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家境還算不錯,再加上興趣使然,年紀輕輕的朱棠才剛畢業,便投身成為一名考古人士。跟著老師走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當然,朱棠可不是那些一把洛陽鏟,一個破舊布包,憑著經驗,尋龍點穴遇到墳墓就往下挖的那種摸金校尉。雖然說朱棠也很想嚐試一下摸金校尉的那種驚險刺激的行為。但身為政府承認的考古人士,有了“大庭廣眾合法盜墓”的牌子。誰還願意去當那種東躲西藏的土耗子呢?
而考古對於朱棠來說,完全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按照朱棠的話說,他沉浸於用刷子刷去曆史的塵土,將原本塵封的故事挖掘出來的快感。這種快感遠勝於房事的美妙,以至於幾近奔三的他至今沒有女友。
現在的朱棠正在一艘由美洲回國的船上,這次美洲之行並不是什麼聯合考古行動,隻是跟隨導師為研究一個名為“印第安人起源於古中國”的命題而去尋找證據。
說實話,朱棠對於這個命題相當的感興趣,並且也堅信,印第安人起源於古中國這個學說。或許這就是民族的曆史感,聽到什麼與自身民族有關的東西,便想去挖掘,想去探究,想去將塵封的曆史剝離出來,赤裸裸的展現在眾人麵前。
“老師,您說這印第安人真的源自咱們中國?”略顯搖晃的船艙裏,朱棠反複翻閱著手中的一厚遝子資料問道。
“小棠,你也知道曆史這東西可不是能憑空捏造的,隻要存在過,必然會留下蛛絲馬跡,而我們正是跟著這一點點蛛絲馬跡去探究的追查者,隻要有充足的證據,便能說明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後裔!到時候什麼印第安人源自埃及,印第安人源自大洋島嶼的言論便不攻自破。但是現在說印第安人源自古中國還為時尚早。”朱棠的考古導師可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有名的考古學者,在他看來,曆史隻要存在便有證據。
朱棠從手中的一遝子資料中抽出幾張,一張一張的擺放在桌上說道:“老師,難道這些證據還不夠麼?”
輕輕的將其中一張資料向前一推。“老師您看,這份資料上寫的很清楚,197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了一具三千年前的石錨,經過對岩石樣本的化驗,確認這種岩石隻在我國台灣海峽附近有,而美洲沒有!並且我國學者也對此進行了考證啊!房仲甫先生還對此感歎過‘殷人航渡三千年!’”
“您再看這個!”朱棠又從分揀出的資料中挑出幾張推到前麵。“印第安的甲骨文,與咱們中國殷商時期的文字的對比圖。這完全是同一種寫法嘛!還有這個,印第安的太極圖!北美印第安部落的北鬥七星旗!除了咱們中華文化,還有那隻文化有陰陽五行學說?在美洲又看不到北鬥七星,這些印第安人怎麼將北鬥七星畫在旗子上?”
朱棠在一大疊資料中挑挑揀揀,似乎想用這些資料作為佐證,去說服自己的導師,或許朱棠也真是心急了,他看到的東西,難道導師看不到?這些東西,又都是比較顯而易見的,容易找尋的。朱棠剛剛拿出來的時候,導師便已經知道朱棠想要說什麼了。不過看朱棠認真的樣子,還是認真聽完。輕輕笑道:“小棠,你有探究精神是好的。可是這些東西還是不能當成強力的佐證。去證明印第安人真的是古中國人的後裔。現在咱們隻能把它看成曆史的巧合!”
導師輕輕收起散在桌子上的資料,小心翼翼的歸攏好,遞回朱棠手裏。“小棠,咱們考古人員都要記得,我們是要大膽的猜想,可猜想過後,更要去小心的論證。用最強有力的證據去證明曆史的真相,什麼是最強有力的證據呢?書麵文字,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二者缺一不可。”
聽了自己導師的話,朱棠剛想說些什麼,卻又被導師的話打斷:“小棠,你現在啊,不冷靜。曆史是厚重的,你的不冷靜很可能,給你所研究的曆史帶來輕浮的偏差。變成不真實的曆史,而這是你願意看到的麼?”導師站起身,輕輕地拍了拍朱棠的肩膀,轉身離去。留下朱棠一人對著手中的一疊資料發呆。
現在的朱棠似乎有些鑽了牛角尖,滿腦子都是怎樣去證明印第安人起源於古中國這個言論。連導師離開船艙都沒有反應過來,隻是又從手中的資料上抽出自己想要的。擺在自己麵前仔細箴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