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世界

——致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對於它,我想說聲“謝謝”。

這本書對我影響非常之大!一開始接觸到是因為一個fm的推薦的鏈接,當時也是無聊,想著就試著聽聽吧,沒想到的是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你可能不能夠想象我當時的那種癡狂!說句不誇張的話,每一篇我都有至少一百次的閱讀或收聽。當時也不是每次都竭盡心力的那種,就非常放鬆,什麼也不想,然後看或聽。也不知道是聽了多少次之後,在看到書中說為什麼不去了解正常人呢?而是選擇了精神病人這個集體。可能是因為常人的戒備與隱藏(原話不是這個,我就是這麼一提,這是我心裏的想法)。到這,我突然有了一個莫名的想法,假如可以了解到正常人的生活,那種奇妙的世界,不同人生背後的秘密與故事。於是我不假思索的做了這件事,算是向他致敬吧,也是對我自己的人生態度的表達吧。

當然了,我做不到像老師一樣的花大量時間去記錄,調查和研究,但我也是盡我所能。可能甚至會用到查找的內容時,請大家諒解。

在這我先說一句抱歉,因為我自己文筆的問題,而導致你的閱讀和理解的困難。

雖然我個人十分喜歡文學藝術,但是事實上,我的文筆實在不好。能有多差呢,告訴你我高考時語文都沒有及格,寫作沒有超過四十分的,哪怕一次(滿分一百五十分的卷子)。好了,不說自己了,說了也沒什麼卵用。

那麼,我就說一下我的寫作的思想吧。其實也沒什麼思想,就是對《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讀後有感。一開始立書名的時候有想叫《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有感,關於世人的世界》,後來一想好像很low,還是用一個平凡又偉大的書名吧,於是才有了《我們的世界》。

好吧,我對起名這件事就實在是勉為其難。

《我們的,世界》是什麼意思呢!可能有人會不解,我就分析一下吧。

這本書用的也是和《天才》一樣的模式,一章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我的世界,而世界中的我,就是世界中的你,從而彙聚成了《我們的,世界》。也是從中讓我們了解到了,我們所生活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不用刻意假裝和反駁我,說什麼我的生活就是很美好,一切都完美。

我們都是瘋子,都是精神病人,我們也是天才,隻是你自己不認知而已。

難道不是嗎?

說到“認知”,我突然就很想說說。在我理解看來,“認知”也就是認識、認同和知道、理解。大家可能認為我說的這句話有語病,我的解釋是認識和認同是對“認”的解譯,後麵知道和理解是對“知”的解譯。

以下說的任何東西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請大家注意保持保留意見。

首先對於自己,你應該認識,可以理解為對自己有印象,你得清楚我自己這麼個人是存在的,是有意義的。然後是認同自己,這個就不解釋了,認同這個詞是沒有爭議的,不知道你就去查字典,我就不說。

或許也有人不認同我說的話,這樣,我想說的話是“你連你自己都不清楚,不認同,可以想象你是有多失敗。這個你應該清楚了吧!”我就隨口說說,請不要罵我。

接下來是知道和理解!解釋是相近的,在我看來,所以這兩個字拚在一起才會那麼的奇妙。(漢字文化果然博大精深)知道可以用了解和說道解釋,就是到了已經可以和別人展示的地步的意思。而理解就更清楚了,我再任性一下不解釋,差字典吧,哈哈哈哈!

說了這麼多,大家已經不耐煩了吧!我就最後再說一句,微笑。

我是一個行者,不停在各種重壓下奔波,我是一個思者,不斷在各種情·欲中角逐。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