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白癡嗎?這個月的計劃又沒完成。看看人家A組,同比增長43%,B組,增長26%,再看看你們,居然隻有3%。你們整天在做什麼?這裏是華天集團,是全球500強企業,要知道外麵有多少人想擠破腦袋的往裏擠,機會!知道嗎?這裏不養廢物......”。說話的人姓楊,是華天集團旗下華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華東區分公司業務部C組的經理,由於平時講話尖酸刻薄,為人又刁鑽,氣量狹隘,同事們背後都叫他楊瘋子,又因為此人體重過於嚴重超標,所以也有人叫他瘋胖。此時正在召開季度例行會議。看瘋胖的樣子也知道,這個季度他所屬的小組業績很不令他滿意。由於比較激動,瘋胖臉上的肥肉不時地顫動,厚重的黑邊框眼鏡在鼻梁上蠕動,讓人不由地擔心會不小心掉下來而摔一個粉碎性骨折,他一邊咆哮著,一邊揮舞著手裏的文件,由於用力過猛,文件突然散開,隨著向前的手臂“嘩啦”一聲飄撒了開去,他訓斥的話語不由得滯了下來,也許是沒看到有人主動去收撿文件,惱怒之餘索性將手中的文件夾也一塊甩了出去,然後“哼”了一聲轉身離開辦公室,走到門口又轉回頭“本月的獎金取消,提層扣繳5%,每人一份總結,明天交給我。”頓時,辦公室裏一片唉聲歎氣。常智也不由得深深的歎了口氣。他是北方人,來華東市已經3年了,這三年,他做過服務生,做過司機,做過部門經理,如今又做銷售員,其實並不是他沒能力,每樣工作他做的都很好,可是,他從來都沒有感到真正開心過,對這個城市來說,他就是一個過客,朝九晚五的日子已經讓他疲憊到了極點,隻是,他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他渴望自由,他夢想著能像古時的遊方詩人那樣,走遍華夏的各個角落,看遍各地的瑰麗風景,體驗不同的人生際遇。隻是,總是有無數的牽絆,讓他難以成行。常智看了看時間,馬上就到下班時間了,聽著旁邊同事們正在聲討瘋胖經理的話,心裏一陣的煩悶,隨手打開電腦網頁,登錄一個叫向自由進發的論壇。這是唯一一個他一有空就喜歡逛得論壇,這裏都是一些向往自由的年輕人,在一同暢談著共同的理想,有的正在自由行的路上,有的正在籌備遠行,當然,更多的是大吐口水,打打醬油。常智翻看著最新的帖子,心情好了很多。這時,係統提示有一條新的帖子,隨手點開,竟是一首詩。常智酷愛古典詩詞,對近代的詩詞也很是喜歡,不由地仔細觀看,詩是這樣寫的:生活在鋼筋叢林的城市裏呼吸著汙濁粘稠的空氣我想象著藍色的天空我尋覓著鳥兒的蹤跡躋身在茫茫人海的城市裏觸摸著堆滿金屬垃圾的大地我向往著清風白雲的世界我追尋著自由的真意我堅持!我可以!從此時此刻起,開始吧!行動吧!甩開煩惱的俗事,來吧,讓我們一起,張開自由之翼,去尋找自由的秘密!......後麵一行小字:(自由對於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含義,但是,隻要你向往,就要趁現在,堅持努力,若是瞻前顧後,悔之晚矣!)署名叫金盞菊。常智心頭一陣的火熱,是啊,既然向往,就要趁早努力,瞻前顧後,難成大事!想到這裏,煩悶的心情豁然開朗,同時,對這位署名金盞菊的作者心聲敬意。隨即點擊回複:金盞菊,你好!你的詩寫的太好了,我即將踏上遠行之路,感謝你的詩,期待有緣能夠認識你!—大智。“大智,你傻笑什麼呢?”這時耳邊傳來一個同事的聲音。常智回頭一笑“別惹我,哥們我要放長假,哈哈...”金秋時節,秋高氣爽。九月的天氣已然不再像盛夏般酷熱難當,藍天白雲,秋風拂麵,讓人不由得生出一股清逸飄忽的感覺。