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第二十二年五月中旬。
杜馨娘手拿竹籃,漫步在蕩著淡淡飄香的竹林中,陽光透過竹林斜斜灑落,光影映照在肌膚上,泛起絲絲熱意。
她穿著灰白色的布鞋,素白月華裙,豆青對襟上衣,白色腰帶一束,顯得纖細的腰盈盈一握,一頭青絲用一根木釵綰起了簡單的發髻,一絲不落,除了耳朵帶著的一對銀珠耳環,再無別的首飾。
一身雖然簡單而樸素,但是那恬靜中淡雅脫俗的氣質靜靜流露,如清風雲朵一般,清新自然的女子。
穿過竹林,入眼的是一家屋舍,陳舊的土牆屋立在布滿荊條的籬笆裏,看著的這有點像危房的房子幽幽地歎了口氣,這就是她在這個世界的新“家”——顧家。
重生?!以前聽了不過是莞爾一笑,而現在她想到這詞,嘴角不由地帶起了苦澀。
此世界已非彼世界!
此靈魂已非彼靈魂!
一年前,她重生到這個叫杜馨娘的身上,同時也繼承了本主的記憶,成了一個有夫之婦。
她推開過腰的木門,走了進去,這時,位於西屋的廚房裏走出一個雙丫垂髻的女孩,對著杜馨娘一笑,甜甜的聲音道:“二嫂,你回來了?見到二牛嬸子了嗎?”
這女孩是杜馨娘的小姑子顧家玉,十一歲,是顧家最小的女兒。
“見到了。”她把手中的竹籃放在院子的一張木桌上,問:“小石頭那?”
二牛嬸子是村子裏二牛家的妻子,和顧家的交情很不錯。
而小石頭就是杜馨娘七個月大的兒子,叫顧若彬,小名小石頭。當初杜馨娘一來到這個世界就已經懷有身孕,在去年十一月份生產,坐月子期間,她婆婆顧張氏去借了十來個雞蛋給她補身子,而今天她就是去還雞蛋的。
“還在睡那?”顧家玉回道。
“我去看看。”杜馨娘說著,就走進了房間,
她的房間不但小還簡單陳舊,隻有十來平方、一張床、一張桌子、兩張椅子,一個衣櫃,所有的東西看一眼過來就可以數下來了。
她來到床邊,神情不由地溫柔起來,凝視著熟睡的孩子,低頭親了親那白嫩的臉蛋,才再度走出房間,見顧家玉在新挖的井邊洗菜,上前道:“小玉,這些事我做吧,你去幫看著小石頭,應該快醒了。”
小孩子一醒來,要是沒見到熟悉的人就會哭的。
顧家玉應了一聲,在自己的房間拿了針線,打算一邊看孩子,一邊做針線。
廚房裏有些昏暗,卻收拾得很幹淨,杜馨娘熟練地升火,煮飯炒菜,慢慢地,廚房的悶熱讓她額頭冒了些汗。
這會她聽到外麵響起了兩個孩子的吵鬧聲:
“那是我的糖,還給我。”
“不給,我是家裏的男孩,是最大的,你的東西就是我的。”
“我是妹妹,祖母說了,哥哥要讓妹妹。”
“娘說了,我是家裏以後的頂梁柱,家裏一切都是我的。”
……
這兩個爭吵不休的孩子,大的是哥哥,叫顧平安,今年九歲;小的是妹妹,叫顧吉祥,今年七歲;是杜馨娘大伯的兒女,在她眼中,這是兩個頑皮又胡鬧的孩子,看著這兩個孩子,她就常常告訴自己,她一定要把小石頭教成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弟妹,你弄好午飯沒?”一個梳著高髻,帶著不知那摘的野花插在發髻上,不過看著還不錯,臉上帶著一些雀斑,皮膚黑中帶黃,而且還有些粗糙,本來二十七歲的年齡看著就想三十多的人。
她是杜馨娘的大嫂顧洪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