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善惡則在一念間
天道自在人心中
茅山位於江蘇東機方向,山脈麵北走勢,北低南高,猶如一條綠色蒼龍,橫臥在江南的錦繡大地上。茅山風景優美其中有九峰、十九泉、三十六洞府、二十八池之勝景。山上層巒疊嶂,雲霧縹緲,綠樹奇石,青竹繁茂,大小洞穴深幽。可以說是人間仙境。茅山是道教上清派(茅山派)的發祥地。上清派在創立和發展過程中,由於不斷吸收其他教派的優點,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茅山道教,成為江南的主要道教,在中國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
茅山派之所以能成為五大道教聖地之首並不是因為景色優美,而是他那聞名天下的符咒。特別是茅山秘傳的“金玉靈符”,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幾千年的曆練及實踐,其凝聚了曆代祖師的無上靈力,集結了天地的正氣,有溝通宇宙間能量的作用。
此時上官文卓就行馳在通往茅山的官道上。一路奔騰,馬蹄飛揚,帶起一股股黃土在後麵。一直到日落山頭才到茅山角下。
上官文卓把馬放到山角下的驛站裏,便向山上行去。一路上不斷有從山上下來的香客.約有一盞茶的功夫便來了山上,剛走到道觀的山門便被守山的道童看到。
“小師叔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三年曆練還沒有到啊。”其中一位道童高興的問道。
上官文卓對道童們微笑說道有事找祖師爺,誰讓他是掌教的關門弟子呢,輩份當然要高了一點,不過在師兄弟之間上官文卓是最小的一個。
別過守山道童,進入山門,直接穿過三清大殿向後殿走去。一路上不斷有年青的道士向他打招呼。
上官文卓雖然是最晚入門,但他聰明伶俐,討人喜愛,所以師門中他的人緣最好。
看著離別一年之久的師門上官文卓心中很是思戀。這時剛好一位中年道士迎麵走來,上官文卓一看原來是大師兄,忙迎了上去。
“小師弟果然是你,師傅他老人家說你回來了,我還不信就出來一看,沒想到你真的回來了。快快隨我進去麵見師傅”大師兄驚喜道。
上官文卓一聽師傅竟然提前知道自已回來了,高興道:“看來師傅他老人家的“天地陰陽神卦”又精深了很多啊!”
大師兄跟著微笑點頭說是,倆人一路向著後殿走去。
倆人來到後殿,便看到一位鶴發童顏的老道,身穿紫青道袍,頭戴紫金星冠,坐在後殿案台前的一個蒲團上,背後案台上供的是曆代祖師,此人正是茅山掌教“宗玄真人”。
“弟子拜見師傅”上官文卓和師兄二人進入後殿向坐在蒲團上的宗玄真人跪禮道。
“你們起來吧!”宗玄真人讓倆人站了起來。大師兄站到了宗玄真人身邊,上官文卓站在宗玄真人對麵,因為他有事要給師傅稟報。
“文卓你曆練才有一年之久,為何而回?”宗玄真人看出上官文卓有話要說就向他問道。
“弟子這次下山有些事不明,還能師傅指點。”上官文卓想了片刻向宗玄真人問道。
宗玄真人點了點頭道:“那你就細細說來。”
上官文卓就把從下山的經曆一一說來,一直說道在鳳橋鎮上捉鬼之事才停了下來,最後又問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為何善不能終、惡反而逍遙法外。而我們學道之人以萬物一體,芸芸眾生各有生存之道為本。但又講的是除魔衛道,那什麼是魔,什麼又是妖,如此之來,弟子已不知“道”在何處”上官文卓很無奈的說道。
宗玄真人閉目細聽,隻到上官文卓說完,點頭微笑不語。片刻之後道:“你此次下山短短一年便能悟到如此深奧之題實屬難德,為師便為你解除心中疑惑。
“人之初、性本善,所謂的惡從何而來,惡之心也、惡從心生,善惡則在一念之間。人世沉浮、輪回陰陽、因果循環,前世為惡,來世善不能終,前世為善,來世為惡則善終,百世輪回,此乃因果報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古人孔子曰:“何為道?”老子指了指地上的螻蟻,孔子又曰:“道在何處?”老子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孔子明悟。此乃所指眾生螻蟻是道,世間萬物是道。道在天地之間,道在眾生心中。如此你可明白?”宗玄真人手摸胡須看向上官文卓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