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9.劉娥:至尊紅顏(1 / 3)

劉娥(968—1033),宋真宗趙恒的皇後,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後,功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後、唐之武後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劉娥是一個頗富傳奇色彩的女人,她原本是一個以賣唱為生的戲子,因緣際會被趙恒看上了,而且,劉娥竟然抓住機會當上了皇後,從此踏上了宋朝的政治舞台,對北宋的政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劉娥祖籍太原,生於宋太祖開寶元年(968年),祖父劉延慶在五代十國的後晉、後漢時任右驍衛大將軍(後晉高祖石敬瑭起兵於太原南,而後漢則建都太原),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領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因此劉家舉家遷至成都華陽。生劉娥之時,母親龐氏曾夢到明月入懷,醒來後便生下一女,取名劉娥。然而劉娥出生不久,劉通便奉命出征,誰料犧牲於戰場上,因劉通無子,家道中落,龐氏隻好帶著繈褓中的幼女寄居娘家。

不知是否龐家窮困,還是劉通生前未斂財產,劉娥雖然身為刺史千金,讀書識字,卻學會一手擊鞀的謀生技藝,善說鼓兒詞。

劉娥十三四歲的時候,龐家就把她嫁給一名年青銀匠——龔美。劉娥嫁夫隨夫,跟著龔美一起來到京城開封謀生。

龔美手藝出眾,又為人和善,善於結交朋友,尤其與襄王府裏當差的張耆交好。襄王正是未來的宋真宗趙恒,此時他的名字還叫趙元侃,尚未被冊定為太子。

據宋史上說,15歲的劉娥與趙恒初會,進襄王府,但是趙恒與劉娥同為968年出生,於17歲才被封為韓王,端拱元年(988年)才被封為襄王,時年已20歲。

總之,趙恒當時尚未婚配,聽說蜀女才貌雙全,便讓隨從去暗暗物色一名。劉娥隨夫拋頭露麵擊鞀掙錢,自有美名在外,為趙恒的隨從們所知,龔美得知是王府選姬,不願放棄,改稱是劉娥的表哥,讓劉娥入王府。不過關於這段故事,也有說法是劉家家道中落,劉娥舉目無親,好心人龔美收留她,讓她一起跟著去開封,兩人對外稱是表兄妹,其實不是夫妻。反正究竟是不是隻有宋真宗知道了。

劉娥天生麗質,聰明伶俐,與趙恒年貌相當,很快如膠似漆。然而趙恒的乳母秦國夫人看不起劉娥的出身,認為劉娥勾引趙恒上邪路,勸趙恒趕跑劉娥不果,隻好報與宋太宗,太宗大怒,聖旨一道下來,命逐劉娥出京,並為17歲的趙恒賜婚。此時趙恒被封為韓王,新娘為忠武軍節度潘美的八女兒,16歲的潘氏受封為莒國夫人。

然而,趙恒雖迫於皇命把劉娥送出王府,卻不願離開劉娥,把劉娥偷偷藏在王宮指揮使張耆家裏,不時私會。這樣偷偷摸摸,劉娥過了15年。

宋太宗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59歲的宋太宗趙光義病逝,遺詔傳位於已立為太子兩年的趙恒。趙恒繼承大統,再也不用與劉娥偷偷來往了。

當年趙恒奉命娶的王妃潘氏,婚後六年便死了,死時年僅22歲,無子。潘氏去世兩年後,太宗又賜婚於郭氏,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年方17歲的郭氏初封魯國夫人,不久又晉封秦國夫人。

趙恒於三月即位,五月冊立郭氏為皇後,六月追封潘氏為莊懷皇後(後來兒子宋仁宗改為章懷皇後)。雖然後宮三千佳麗,趙恒卻並未忘情於劉娥,很快把劉娥接入宮裏。景德元年(1004年)的正月,封劉娥為四品美人,正式成為後宮妃嬪中的一位(當時,郭皇後之下,隻有劉美人最為尊,連王府姬妾楊氏都隻被封為五品才人)。這時候的劉娥,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和真宗在一起了。劉娥雖然已經36歲,可是她聰慧溫柔,一直獲得真宗的專寵,很快晉封為二品修儀,又封為一品德妃。

此時的劉娥,已非昔日擊鞀的小妹,她長年幽居,博覽群書,研習琴棋書畫,早已才華出眾。劉娥見舉目無親,便向真宗提出,願讓表哥改姓為劉美,做自己的兄長,繼承劉家香火。其實,龔美早已跟隨真宗,一直忠心耿耿,隻對真宗效忠。劉美任官,既不阿附於權臣,對部屬也關心備至,出任在外時他的隨從兵卒,都按省籍定時輪換,從不培植自己的私人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