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陳阿嬌:從金屋藏嬌到長門深怨(1 / 3)

漢武帝劉徹在位長達54年之久,其寵愛過的女人又豈止一位兩位,陳阿嬌是武帝的第一位皇後,卻不是唯一的一位。她出身高貴,擁有所有女人夢想的一切。可惜,她這輩子最想要的,卻得不到。她的愛情一開始便染上政治陰謀的色彩,雖然不是政治的犧牲品,卻是政治的附屬品。從青梅竹馬、金屋藏嬌,到幽禁長門、憂鬱而終,花開最濃卻已香消玉殞,這就是她淒涼的一生。

漢武帝年幼的時候,單名一個彘字,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個兒子,他的生母王娡憑借嬌媚容顏和滿腹心機在後宮得寵,但也僅為美人而已,在宮中地位比較低下,無權無勢。當時最受景帝寵愛的是栗姬。劉彘上麵有八個哥哥,按理說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做皇帝,可這位劉彘卻偏偏坐上了皇位,而且一坐就是54年之久,這全靠陳阿嬌的母親、漢景帝的胞姐館陶長公主的策劃。

景帝的正宮薄皇後一直沒有孩子,當時栗姬卻已生了三個兒子,其中長子劉榮敦厚仁義,被立為太子。劉彘此時僅有四歲,因為聰明伶俐,深受景帝喜愛,封為膠東王。如果曆史就這麼相安無事地發展下去,就不會有漢武大帝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皇帝。曆史上的意外太多了,而製造意外的就是景帝的皇姐館陶長公主。

館陶長公主是竇太後的掌上明珠,在後宮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在後宮中自由來往,也看透了宮中的潛規則,為了保證自己在皇族中的地位,打起女兒陳阿嬌的注意。她派媒婆向太子劉榮提親。劉榮的母親栗姬是個小心眼兒的女人,她對長公主經常用美女討好景帝的行為早已心生不憤,不假思索地拒絕了這門親事。

長公主頓生恨意,擔心日後劉榮當上皇帝對自己不利,暗生廢掉太子之心。而當務之急就是找一個同意讓陳阿嬌當皇後又能接替皇位的人,長公主鎖定了王美人。王美人也很想登上皇後的寶座,這樣兩個野心勃勃的女人結成了同盟。

就在某一個良辰吉日,漢武帝劉徹的胞姐館陶長公主將自己的寶貝女兒陳阿嬌帶進王皇後宮中和表弟劉徹一起玩耍,眼看著劉徹像牛皮糖一樣粘在表姐的身後,館陶公主便在孩子們遊戲的間隙笑著問侄兒:“你想不想娶個漂亮的媳婦呀?”估計當時劉徹根本就不知道“媳婦”是怎麼回事,總之他連連點頭。

館陶公主便將皇後宮中的所有侍女逐個地指給劉徹看,問他到底喜歡誰做自己的媳婦呢?結果劉徹卻將這群宮女都否定了,連連搖頭。然而當館陶公主的手最後指向陳阿嬌的時候,劉徹卻忽然笑著連連拍手,大聲說:“若得阿嬌為婦,我願蓋一座金宮殿給她來住。”

館陶公主心花怒放,立即起身去找皇帝弟弟,將這個場麵講給他聽。景帝自然不肯相信,於是這位長公主不容分說地將景帝拉了過來,讓他親自問自己的兒子。劉徹果然不負王皇後和館陶長公主的重望,毫不含糊地將方才說過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景帝聽了之後也不禁嘖嘖稱奇,覺得這麼小的孩子就許下了這樣的鴻天大願,這樁婚事一定有天意注定,於是當場便應允了這樁婚事。

因為這風光旖旎的一幕,劉徹有了他此生的第一位妻子陳阿嬌,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金屋藏嬌”婚約是當時漢朝政治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女兒的定婚,館陶長公主劉嫖轉而全麵支持劉徹,朝廷局勢為之大變。

劉徹能得到皇帝之位,完全可以說是出自丈母娘館陶長公主的“神來之筆”,更何況奶奶竇太皇太後還在世,因此不用說,初登帝位的他對妻子兼表姐的陳阿嬌是言聽計從了。

陳阿嬌當然更明白自己的背景雄厚,再說丈夫還是個孩童之時便以表弟的身份對自己這個表姐唯唯諾諾,何況他們也算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因此在她看來,劉徹是絕對不敢做出有違她心意的事來的。在小丈夫的麵前,她神氣到了極點。

陳阿嬌對丈夫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出自母親館陶公主的言傳身教。

館陶公主劉嫖半輩子的心思,都花在攪和弟弟景帝後宮的是非上,對於帝王見異思遷、妃嬪詭計百出、皇後地位其實極易動搖這一點,簡直是心裏太有數了。不用說,她肯定不止一次向女兒灌輸此宗旨:那就是後宮的女人們都是要不得的,萬萬不能給她們任何接近皇帝的機會。

陳阿嬌對母親的經驗之談當然奉為至理名言,並且不折不扣地將劉徹的太子宮、皇宮統統變成了館陶公主這一名言的試驗田。

應該說,陳阿嬌初期還是相當成功的,很長的時間裏,她都是名副其實的皇後,除了她之外,劉徹幾乎沒有接近其他宮人的機會。陳阿嬌不但專寵,而且恃寵而驕,享受著極為奢侈的待遇,將劉徹管得嚴嚴實實。由於竇太皇太後還在世,館陶長公主也長袖善舞,劉徹作為一個尚未親政的皇帝,也不得不配合老婆的作風,對於滿宮美女,從不敢公然勾搭。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不知道為什麼,陳阿嬌和劉徹結婚多年,雖然獨占了丈夫,卻一直沒有懷上過身孕。館陶長公主自然堅決不承認自己的女兒不能生育,竇太皇太後本就因為劉徹妄想更改國策尊崇儒術而憤憤不已,也就理所應當地倒向了劉嫖和陳阿嬌的一方,那麼結論就出來了——皇後多年不育,後宮也沒有哪個嬪妃生養,那麼問題就肯定出在皇帝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