此時,常智正坐在一輛華東發往晉南的列車上。望著窗外急速後退的樹木,不遠處一片片滿含秋色的稻田,還有更遙遠的在日光下朦朧隱現的山脈,心情舒暢至極。華東市到晉南市其實有直達的長途汽車,也有小型的航班可以乘坐,隻是,常智還是喜歡乘火車的感覺,他認為,這樣才算是旅行。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這家夥比較怕死,而火車是安全係數最高的。常智的計劃是先回家看看父母,然後從家鄉開始周遊全國。他要走遍天下的名山大川,他相信,自己的諸多夢想一定會在旅途中一一實現。回到家已經是第二天傍晚了,父母看到常智回來,不由得有些奇怪,因為才打電話說中秋節會回來的,怎麼提前了一個多月?但是,也很開心,母親張羅著做飯,父親把常智叫到了一邊,“怎麼這麼突然,是有什麼事情吧?”常智並沒隱瞞,把自己的想法都跟父親說了,俗話說“知子莫若父”,父親隻是說了一句:“想,就去做吧。注意安全!”常智心下感動“爸,您放心,我會的!”就這樣,常智在家住了3天,然後告別父母,出發前往自己的第一站。隻是常智無論如何都沒想到,這第一站,就給了他一個大大驚喜!雙龍山,位於發鳩山主峰西北偏北方,山勢由東南往西北,在峰頂一分為二,狀似龍頭,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雙頭巨龍。傳說,在上古時期,東海之濱有一條雙頭蛟修煉有成,飛升天界成就神龍,隻是不小心觸犯天條被貶下界,化為石身鎮守邊荒,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得罪了上麵的人,自己又沒什麼靠山,於是最後鬱鬱而終,化身為石。山上奇石林立,怪木橫生,於是造就了各種奇特的自然景觀,同時還流傳著各種古老的神話傳說。在山峰兩側各有一道山泉涓涓而下,在山腳處彙聚成一方清潭,奇異的是潭中有石梁蜿蜒彎曲又將潭水一分為二,一邊清澈見底,名曰白龍潭,一邊漆黑如墨,名曰黑龍潭,雙潭循環往複猶如道家陰陽魚圖案,所以人們也叫陰陽潭。此時並非節假日,路上行人稀疏,常智也樂於清淨。沿著潭邊蜿蜒的小路緩步向上,行走間一座涼亭緩緩映入眼簾,亭子不大,無論是柱子還是頂棚,已經失去了曾經的色彩,但是,有一股濃重的滄桑感和曆史的厚重感,亭子上的匾額隱約還能看的出觀鳳亭三個字,據說曾有人在觀鳳亭看到遠處的山間有鳳凰出沒。當然隻是傳說,常智心中不由得暗想:那恐怕是野**,據說深山中的野雞由於有山間靈氣的蘊養,生的都是神駿異常,七彩的翎羽更是斑斕絢麗,被誤作鳳凰也不是不可能。穿過觀鳳亭,石徑蜿蜒向左再右,而後忽左忽右,蜿蜒間繼續傾斜向上,中間經過聽風榭、聚靈泉、華容道直至到達山頂附近的無風台。無風台,位於距山巔直線距離不足30米的地方,這裏就像是一個圓錐的頂端附近,被人為的橫縱刀切然後再拿走一塊,平台大約9個平方,平整的地麵上散落一些石墩,似是供遊人歇息使用。很奇特的是,這裏本是山巔,總應該有些山風,可是一年四季卻是感覺不到有一絲的風吹過。站在台上,左右眺望,遠處的山梁在雲霧中隱現,青鬆翠柏掩映其中,恍惚中,像是站在天穹之上俯視人間。常智不由得看的入神,緩行中走到一塊石墩前坐了下去,遠方的景物隨著雲霧流動間舒張變換,此時,太陽已經漸漸西垂,無風台背西朝東,夕陽西下中山影慢慢的擴散開去,山林間愈來愈暗,朦朧中的景物猶如鬥轉星移千變萬化,常智不由得看的癡了。恍惚之中,常智突然發現,山腰處似有光芒閃爍,定睛看去卻又什麼都沒有,不由得自嘲的一笑,自己還真是有點文藝範兒,居然被景色迷倒了。手卻是忙不迭的從包中取出相機,對著落日餘暉中最後的美景按下了快門。隻是他沒注意到,腳下的陰影中,一片龐大的碟形陰影正緩緩向山頂上飄來......