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工作是個任性的情人,對她不能較真(1 / 1)

柯達相機發明人伊士曼說過:“我們從事的工作決定我們的財富,我們從事的餘暇決定我們的性格。”

工作確實會位我們帶來財富,但財富並不限於金錢上的回報,成就感或是付出的奉獻感,也是我們報酬的一部分。

我在國外的時候,曾經讀到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的一段話,大致是說:“激勵知識工作者的誘因,與激勵義工的誘因相同。我們知道,義工從工作上獲得的滿足,必須勝於有給職員工,因為他們不拿薪水。”

現代的職場人士有很大部分是知識工作族,因此,除了金錢的回報以外,生活中還有更多的東西在等著我們。

如果我們對工作投入,找到職場的工作價值,這時的工作本身就是最佳報酬。

我想到一個故事,一九二六年的某一天,成為可口可樂執行長三年時間的羅伯?伍徳洛夫(Robert Woodruff)召集業務員,對大家說:“公司將不再有業務員這個工作,但公司有個新增的職務,有意願者明天可以來參加會議。”

這時大家議論紛紛,深恐自己的職務異動,或可能有被裁員之虞。

隔天,神情緊張的男士們出現在會場,這時候,伍德洛夫向眾人說:“希望大家拋開“業務員”的頭銜,接受“服務人員”的新角色。”

原來,這位執行長並不是要裁員,而是要所有的員工改變工作的心態,他們重新建立的心態是,日後從事的是服務,而不是業務。

服務,確實是很好的工作心態。就像我們願意為配偶服務,願意為子女服務,願意為父母服務。

換算起來,我們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奉獻給工作,不跟工作“喬”好關係麼行呢?而抱著服務的心態,就是與工作建立好關係的最佳方法。

工作如果可以像戀愛,成為想起來都會笑的幸福來源,這可是多麼美好的事呢?

我的同事曉莉說,她的工作心態是把職業當成自己的事業,她就沒有加班的痛苦、也沒有多做多麻煩、或是分工不均的埋怨心理了,因為一旦把工作當成了事業,又怎會計較做得多寡呢?

很多職場人士連睡覺做夢都想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位高權重責任輕,幾年就領退休金。”這等輕鬆優渥的好差事。

但是,這看起來真不知是工作服務他,還是他服務工作。天底下是沒有這等好事的,我們與工作的關係應該是良性互動的,就跟戀愛一樣,緊緊相連。所以,以服務為宗旨,以提升自己為目標,這才是我衷心希望可以跟人分享的職場幸福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