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進賬(1 / 2)

“嚴婆子,你哪來的錢,竟然將這店又拾掇起來了?”

清河縣城南的一家小店重新開張,引了不少人前來,多是身著短打的酒鬼,還有些上了年紀的婦人。嚴氏正替他們一一打酒,聽得有人這樣詢問,就笑著作答:“尋到了好心人入股,我這店才又有了生機,往後還請你們多光顧!”

有個多嘴舌的婦人問道:“是哪個好心人,可是如今住你家樓上那位俊俏的小秀才麼?”

嚴氏笑而不答,將一小把鹽炒花生塞給她,說道:“這個你拿去吃吃看,是我這店裏的新手藝,覺得好吃就買點吧。”

那婦人接了好處,也不走,拆開就吃,讚道:“香!真香!多少錢一斤?”

嚴氏搖搖頭:“哪裏有一斤那麼多可以賣給你,這是頂好的新鮮花生炒的,用的鹽是桉城鹽,可不是尋常的海鹽。我這兒隻有二兩一包的,隻收你七文錢。”

“七文,這也太貴了吧。”

嚴氏忙道:“不貴不貴,炒這個費鹽、費火又費時,七文錢已經是底價了,要是再低,我不賣了,以後都留給我家胖胖當零嘴。”

那婦人仍舊猶豫,眼看著就轉身要走。人群裏有個人走了出來,笑道:“不如讓我嚐嚐看,要是真的不錯,就買幾包。”

嚴氏數了幾粒遞給他,那人嚼了幾嚼,也讚道:“桉城鹽確實與眾不同,鮮而不腥,你這花生個大酥脆,七文雖然貴了些,倒也值得,給我五包吧。”

嚴氏大喜,接過他的錢,就用秤稱了一斤,分成五份,用黃紙包了遞給他,又笑道:“這位客官不再打壺酒麼?”

那人似是個老饕,亦笑道:“我正等著你家果子酒出壇,尋常清酒入不了我法眼。”

這人正是先前店未開張時就來訂酒的幾人之一,他是遠近聞名的愛吃和會吃。眾人見他如此,倒湊起熱鬧來。

“清酒三兩,花生給我也來兩包試試。”

“咦,嚴婆子你家不做堂內生意了麼?”

嚴氏一邊替前一位客人裝酒,一邊應道:“堂內生意也做,就是還差幾個人手,等過幾天我尋了幫手就開張。”

“那你別忘了多放兩串鞭炮,我聽到了響聲就來關照你生意!”

“好好好。”

這正是張銘盤下的小店,嚴氏之前盈虧將將扯平,又忙著照顧孫子,分身乏術,她年紀又漸長,才存了關張的心思,後來張銘大方出手將店盤下,又不圖她家的秘方,她才覺得身上擔子一鬆,這下店裏收拾一新重新開張,也是張銘的功勞,不過人手還不足,現在隻能算試營業罷了。

嚴氏賣到午時就收了攤,店裏如今存酒隻有兩種,一種嚴氏自己釀的清酒,一種尋常人家都會做的混米酒,新的果酒開壇還得數月,若是生意都像今日這樣好,或許過的半月就不夠賣了。她走進二樓被張銘特地僻處來的小隔間裏,將這半日的收入交給做賬本的琳娘,笑道:“生意恁好,夫人你算算。”

嚴氏自從受了張銘雇傭,就不再叫琳娘張家奶奶,而是規矩起來,叫她夫人,琳娘初時還十分不適應,現在久了倒麻木了。接過她手裏的錢就算起來,銅錢太多,她一時半會數不完,忙抬頭對嚴氏說道:“你快去吃飯,我已經讓青青幫你去熱了,”她想了想又說:“胖胖已經跟我們一起吃了,他在睡午覺。”

嚴氏連連點頭,又道:“你算了也和我說說,如今有些東西還缺,倒是要麻煩你相公再去搜羅。”

琳娘認真應道:“嗯,那是自然,這裏麵還有你一成利呢。”

嚴氏嘻嘻笑道:“真是折煞我了。”她先前聽張銘說由琳娘算賬,還生出些疑慮來,後來張銘外出采買東西都一並入賬,且都是琳娘算的,她好像特別會算,賬本做的也與別人不同,她不知道是張銘之前教了琳娘簡單的算術和借貸的緣故,但嚴氏這麼個隻識幾個大字的都覺得清晰明了,也就放下心來。至於那一成利的事情,張銘原本想給嚴氏三成被婉拒了,後來,他自己又想起還要給張挽楠三成,就想著折中一點,嚴氏自然不會不愛錢,一成又不多,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