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京(1 / 1)

東煌國都城的慈寧宮中“什麼皇兒,你是說真的,瑾兒來了書信,說要回來。”用黃花梨木做成的椅子上一名婦人突然站了起來,婦人正是東煌國的太後,此刻看她臉上帶著激動,眼中滿是笑意,身子微微顫抖,看來是極歡喜這個消息的。“母後您別急,坐下兒臣慢慢跟您說。”對麵的男子身穿黑色錦袍,高挑的眉毛下是一雙狹長的眼睛,潑墨的雙眸,清幽、冰冷,猶如兩汪寒潭,此刻也染著笑意。

“哀家如何能不急,謹桑離宮時才五歲,那麼小的人兒,這一走便是十年,那深山辟穀裏什麼都沒有,怎比的上宮中舒適,也不知我的瑾桑過的怎麼樣,身體怎麼樣,離宮十年,一切都可好。”說著更是抹起了眼淚。“是母後,您別急,醫穀是來了書信,說是小丫頭身體已大好,已經出穀在回京的路上,現在怕是還有兩三日便能到京了。”男子的雙眸依舊清幽冰冷,細看之下一抹擔憂一閃而過便又恢複了正常。“母後,小丫頭回來後便還是住在原先的木槿閣,母後你看可好。”“好好,一切皇兒安排便好。”太後抓著宮瑝野的手連連說好,眼裏閃著淚光滿是笑意。“那兒臣先下去命人收拾木槿閣。”宮瑝野說著便起身告退。“好去吧。”待宮瑝野走後,婦人複坐椅上,眼中的欣喜化為一絲淡淡的憂傷。想當初自己與先皇恩愛,先皇更是為了自己廢除後宮,後宮之中唯自己一人。成親後一直不見懷孕,太醫診過也查不出病因。先皇大急,發布皇榜四處尋醫,卻都是查不出病因。眼看一年一年過去,尋了無數醫者卻都沒有結果,先皇是一國國君,怎能沒有子嗣。大臣請求先皇再納妃的奏折天天往隍龍殿中送。先皇大怒,為此幾日不上朝,卻不想大臣聯合宮人在先皇飲食中下藥,致使先皇寵幸了當時丞相的親妹秦月梅。先皇醒後大怒,提劍便要殺了秦月梅,被當時及時趕到的眾大臣攔下,錯已鑄成,隻能封丞相之妹秦月梅為梅妃,入住梅昭宮。

先皇自知有錯在先,對我更是恩寵有加,我雖心裏難受,但也隻能如此。我與先皇恩愛依舊,梅昭宮的那位成了擺設,一年後,先皇出宮巡視,帶回一男子,名叫夏煜,說是此男子是醫穀傳人,定會查出病因。這麼多年過去,我早已沒了希望,卻不想這男子在把脈後卻說是無事,隻因我的卵巢較別人發育的較慢,所以才一直不見有孕,隻要用藥幫卵巢盡快長成,便可有孕。我一時呆愣不敢相信,先皇聞言大喜,收其為義子,賜名煜王。

沒想到隻用藥了半年便真的有了身孕,十個月後生下一子,先皇起名宮瑝野,冊封太子。先皇三十有九才得一子,尤其重視,自小便對皇兒嚴厲,養成了皇兒現在這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對誰都親不起來。幾年後自己再次有孕,生下一女,冊封公主,起名宮瑝藍,本想有了個妹妹,皇兒說不定會歡喜些,卻不想皇兒依舊一副生人勿近樣子,雖然對於這個妹妹也表現出了哥哥的疼愛,但也僅限如此。

直到三國大亂,先皇親自帶兵陣亂,在戰亂結束回京的路上遭遇雪崩,煜王夫婦為救先皇而死。先皇醒來知道後,大病一場,舊疾複發去世,舉國哀悼。皇兒登基繼兒後一個月,宮裏來了新的生命,煜王夫婦的孩子,名叫夏瑾桑。

剛滿一歲,因是早產兒,身體較弱,所以一直養在醫穀,煜王夫婦去世後,我便開始打聽小瑾桑的下落,知道在醫穀,便命人接來宮中撫養。接來的第一天剛好碰上皇兒過來請安,我抱著小人兒,指著皇兒讓小瑾桑叫皇叔,沒想到皇兒在聽後居然伸手要抱她。要知皇兒自小便有潔癖,洗漱穿衣從來都不假他人之手,更加不喜別人觸碰。連我這個母後也隻在皇兒還小時抱過,就算是藍兒一直纏要皇兄抱,也不見皇兒同意過。

現在居然,雖然心裏很是嫉妒,但兒子終於肯讓人接近,我還是很高興的,而且小瑾桑確實是討人喜歡。於是我便將小瑾桑的住處安排在離皇兒寢宮不遠的木槿閣,沒想到皇兒居然也同意。

此後,皇兒一邊處理朝政,一邊照顧瑾桑,我雖擔心皇兒因此耽誤朝政,但看到皇兒把一切都打理的僅僅有條也就放下了心,眼見皇兒臉上的笑越來越多,我心也甚慰。卻不想瑾桑因是早產兒,身體一直不好,雖有宮中珍貴藥物醫治,但也一直不見好,一直到瑾桑五歲。一場感冒,讓瑾桑高燒不退,宮中禦醫無法,隻能把瑾桑再送往醫穀,這一去便是十年。

我也有十年沒見皇兒笑過了,今日一聽瑾兒要回來,皇兒雖肅著一張臉,但眼裏明顯有了笑意,果然皇兒待瑾桑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