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炎病人的常見臨床表現

腎炎病人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實驗室檢查)有: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血尿及尿量變化(少尿、無尿、夜尿增多)。下麵將分別作一介紹。

2水腫的概念

水腫,也就是常說的浮腫,是指液體在皮下組織間隙的瀦留。可分為可凹性水腫及非可凹性水腫。用手指壓迫水腫局部,水腫部位立即出現凹陷者為可凹性水腫,不出現凹陷者為非可凹性水腫。腎炎引起的水腫屬於可凹性水腫。一般來說,可凹性水腫病人體重要增加約5千克才會顯現水腫,如果隻是覺得眼皮或手腳發脹,但是體重並不增加,就不是水腫。

3水腫不一定都由腎炎引起

非可凹性水腫主要見於黏液性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或象皮腫(淋巴管堵塞引起,常見於絲蟲病),均與腎炎無關。

能引起可凹性水腫的疾病也不隻是腎髒病。如果僅為單側下肢水腫,要注意有無下肢靜脈曲張或下肢靜脈血栓等;如為雙側下肢或全身性水腫,除腎炎(包括腎病綜合征)外,還應考慮有無心髒病(如右心衰竭)、肝髒病(如肝硬變,應先有腹水)或重度營養不良。因此,出現水腫後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以明確病因及疾病診斷。某些中年婦女,尤其肥胖者,在月經期前時常出現雙下肢輕度水腫,而體格檢查及一般臨床化驗(包括尿化驗)均正常,這種水腫常被稱為“單純性水腫”,可能與體內某些內分泌激素代謝紊亂相關。這些病人可適當限製食鹽入量,而不需其它特殊治療。

4腎性水腫的特點

由各種腎小球腎炎(包括腎病綜合征)引起的水腫叫做腎性水腫。它的特點是水腫首先出現在皮下組織比較疏鬆的部位,如眼瞼、顏麵等處,然後下肢(常從踝部開始),嚴重時遍及全身,乃至出現腹水、胸水。腎性水腫為可凹性水腫。水腫出現後,由於組織間隙被水分撐張,病人常有眼皮腫脹、穿鞋發緊等不適;而胸、腹水發生後,病人又會腹脹,及胸悶、憋氣等主訴。高度皮下水腫可導致皮膚緊張發亮,乃至滲液。此高度水腫消退後,皮膚常留下紫紋(是皮膚彈力纖維被牽張斷裂所造成,時間久後遺留白紋)。

5腎性腹水、胸水有其特點

腎炎患者隻有出現腎病綜合征時,才可能出現體腔積液(腹水及胸水)。該腹水、胸水有如下特點:

·與皮下水腫關係:皮下水腫出現在先,體腔積液呈現在後,不會反之;治療好轉時,隨皮下水腫消失體腔積液亦相伴消失,不會腹、胸水久留不散;

·腹水與胸水之間關係:一般先出現腹水,而後伴隨出現胸水。少數病重者二者同時產生,但很少會先胸水而後腹水;

·胸水出現在單側或雙側:腎病的胸水多雙側同時存在;

·腹、胸水性質:為漏出液(這需要抽取腹、胸水進行化驗來鑒別)。上述特點可以與其它病因(如結核性多漿膜炎,肝硬變等)導致的體腔積液相鑒別。

6確定腎性水腫及體腔積液須驗尿

前文已將腎性水腫及腎性體腔積液的特點作了敘述,所以,臨床如出現符合上述特點的水腫(及腹、胸水)時,即應及時驗尿。若化驗結果確證尿中有蛋白或(和)紅細胞或(和)管型存在,就應高度懷疑罹患腎炎。當然,疾病的最後診斷仍需醫生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