毛,然後仔細觀察毛複原時的狀況,從中可了解毛的彈性及光澤情況,以有彈性、回複原狀快的毛皮為好。從鞣製方法和氣味去鑒別。很顯然,有惡臭、鞣製不柔軟、厚度不均勻、色澤暗淡、撫摸時沙沙作響或出現破洞的毛皮,都不是好毛皮。從毛的長度、質量以及生長情況去鑒別。毛皮的大小,毛的長短差異很大,即使是在同一張毛皮上的毛生長得也不一致。一般地講,頭部的毛短而薄,而尾部的毛既長又厚,而毛長得最整齊的部分卻是背部中心。所以,一件衣服,如想使毛的方向、顏色及其密度和質感上基本一致,就需要進行拚接。經過拚接的毛皮,在毛的長度和質感上會比原來的好得多。不過,好的毛皮服裝拚接量不應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