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附錄:致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的一封信(1 / 3)

親愛的孩子:

你們好!雖然我沒有與你們一一見過麵,但是我知道,你們都有著花兒一樣的笑臉,鳥兒一樣的笑聲,彩虹一般的夢想,金子一般的童心。而且我還知道,你可能還有著一個不想被人知道的小小心事。因為父母的外出打工,突然沒有了父親母親陪伴的你,從此少見父母身影、少有父母音訊,感覺這個世界上陡然缺少了一種不可替代的溫暖與保護。你在不得不品嚐生活中的某些苦與痛之後,一顆本來還很幼小、稚嫩而且總是在想期待父母百般嗬護與關愛的心,便開始變得漸漸敏感、自卑、自憐起來。感覺缺少父母溫情的你,對親情開始有了悲觀,對生存價值開始了懷疑:“爸爸、媽媽,你們是不是不要我了呢?”你的內心,由此有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痛苦、掙紮與徘徊。甚至在某一天,當你看到別人家孩子的父母雨天送傘、寒冬送衣,或者是母子相攜著從你身邊走過的時候,本來還在和同學們一起笑著鬧著的你,一下子就流出淚來,內心充滿了對父母的哀怨。回到冷清的家,看著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總是在忙碌著什麼的親戚,麵對一間沒有父母的房子、沒有父母在身邊的生活,你會突然感到無奈、無助和迷惘,你開始對你的家庭、你的學校、你周圍的環境冷漠甚至敵視起來。

如果是這樣,親愛的孩子,請你聽我說:不要悲觀,也切莫失望,更不要因此而喪失原有的夢想。當生活呈現給我們這些,我們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勇敢地麵對它、適應它!而且我們還應該在這種生活的磨煉中學會改變它,學著以自己的力量振奮自己的精神,增強自己的鬥誌,成長出一個感恩的、自豪的、快樂的自我!為什麼呢?

一、作為留守孩子,我們同樣應該懂得感恩

第一,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恩。“百善孝為先”。

親愛的孩子!是母親十月懷胎生育了我們,是父母強忍別離的痛苦外出艱難謀生養育了我們。盡管他們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但就是因為有了他們在外麵的千辛萬苦,才有了你現有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你們的父母,是最勤勞的父母,是最堅韌的父母,是最值得敬重的父母,也是最具榜樣力量的父母。

正因為此,一留守孩子在對父母的信中這樣寫道:“無論你們是貧是富,我都永遠感激你們!我知道我手中的一書一本,身上的一絲一縷都浸潤著你們的血汗,我會以我更加的刻苦和勤奮來報答你們!”

第二,學校給了我們知識,我們應該感恩。“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校是我們美麗的心靈花園。沒有了父母在身邊的照管,是學校教給我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增長了知識和才幹;是老師給予了我們慈母般的嗬護,給予了我們嚴父般的教育。是他們犧牲了自己寶貴的時間,付出了比對別的孩子更多的心血來關心我們,培育我們。一縷縷關愛的眼神,一次次暖心的微笑,一句句關切的問詢,甚至一次次痛心疾首的、恨鐵不成鋼的責備,一次次在車站、碼頭、網吧焦頭爛額地把我們中的某一位尋找……存在於我們記憶裏的點點滴滴,無一不寫滿老師對我們深深的愛!感恩學校,我們更應感恩老師!

第三,國家給了我們和平,我們應該感恩。四年前的3月,令全球震驚的伊拉克戰爭打響。伊拉克數十萬平民在戰火紛飛中死於非命,數百萬家庭的孩子與父母生離死別,大部分學校被夷為平地。你們可能不會想到,因為戰亂,有82萬像你們這麼大的兒童無法背起書包正常上學;因為戰亂,無數兒童被迫離開家園,寄身難民營;因為戰亂,許多兒童與家人一起逃離自己的祖國;更有眾多兒童逃無所逃,隻能無奈地經受戰火洗禮,飽受精神和肉體的摧殘。親愛的孩子:看到這裏,我們怎能不感恩我們身處的和平環境呢:是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讓我們遠離戰爭的硝煙,遠離災難的魔爪;是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締造了今天的和平盛世。讓我們的父母可以安心外出謀生存求發展,讓我們可以安享如此一個寧靜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社會沒有了安寧,我們還能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